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轮回与堕落之主 » 普利斯特港见闻

普利斯特港见闻

    南大陆的最北侧,位于沿海的普利斯特港,这里是法兰琳卡王国在南大陆最重要的殖民城市以及军事基地。

    蒸汽列车以这里为起点,向着内陆蔓延,既是拉动经济的动脉,也是掠夺者当地财富的触手。

    “呜!呜!呜!呜——”

    汽笛声就是煤、水、热度的咆哮,奔腾时“呼哧呼哧”接连不断的蒸汽,就是这些钢铁巨物的呼吸与心跳。

    庞大的蒸汽列车车头出现在轨道上,杠杆、齿轮与转轴将拉力延伸到后面的车轮,让这条长龙能在既定的路线上不断前进,不知疲倦地穿行到铁轨铺及的每一处地方。

    虽然已是午夜,绯红色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群星早已提着裙摆走上天空的舞台,但是以盛产铁矿煤矿而闻名的普利斯特港无惧黑夜,雕刻出各式各样花纹的路灯,在燃气的驱动下散发出昏黄而柔和的光,大部分都是蔷薇或者百合花纹。

    前者在南大陆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哪怕是血红蔷薇的出现也依然难以阻碍当地人对于蔷薇的热爱,后者则是这座城市的建立者,法兰琳卡皇室的代表性花卉。

    连串起来的灯光就仿佛花朵绽开的花瓣一般,将整个城市分为包括花蕊在内的七个大区。

    在东阿瑞卡拥有传教权的三大教会在这里都拥有自己的大教堂,作为南大陆的主基地。

    位于最中心的的是被拱卫的花蕊,中心区,有东阿瑞卡地区的总督府和风暴教会的圣风大教堂驻扎。

    而剩余的六个花瓣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自正北开始排列,分别是码头区,东区,商业区,桥区,圣塞涅尔区,圣布鲁德区。

    其中黑夜教会的圣塞涅尔大教堂驻扎在圣塞涅尔区,文明之手教会的圣布鲁德大教堂则驻扎在圣布鲁德区。

    这两位圣者都曾在不同的时间拯救过这座城市,因此这座城市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虽然看起来涅罗有七个选择,但实际上却只有一个。

    中心区,圣塞涅尔区,圣布鲁徳区没有必要考虑,那里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对于一个没有过去的人而言很容易遭到怀疑,更难以有所作为。

    商业区面积最小,确切来说只是几道纵横的街道交错,这里几乎没有任何住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会在此汇聚,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人长期住在这里。

    东区是当地阿瑞卡土著的聚集区,甚至于管理层上都由阿瑞卡互助委员会来全权负责,他们既是官方势力机构,同时又是地下黑帮组织,他们欢迎游客,但是排斥外来者在此长期居住。

    码头区人口流动性最强,某种意义上的最为混乱,黑帮盘踞,贫穷如同附骨之蛆一般吞噬着这里居民的血肉,然后再分泌出名为绝望的伴生品。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码头区带来的巨大利润,商路在这里汇集,财物在这里流通,这里创造出的财富仅次于商业区和中心区,只是这些财富终究和这里的居民无关。

    但是仔细思虑之后,涅罗最终还是放弃了在码头区落脚的想法。

    那里的气氛过于压抑,给人的感觉就仿佛一个笼罩着世界玻璃罐子,所有人都是被装在玻璃罐子里的金色甲虫,可以看到光透进来,近得触手可及,但是所有的光都会被你的甲壳反射出去,显得金光闪闪,但却永远无法碰到,永远只能隔着那可悲的后障壁兀自哀叹,这对于涅罗维持自身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利。

    而且涅罗想要切实掌控一个属于自己的黑帮势力,这在码头区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码头区带来的利润实在过于高昂,没有任何一个单打独斗的人能够吞下这块蛋糕,每一个黑帮背后都有着一个强大势力的支持,或者来自于这里的富商贵族,甚至来自于总督和教会本身。

    没有多少油水,面积不大,居民相对比较贫穷的桥区就成为了涅罗的最佳首选,更何况他那位已经有些时日未见的“朋友”也在这里。

    他将从这里起步,逐步掌握一个黑帮,甚至串联起多个势力,成为桥区的地下管理者,然后因为热血平息,厌倦杀戮,渴望平静生活而离开这里,以隐藏身份退休归乡的地下世界强者身份前往北大陆,回归法兰琳卡王国。

    毕竟北大陆,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法兰琳卡王国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核心,它的首都,黎德赛,是充斥着无尽希望与可能的希望之城,是饱含着痛苦与绝望的埋骨之地,是吸引着人才与混乱的风暴眼,是举世瞩目的万顶之城。

    这不是涅罗自己一个人的推论,而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最直观的便是根据大地教会总部的一份总结报告,在【黎德塞】发生的超凡事件远多于发生在其他国家首都的,几乎等同于鲁纳斯王国首都【蒂思梵娜】和高原王国首都【布洛达斯哥尔摩罗】的总和。

    现在的涅罗正身处普利斯特港郊外的一处原野上。

    天边是绯红的月色,体型已不再丰满,带着明显可见的残缺,只是那明亮的红光依然掩盖了天上群星的色彩,让他们显得没有那样璀璨。

    他脚下的土壤很湿润,植被较为低矮,以草类为主,根系浅薄,甚至有些露出地表,踩在上面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柔软的触觉,鞋底会明显陷入地下露出水渍,将脚印填成水坑。

