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魏忠贤的野望 » 0008、魏庸的智慧

0008、魏庸的智慧

    “王公,咱们就别客气了,您先选吧,咱家最后。”

    别人都选完了,徐智霍然开口,直接把首选权留给了王岳,惹得范亨闷哼一声,老大不乐意。

    徐智这么做,无疑是告诉大家内廷三巨头中王岳是当仁不让的老大,这让一直跟王岳别苗头的范亨很是不爽。

    “要不是为了大局,咱家面前岂容你小小徐智放肆。”

    范亨很想找个机会把王岳最重要的盟友徐智做了,只是想到弘治帝的身体,又忍了下来。

    这一次和之前截然不同,三巨头已经是内廷最高层,他们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态度,只需要挑选自己最欣赏的人。

    他们的挑选顺序,几乎给魏庸等剩下的十个人定下了排名。

    魏庸的心打鼓般擂动起来。

    他虽然打定主意苟起来,没有暴露自己的修炼进度,却是也希望能被司礼监王岳选中。

    毕竟司礼监的人,和翰林院的进士相似,天生比其他部门更有机会成为未来的掌印太监,权倾朝野。无论是摆脱幕后黑手报仇,还是实现自己掌控皇权,秽乱宫廷的梦想,这都是最优选择。

    御马监、内官监之类的终究差了一筹,至于东厂,外人看着威风,其实在宫里人看来不值一提,是护院打手相同的性质,还做的是脏活,一不小心就被推出去平息众怒了。

    “徐公公谦让,那咱家就不客气,先选了。”

    王岳微微一笑,看向魏庸、冯保和谷大用三人的方向,最终落到冯保身上,“冯保是吧,长的挺机灵,过来吧。”

    “谢谢总管大人。”

    冯保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乖巧的来到王岳身后站定,屁股微翘,缩在他的影子里几不可见。

    第一个被王岳选中,几乎告诉大家,他在这一批新太监中是最优秀的一个,相当于文官中的状元,这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

    和他的兴奋不同,最失落的人无疑是曹少钦了,愣愣的看着王岳,又看向冯保,久久没有反应过来,拳头捏得紧紧的,脸胀红。

    第二失落的是刘瑾,他年龄较冯保大两岁,不认为自己会比他差,哪成想落到了后面。

    不过,他还有一种幻想,自己会是第二个。

    期望的看向范亨。

    范亨也不故弄悬念,直接点了名,“那个小胖子,你过来。”

    谷大用笑开了花,他的理想职司就是御马监,毕竟御马监执掌腾镶四卫,手握宫里最大兵权,和他当大将军的梦想挺接近的。

    刘瑾则彻底愣住了,我特么连谷大用都不如!

    他是认识谷大用的,在他眼里,肥硕的谷大用大抵是猪都不如的。

    第三个被选中的终于是曹少钦,和传言一样,被提督东厂徐智看中,不过曹少钦本人脸上却没有喜悦,显然东厂不是他的首选。

    幸亏下一轮,又到了王岳,选中了刘瑾。

    刘瑾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深深参拜。

    “张永。”

    “马永成。”

    两轮已过,还是没轮到自己。

    最关键的是,三巨头再选一轮还是挑三个,会剩下一个。

    按照魏庸对官场中人尿性的了解,他们是宁愿放弃,也绝不会要这剩下的一个的。

    魏庸脸上的微笑也挂不住了,他娘的,不会前世的故事又重演吧,要是自己轮空了,下场比之前那些被挑走的小太监都更惨。

    除非皇帝开口,以后内廷的人是没哪个敢得罪三巨头用自己了。

    场中的人无不是人精,很快想明白了这点,目光都集中在魏庸四人身上,搞的四人如坐针毡。

    冯保望着魏庸轻轻叹息,魏庸还是不明白,净儿房的一个月时间真是让养伤的?

