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闲云潭影花逍遥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潭捕头最近不太开心,为什么呢?是因为马儿不开心。

    柳泊县衙唯一的一匹黑色母马这两天总是显得有些烦躁,马厩里的围栏都让它踹坏好几根,原本喜欢围在它的食槽前偷食的骡子们也不敢再来打扰,都躲得远远的。

    这天午后,潭郢又来到马厩里,抬手就变了跟胡萝卜出来,把萝卜举到母马眼前晃啊晃,谁知母马只是睁开眼看了一下,便又扭开头,烦躁得在棚下来回踱步。

    潭郢悻悻缩回手,自己嘟嘟囔囔:“连胡萝卜都不吃,你到底怎么了……”

    寒冷的冬季终于过去,即便是在这靠北的小镇上,短暂的春季也即将到来,流经小镇的河水正在缓缓解封,从南方吹来的徐徐微风夹杂着暖意,让人不自觉得想露出微笑来。县衙院墙外有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树,这个时节已经开始冒出粉白色的花骨朵,等再过些时日,便会有香软的花瓣随风飘进大门来。

    对面,于闲不知何时出现,靠在门上手里还拿着根花枝,因为小花说这将开未开的花瓣泡水十分清甜可口,便要他去帮忙折几根回来。

    “话说咱家的马几岁了?”于闲盯着手里的花枝突然问道。

    “不知道。”

    “你说,它会不会是想找相公了?”

    潭郢一愣,他确实是忘了这方面的问题:“对啊……有可能,我怎么没想到。”

    这时,袖子卷得老高的女孩风风火火从厨房跑出来:“我怀疑咱衙门里有小偷,我刚才炒着菜一回头,原本放在菜板上的胡萝卜不见了!”

    潭郢眨眨眼,悄悄背过了手:“哪来的小偷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进来?”

    “也是,那就是耗子!”

    于闲把花递给她:“哪来的耗子精敢在你眼皮子底下偷东西吃?”

    “那怎么回事?”

    一边的潭捕头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把手背在身后,同时打了个响指,那颗新鲜的萝卜再次凭空消失:“可能,掉地上了,你没注意。”

    “是吗?”女孩歪歪头,转身又跑回厨房去了。

    见危机解除,潭郢呼出口气,把话题拉回到母马上面来:“那该如何帮它找相公?”

    于闲摸摸下巴:“不知道,应该就是去找别的公马来配种吧?毕竟我也没找过,你这实在有点难为我了。”

    “找马来配种就可以了?”潭郢想了想,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于是郑重点头,“我下午就出去找找看。”又扭头拍拍母马的脖子,“我一定会给你找个最好的相公的!”

    于是当天下午,潭捕头牵着自家衙门唯一的宝贝母马踏上了寻找“相公”之旅,由于柳泊镇地广人稀,养马的人家着实不多,要想找到精壮又合眼缘的马匹需要到临县才可以,反正衙门里闲来无事,潭捕头在留下张十分随意的纸条后,便带着母马不见了人影。

    于闲半躺在后院的竹椅上仰头灌下一碗凉茶,擦擦嘴:“这家伙,何时能对县衙里的事这么上心就好了。”青年拿着碗的手轻微晃了几下,原本见底的茶水再次盛满。

    小花捧着个苹果边啃边点头:“不说衙门,咱俩的事他上点心也行啊……哎说到这个,他这回是去临县对吧?”

    “对啊。”

    “听说临县有家糖人是一绝啊,杏仁酥都和咱这里的不一样,还有还有,据说那边有用无花果做的蜜糕和蜜饯儿,啊啊啊肯定好吃!可惜没来得及跟他说啊。”

    “咱长点出息吧,行吗?”于闲哗啦一声展开折扇,优哉游哉地扇了两下,“我倒没那么高要求,那家伙能带回来点东西就成,我不挑。”

    “哼,没追求。”女孩坐在对面的石凳上,柔软的蒲团被她垫在脚下,整个人费劲吧啦地呈现出一种蜷缩姿态,偏偏她却觉得舒服至极。

    女孩就用这种极其别扭的姿势看着于闲,青年修长的身子完全倚靠在竹椅里,左手拿着碗凉茶前后摇晃,仿佛午后晒太阳的老大爷,金灿灿的阳光在他的白衣和面颊上笼罩出淡淡的光晕。

    小花突然歪头,问:“你好像从来也没说过老家是哪里哦,这么多年了,还是你有说过我不记得了?”女孩记得潭郢就来自极北某片广袤的森林,由于狼群有时会随居住环境而迁徙,潭郢在森林和平原都生活过,至于自己则是从小生活在南方,一片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的地方,她也总是跟两人提起过,自己的家族时代都居住在那里。

    唯独他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于闲都只是在旁边静静地听,也从不见他说什么。

    “这和上个话题有半点联系么?”

    “你管我。”

    “我说过,我当然说过啊。”青年眯着眼,拿扇子挡在额头上方,初春的阳光越来越刺眼了呢,“是你忘记啦,啧啧啧,小小年纪记性就这么差了,以后还怎么得了……”说着,慢悠悠起身,“晚饭吃什么?对了,一会儿记得提醒我给骡子喂食,老潭不在它们都没人喂了。”

    “啊?哦。”小花从凳子上跳下来,随手把苹果核扔进筐里,“他说过吗?我怎么不记得,难道我真的没记住?嘶……好像是哪片湖来着?不对,是大海?”女孩一边嘀咕一边走到水池边,将双手冲洗干净,迈步走向厨房,老潭不在…那就吃前几日剩的水饺吧!

