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见芙蓉镇 » 第八章 三多奶奶灵异狐仙

第八章 三多奶奶灵异狐仙

    何三多的奶奶是仙鹤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也是最长寿的老人,她住在村中心的老木房里,那老房子的一边已经坍塌了,何三多的父亲何柏生勤劳能干,脑筋活络,前些年就盖了新房子,要把她接到新房住,她不愿意,何柏生说,自己现在当了村长,还是一起住,免得别人说闲话,以为自己不孝顺。

    三多奶奶说,别人说让别人说去,自己每天要陪着老太爷。

    何三多的爷爷在三多还没出生就得病逝世,何三多十多岁了,从没有看见他爷爷过。

    奶奶年轻时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三寸金莲,老了更加走不动路,对孙子疼爱有加,三多的名字是奶奶取的,寓意多财多宝多福。

    只是近些年来,奶奶实在是老耄了,老是说晚上屋里有动静,又常和三多说他爷爷怕她没钱花,给她送了钱来。

    三多的奶奶能通灵,三多以前见过,村里的人有时候会请奶奶下阴间,和那些死去的亲人通话。

    三多奶奶便念起咒语来:“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往哪里走,这边天也黑,路也陡,这条河流弟子怎么走,前面有蛇,后面有狗,这里是哪里呀,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牵着我的手呀。”

    下阴后,这些人的魂魄就可以附在三多奶奶身上,下面的人和上面的人,借由三多奶奶细数他们之间过去发生的种种事迹,无一不相符,无一不应验,说到动情之处,离别之际,围观之人无一不掉下眼泪来。

    何三多听父亲说过,说奶奶有一天经过雷公山,看到一个外地的猎户捕到的一只狐狸。

    三多奶奶好奇看了那狐狸一眼,谁知那狐狸突然对她叫了一声,她浑身一抖,当即就决定买下狐狸,把它放回了山林。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就拥有了灵异的能力,她可以随时跨越阴阳两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招魂仙仙。

    何柏生没有办法,他知道老母亲的神通,便顶了不孝的名声说,老人家太老了,脑子有些糊涂了,不愿意和儿孙住。只是将一日三餐煮好了,让三多给她送到老宅。

    起初,何兴邦知道三多奶奶有这个神通,一直求着何三多让她找一找自己的母亲。

    何三多听父亲说,其实每一次下阴间,母亲都会消耗自己的阳寿,前些年因为不忍一些人阴阳两分,所以三多奶奶不得已才会行走阴间,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也不行了,说不定下去就上不来了。听到三多这样说,何兴邦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罗兰走后,何兴邦不得不长大起来了,生活的苦难让人过早的成长。人越成长,就越来越难以快乐起来。

    看着何兴邦每天沉浸在忧郁之中,何水生自己不得不从之前的忧郁中走出来,按照仙鹤村的族规,叔伯为大,他现在不仅是兴邦的叔叔,他还必须负责这个无父无母的本家人,成为何兴邦的“父亲”。

    何水生开始想办法,一个人抑郁的根源就是他开始对他人不再关心,对世界不再感兴趣。

    他带何兴邦去了一次芙蓉镇,在一个卖狗崽的人手上,何兴邦看中了一只黑不溜秋的小狗,何水生把它买了回来。何兴邦从此每日带着狗娃,心情开朗了不少。

    另外,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何水生把精力用在了2里地外的自留地,那片地在雷公山脚下,是块只长野草不长庄稼的地,地表坚硬,布满了碎石疙瘩,是块谁也不要的地。何福昌是外来户,别人不要的,村里做了个顺水人情,给了他。

    何福昌说那块地风水好,但是他一个秀才先生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拾掇,便一直荒着。何水生去挖地的时候,荒草已经长了半米多高。

    农闲的时候,何水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挖到夜晚才回,每天从地里挑出一大担石子,垒在地界,何日宝也帮着一起捡石头,把野草根一根一根地拔出来,何兴邦带着小黑狗一起出动,他们一起捡石头,拔野草,何兴邦把一块石头扔出去,小黑还能从满地的石头中找回来。这狗带了2年,能听懂人话,神通广大,后来甚至可以从野树林中抓出野鸡来。何兴邦把他唤做哮天犬。

    足足用了2年多的时间,四周地界的石子垒出半米高,何水生把一块满是沙砾的不毛之地,变成一块平坦干净、泥土疏松的庄稼地。

    完工那天,何水生躺在松软的泥土上,抓起一把带着大地清新味道的土地,带着高兴地语气对日宝和兴邦说道:“等我百年之后,就埋在这里吧。”

    他在自留地上变着花样地种红薯、凉薯、黄瓜、西瓜、香瓜、花生,把何日宝、何兴邦和小泥鳅还有小溪邀来祠堂搭伙,大家一起吃吃玩玩,仙鹿村的祠堂成为了孩子们打闹玩耍的地方。

    那些年,何水生做出好多他生命中觉得最好吃的东西,比如在火坑中刨出的红薯、花生,在炭火中烤得喷香蝉蛹,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食在众多孩子的哄抢中得到了最高的褒赏。

    大人们的心思很多,他们想了这个想那个,吃饭的时候不能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好好睡觉,小孩的心眼很少,他们吃的时候真的只有吃这件事,睡的时候也只有睡这件事情。

    他们有时趴在祠堂的门槛上看蚂蚁,有时看到蚂蚁搬家,他们就要问,为什么蚂蚁搬家了。看到天要下雨了,他们就问地为什么会湿。

    除了每天公社里出活,剩下的日子,何水生就和孩子们一起吃喝玩闹。

    何兴邦最喜欢的是何水生做的芝麻糖,把芝麻捣碎了,加上麦芽糖,又甜又糯,满口芝麻香,糖少人多,等人散去,何水生才拿出来给何兴邦吃,何兴邦看了一会,不肯吃,他说这黑麻糖,长得像屎一样。何水生听了哭笑不得,团一粒塞到何兴邦嘴里,真香!

    何水生有时候会拿出父亲留下的那几个字“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原先他只是睹物思人,有一天突然理解过来父亲写的原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一股悲痛袭来,泪如雨下。

    何水生是仙鹤村和仙鹿村为数不多能识字断句的秀才,而且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这些都是父亲教的。

    日宝和何兴邦都长大了,孩子们认得几个字,都是他爷爷闲暇时教的。何福昌走后,家里各种变故,孩子们的学业就耽误了。

    何水生把日宝和兴邦叫过来,郑重地说:“你们要读书,要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