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见芙蓉镇 » 第十五章 碧水青山 取水自然

第十五章 碧水青山 取水自然

    4月初,三多奶奶过84岁的寿辰,何柏生请了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给老母亲祝寿。

    三多奶奶在吃寿面的时候,不小心手一滑,一碗面倾倒在了桌上,碗里的汤全洒了出来。

    三多奶奶叹了口气,说天要大旱了。

    果然,仙鹤村开春下过几场大雨后,等水稻种下,就一直没下来一滴雨,田地里土地裂开有两指宽,整个大队颗粒无收。

    粮食绝收,仙鹤村的猪、鸭、鸡都遭了殃,人没饭吃了,谁家还养得起鸡鸭牲畜,粮食不够吃,人们只好把原来给猪吃的糠混着高粱玉米一起蒸成团子吃,谷糠像一片片的小木屑,不仅吃时难以下咽,连吃几天下来,连大便也解不下来,日宝、兴邦他们吃了几天,都拉不出来,只好泡在水塘里,等大便泡软了才抠出来。

    何水生为孩子们多找点吃,走进雷公山深处,在那里,有时后能找到生长了几十年的葛根,挖出来,能够给孩子们吃上好几天。

    雷公山是仙鹤村背靠的一座大山,山上有松柏古木,树大林深,以往这个时候雷公山常常雷鸣电闪,雷公山的闪电曾经给仙鹤村的人畜造成过伤亡,但人们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期待雷电和风雨的到来。可今年,闪电一次也没来。

    前些年“没煤也炼焦,没焦也炼钢”,仙鹤村将大半个林子砍了炼钢。所以此时林子虽然还茂密,但已经不复当年,人站在树木的稀疏处,也还能看到山下的村庄。

    农民是靠天吃饭的人,没有水就没有收成,何水生一直在想怎么解决这件事情。有人建议修一条渠道从盘江水库引水,然而赶上干旱的年成,大家都缺水,几十公里的水渠,耗资巨大不说,上游各个村落截一段,到仙鹤村哪里还有多少。

    何水生循着葛藤,走到雷公山深处,看到中间有一处地势开阔凹陷的的土地竟然还留存了往年的雨水。

    “雷公山和猫崽山交界处有一处地方,是一个自然的凹陷,如果再这个地方就势挖一个水库,仙鹤村人不就能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了吗。”

    他回来和村长何柏生一说,何柏生当场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挖水库,是好,可是,谁来挖呢?”

    “山不会长高,我们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何愁水库不成。”何水生眼睛里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那谁来管吃呢?”何柏生接着问。挖水库是个大工程,需要的可不是几个人,几顿饭,能拥有一个水库是许多大队的梦想。

    县里每年会统筹地区民工给某个地方修建水库水渠,每个地方都想给自己修,到底花落谁家,当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佛祖都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领导的故乡往往更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要么是修建水库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政绩,那些农田集中的,村落集中的大队就比较有优势了。

    仙鹤村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何柏生想都不敢想能在仙鹤村挖个水库,这是仙鹤村人多少代人的愿望呀。

    他不相信何水生能把水库的事情办下来。“如果能办下来,那当大队书记的人就应该是何水生,而不是他周君。”

    就是这一句话,何水生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走遍了县所有有关申请部门,硬是拿回来一张盖着红章的批文。

    这个事情超乎整个仙鹤村和仙鹿村人的想象,大家都问他是怎么办下来的。他只说:“仙鹤村,命里就该修个水库,我命里就该把他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