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见芙蓉镇 » 第十八章 放牛娃的梦想

第十八章 放牛娃的梦想

    何兴邦在乡里的中学读完初中后考上了离家50多里路的苏仙县第一中学,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年了。每个星期回来一次,带些大米和霉豆腐当作下饭菜。

    “我不想去上学了。”

    这一天,何兴邦回来后,对奶奶说。

    何水生去世后,何福昌这一脉,剩下的男丁就只剩下了何日宝、何兴邦两兄弟了。村里人念及何福昌生前乐善好施、无私办学,何荣昌为国捐躯,何水生也因仙鹤村而牺牲,感恩其德,平素村人你一袋大米,我一个鸡蛋,都送给日宝奶奶手里。

    何日宝比何兴邦大两岁,两兄弟吃着百家饭长大,何日宝生性与书本无缘,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字就头晕,读到初小就不要再去学堂,在家里参与队里的农活,算是个全劳力,还当上了二组的组长。何兴邦是个好苗子,成绩一直稳居前茅,日宝奶奶给予厚望,家里的一应事情无需他管,让他好好读书。

    “什么?”奶奶和日宝对于这没来头的话,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不想再参加那些大会,也不想再听那些什么也不懂的人叽里呱啦说一些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也不懂的东西。”何兴邦额头隆起,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脸色稍显蜡黄,上唇一行胡须如同细小的绒毛,一双眼睛坚毅有神。

    “但是你至少要拿到毕业证呀。你都已经读了这么久了,不要浪费。”奶奶说。

    “再熬下去才是浪费。高中毕业也要回来,不如早点回来。”

    “可是——”奶奶想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劝说何兴邦,但是没有找到。何兴邦是仙鹤村第一个高中生,何兴邦学习成绩很好,如果高考的大门像几年前一样,何兴邦会是仙鹤村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如果要靠推荐,何兴邦拼身世、拼人脉、哪里拼得过别人。

    “学校的生活我烦透了,每天开一样的会,做一样的事,真正有学问的成了落后分子,没学问的偏偏要当老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都反了过来。”

    “小声点,”何日宝看看左右,说:“你这思想很危险。你知道吗?”

    “我不想做什么都随着人家,人家怎么想自己就得怎么想,在家种地至少不用活得那么违心。”

    “别人都捡轻松的做,你倒好,放着好好的书不读,你去问问三多,问问福顺,他们愿意读书还是愿意种地。”奶奶顿了顿,说道:“三多想读还没有读,你能考上高中是你的福气,你还是把书读完了。上不上得了大学以后再说,真上不了,也认了,但你还没走到跟前,你怎么就知道没有机会了。”

    “我已经走到跟前了。”何兴邦说完,也不再辩解,走出了房间。

    兴邦读书的这些年,日宝、小泥鳅早就参加劳动了,在队上已经是一名全劳力。

    从学校退学后,何兴邦真正做回农民,没有了没完没了的思想纠结,兴邦有些开心,但是也少了许多看书的时间,他心里空空的,有时候会没有来由的失落,有时候闻到草木泥土的清新,他又觉得非常安然。何兴邦有浑身的力气,挥起锄头来也驾轻就熟,他不怕地里的劳累,第一次集体出工的时候只顾自己往前挖,挖起地来竟然走在了大家的前头。

    日宝跑上前要他歇会,兴邦一抹汗水说不用,不累。

    日宝小声地说:“你不累,我累呀。去边上解个手吧。”

    兴邦随着日宝走到边角,日宝说:“你别这么积极呀,你这才是第一天,你就把劲给用完了,以后还够你受的。再说了,你干的这么快不是把大家都比下去了吗,为了跟上你,大家不得多使劲吗。你刚才听到的是工头夸你,没听到的是大家心里怎么骂你呢?本来两天做的事情,你做一天做完,大家跟着你都遭累。”

    一席话,说得何兴邦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有时候并不是你干得越多越好,做的越多错得越多。”日宝说。听了日宝的话,兴邦叹了口气。想起了一个故事。“放牛娃,你放牛做什么?”“把牛养大了好卖钱。”“卖了钱做什么?”“盖房子。”“盖房子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干什么?”“让他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