    第二天下午,小花前几日在绸缎庄订做的新衣裳已经可以去拿了,顺便估算着可以再买些食材回来。女孩迈着轻盈的步伐,提着买菜的小篮子,街面上卖菜的大爷大妈,小饭馆的老板娘,卖面点的小贩不时跟她熟络得打招呼,一路走过去篮子里多了几个土鸡蛋,一把韭菜和香甜的炒栗子,小花眨眨眼,盯着手里的菜篮子,心想晚上干脆做个韭菜炒鸡蛋吧,就两个人吃饭,加上前阵子卖咸菜的大娘送的笋干……嗯,笋干炒肉绝对地道。

    于是,出行目的达到的小花拿上新衣裳,心满意足回衙门,只是在拐过一个街角时,一个略显瘦小而陌生的身影出现在县衙后门处,猫咪的双眼眯了起来,看那来来回回鬼鬼祟祟的模样,难不成是个偷儿?

    小花放轻脚步,悄悄溜到那身影背后,惊讶地发现这人竟然比她还矮半个头,不过确切地说,是个半大的少年,一身灰蓝色长衫虽破旧但干净,连衣角连接的补丁针脚都十分齐整,少年还未发现身后多了个人,正居高临下皱眉盯着自己,依旧在原地徘徊不定,时不时踮起脚,似乎想要向门内张望。

    “喂,你是何人?偷看什么呢?”女孩清亮的嗓音冷不丁出现,少年吓得一蹦三尺高。

    “啊!”少年猛地回身,捂着自己的胸口弯腰喘气,“吓死我了,你怎么没声音的啊!从背后吓唬人很没礼貌的!”

    女孩挑眉:“你在衙门口探头探脑的,很有礼貌吗?”

    “我……”少年挠挠头,面上闪过一丝愧疚,但立刻又恢复理直气壮的模样,“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找谁啊?”小花狐疑地继续打量他。

    “是两位大人,前些天我们见过面,认识的,不过我不知晓他们的姓名。”

    “连名字都不知道就敢说认识?”

    “当然认识的!我只是忘记询问这回事了,小道我从不说谎的!”少年亮晶晶的眸子对上女孩的目光,一双瞳孔漆黑如墨,却格外清澈有神。

    直到他说出“小道”两个字,小花才想起来这身蓝灰色长衫为何如此眼熟,这正是道家弟子常穿的道袍。女孩立刻警惕起来:“那他们是何模样?”小花将东西都拎在一只手上,另一只则悄悄背到身后,目光紧盯小道士一举一动,但凡发现他有所动作就先出手为强。

    然而小道士似乎完全没发现,还信誓旦旦解释;“那二位大人皆是一表人才,其中一位不善言辞,黑衣打扮,另一位则是更随和些,手拿折扇,温文尔雅,若放在我道家门下便是仙风道骨之姿……”

    “行了行了,打住,我知道是谁俩了。”猫咪及时打断了小道士的话,问,“你找他俩干什么?”

    “怎么,你也知道两位大人?”

    小花撇嘴:“嗯,不仅认识,还很熟呢。”

    小道士似乎露出些许欣喜之色,立马接着问道:“不知二位大人现在何处,我有急事!”

    “其中一位暂时不在,出远门了,另一位嘛。”小花望天想了想,“忙着在后院井口打水喝呢吧……”这天气越来越暖和,早晚温差大,特别在午后时分,明亮的日头快要晒得人睁不开眼。

    “谁说的,本县令在书房整理案卷呢。”熟悉的嗓音从两人后方传来,于闲正悠闲地晃悠出来,张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抬眼就看到小道士,“咦,你不是……”

    少年这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忙点头:“对对,就是我,您还记得我吧,之前在驴肉火烧馆里我们见过的!”

    “嗯,记得的。”于闲对人招招手,算是打招呼,“那个小道士嘛,怎么,有事?”

    “我,我有急事本来想麻烦您的,可是没想到您是县令大人……”少年揪着衣角,一副为难的样子。

    “怎么,你看上去很失望么?”

    “不不不,没有没有!”少年赶忙摆手,“只是我要求二位的事对县令大人来说,就有些大材小用了,我不确定应不应该麻烦您了。”

    小花在旁边轻笑出声:“无妨的,说吧说吧,反正他整天闲得不行,正好当给他找点事做了,不然啊一到饭点就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碍事。”女孩收回背到身后的手,一撩刘海,轻轻巧巧向后厨跑去了。

    于闲嘴角抽了抽:臭丫头,外人面前不知道给我留点面子。

    “咳咳,小道……话说我还不知你姓甚名谁,总不好一直小道士小道士地称呼你。”于闲收起折扇,看向少年。

    “啊,小道蒙先师赐号,清财。”

    “什,什么?青菜?”

    “是清财,大人,意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告诫我不可看得太重。”

    “原来如此。”谁家道士给自己徒弟取这么个容易令人误会的名号啊,于闲实在是想不通,“可否告知你到底有何急事要来寻我?”

    “大人,是小鼠,我的小鼠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