    地上一只四足的小爬行动物在涅罗的脚边探头探脑,试图盘伏在他的鞋面上,被他用手指弹开。

    借助星象辨别了一下方向,远处是一片灯光汇成的花海,涅罗扭曲了自己的视线,让它抵达更远的地方,朝着后方看去,那里有一片算不上平定安和的海湾,海湾的最边缘有着如同无数手指的岩柱向着同一个中心弯曲,仿佛远古时恶魔留下的痕迹。

    涅罗抬起脚步,朝着那片岩柱走去。

    在接近海平面的某个石窟里,潮气经年不散,青苔横生,是游客绝对到不了也不会去的地方,在那里,有涅罗建立的安全屋。

    阿瑞卡不是个好呆的地方,不管是东阿瑞卡还是西阿瑞卡,哪怕在已经殖民几十年的东阿瑞卡,法兰琳卡王国也依然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

    各国军方为了殖民地而小摩擦不断,尤其是法兰琳卡在这里建立起了蒸汽列车轨道之后,针对轨道的袭击就层出不穷,土著将军与当地部落各有打算,面对法兰琳卡的殖民统治各怀心思,听调不听宣,军阀割据间又充斥着勾心斗角,即使表面上达成了盟约,也可能扭头就将对方出卖给另一方的效忠对象。

    这些情况对于各有家底,后有势力的大海盗们来说不太有利,因为他们难以寻求到可靠的合作对象,而对于小海盗和单打独斗的孤狼来说,这样混乱的局势,反而有少许浑水摸鱼的机会。

    他们往往以前并不是海盗,只是干了一票大的获取利润之后就立刻卷钱出海跑路,但是当这笔钱花完之后,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他们又没有稳定的赚钱能力,就只能成为真正的海盗了。

    但南大陆肯定比不上里兰群岛来得快活,在那里,如果想要追求繁华可以去斯特朗,如果想要发泄可以去安兰托,想要平静可以去印第安茅斯港,会特地来这边的海上人士大多都是有委托或者交易在身,只有那些谋求土地上财富的投机者,才会选择在东西拜朗扎根。

    比方说斯坦尔斯,他是个情报贩子,曾经他做的事情不小,整个桥区的情报他都有,如果想要其他区的,只要开得起价格,他也敢去查。

    但他现在老了,经历了一些事情,得罪了一些人,只不过运气好,活了下来,喝酒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自己的肝脏开始疼,去金橡树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雄风不振,当他对着镜子的时候,他能够看到那些棕褐色的老人斑和银白色的发丝。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心也老了,那些牵扯到富商贵族和教会的消息,他都敬而远之,那些有关于黑帮的情报,他也慎之又慎,让他的生意不断的缩水,那些敢打敢拼,不怕事大的毛头小子正在逐渐取代他的地位。

    不过这样也好,等再过一段时间,生意再做不下去的时候,斯坦尔斯就准备卖掉属于自己的酒吧还有情报网络,拿着钱去印第安茅斯港度过余生。

    作为情报贩子,他当然知道印第安茅斯港并不是恶棍的避风港,但是他没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坏事,虽然和那里的混蛋主教有些矛盾,但都是已经过去的,解决的事情了,听说那里的主教前段时间去世了,呵,也死的好,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那么早被人吓破了胆。

    “好!好!好!好!”

    楼下永远充满了喧嚣。水手,海盗,工人,黑帮分子,什么人都会来这里,这里的气氛还有饭菜里用的酱料都十分浓厚。

    在昏黄的煤气壁灯和放在桌子上的煤油灯的映照下,大厅里的醉汉围着拳击擂台和狗抓老鼠的表演台大声喝彩或者高声谩骂。

    劣质的香槟酒和土制的烈酒会像刀子一样割痛喉咙,再加上大碗大盘的特色大锅炖肉,猪头猪脸猪下水猪肘子加上大叶的青菜,嫩白的豆腐,赤红色的辣椒,再加上当地特色的特尼朗果肉,共同在酱红色的汤汁里浸透,雪白的烤面饼浸在其中,染上相同的颜色,滚烫的汤汁和面饼夹杂着鲜香味和辣味一起送入嘴中,刺激着味蕾。

    亚德尼拉河从亚德尼拉山脉开始,流过广袤的雨林和肥沃的平原,仿佛一条长龙一般来到普利斯特港,却在桥区分出无数的支流,仿佛当地女人留着的小辫一般,最终在码头区收拢,汇成干流在码头区入海。

    大量的支流几乎占据了桥区三分之一的面积,也让这里的水汽格外浓厚,浓郁到极点的水腥味混着饭菜的香味,酒香以及烟草和尼斯特叶子的味道,将他们彻底释放出来,刺激着人们的感官。

    当身穿破旧棕褐色衬衣和有些脏的深蓝色工装裤的涅罗来到金枪鱼酒吧前时,热烈的属于生活的浓郁气息,甚至让在混沌海呆了数日的他产生了一瞬的晃神。

    现在的他身形宽阔壮硕仿佛一只大熊一般,打破了原本如同古希腊雕塑一般美型的身材。

    火红色的头发,浅棕褐色的眼睛,比当地的土著人更加高大的身材,以及既有阿瑞卡人的温和又有高地人的五官偏深特征的面相,向其他人宣告着他混血儿的身份。

    右腰处鼓鼓囊囊的凸起让可能存在的窥视视线果断的缩了回去,只有几个醉的不那么厉害的黑帮分子同样压住了自己腰间的手枪,防范涅罗是来找他们寻仇的可能。

    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粗率而又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涅罗迈着粗野的大跨步走进了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