    你不去走动,不去领导面前表现,机会又哪里会从天而降。像自己,还不是花了巨大的代价才知道王公公修炼的是静夜心经,才得到他的赏识,绝不是外人看起来的运气。

    前些日子魏庸表现出来的手段,归根到底只是些小聪明罢了。在内廷讨生活,关键是得到首领太监们的赏识啊。

    谷大用松了一口气,他不知道该说什么,魏庸帮了他那么多,按道理来说他此时此刻是应该替魏庸着急的,但是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更多的是窃喜,十分期望魏庸落选。

    或许就如冯保说的一样,魏庸太优秀了,他若是出头,咱们两个永远都是他的小弟。

    自己这种心情就叫嫉妒是吧。

    气氛隐隐有些僵持,丘聚、罗祥、魏彬三人额头上都已经见汗,用万分恳求的眼神看着王岳他们。

    “唉,看来幕后黑手不会有动静了,接下来还得靠我自己。”魏庸有点失望,他本以为幕后黑手会趁机帮自己一把的。

    毕竟这次分派职司几乎决定了太监们的一生,他们想要自己以后能帮得上忙,有能力的话肯定会帮一把。到现在没动手,就说明他们没有渗透进皇宫高层。

    魏庸失望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起码幕后黑手并没有他猜测的那么神通广大,复仇的难度降低不少。

    魏庸假装偷偷的抬起袖子擦汗,忽然啪嗒一声,一本书从怀中掉了出来,瞬间就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

    不过其他人是好奇,冯保则是疑惑,他是相信魏庸绝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而旁边的丘聚三人则是一脸欣喜,自以为魏庸犯错,会被淘汰。

    魏庸好像也被吓傻了,先是脸色苍白的愣了一会儿,然后扑通跪下,猛的磕头,嘴里连道“小的罪该万死,惊扰了诸位总管大人。”

    “咦,竟然是太史公的《史记》”

    王岳从随身的小太监手上接过魏庸掉落的书籍,立刻眼前一亮,古代读书人先是开蒙时候读的是《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

    有一定基础之后则是读四书,《大学》《中庸》先学,然后是《论语》《孟子》;

    等四书背熟理解透彻,就可以学习五经,不是全部都要学习,而是在《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中任选一门,选中的就是他的本经。

    最后才是刷历年的科考文章和题目,为科举做准备。

    总的来说,在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的禁锢下,大明朝绝大多数读书人其实是不会看《史记》这些课外书的,何况魏庸这么小的孩子。

    王岳好奇的询问,“你拿着这本书,可是读的懂?”

    魏庸恭敬的回答道:“回总管的话,小的只是背过几篇其中的文章,算是囫囵吞枣,不敢说懂。”

    “啥,你还背的出来!”

    王岳都有些发懵,别说他,就是范亨和徐智二人也是一脸不相信的模样,同时,也有太监不动声色的离开,应该是去找魏庸的入宫登记去了。

    范亨冲魏庸点点头,道:“那你任选一课,背给咱家听听。”

    “是!”

    魏庸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起来。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魏庸选的不是史记的正文,而是附加的太史公写的《报任安书》。一是这篇文章是千古名篇,文采沛然,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具有极好的艺术效果;

    二是这篇文章是太史公被净身之后写给友人任安的信,他写作时的身份和在场所有人一样都是太监,天然上具有共鸣。

    更可贵的是太史公即便被净身,但依然百折不挠,坚持正确的观点不动摇,最后写出了皇皇巨著《史记》。

    魏庸朗诵这篇文章,也是在向王岳等人暗示,自己虽然是个太监,却也不会自甘堕落,一定会积极进取,向诸位掌印太监靠拢,全心全意服务皇帝陛下。

    现场有一些度过这篇文章的太监,此时看向魏庸的神情就像在看神仙,此子恐怖如斯啊。

    不仅料到了今日会遭到的困难,早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更是慧眼如炬,选中了太史公的这本几乎相当于太监的《我的奋斗》,这种情感上的共鸣简直是绝了。

    “这计谋,这才华,此子早晚不是池中之物。”众人看向魏庸,都心中惊叹,皇宫里又出了一个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