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魏忠贤的野望 » 0010、人心与机遇

0010、人心与机遇

    八号库房,管理的正是经史子集之外的杂书,多为道家、兵家、阴阳家等除去儒家之外的百家作品。

    让魏庸心潮澎湃的更是让他看到了《道藏》,正是宋真宗版本的《万寿道藏》,和《射雕》中黄裳看的同一版本。

    可惜,饶是他翻遍了整卷书,还是没有找到《九阴真经》的只言片语,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九阴真经,还是黄裳的原本并没有夹在里面。

    来到文渊阁半个月了,魏庸一直在做一些杂活,虽然没有出错,还因为超出这个世界的见识,偶尔提出一些实用的意见,也受到过高凤的表扬,让他在文渊阁站稳了脚跟。

    只是魏庸心底还是隐隐有些着急。

    一是武功修炼不顺,葵花宝典共有十二层,前面三层只有简单的呼吸吐纳之法,是属于真气的积累阶段,真气只在丹田里增长,不会流动到经脉离去。

    这样一来,对武力的加持有限。

    魏庸测试过,现阶段的自己比没有练出真气的太监就只是精神好一些而已,真正的战斗力顶多相当于十五岁大小的少年郎,跟自己臆想中大杀四方的梦幻场面又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也只有到了第四层以后,听说才有开辟经脉的作用,那时候内功对于武者的辅助作用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有,近些日子的修炼,魏庸更是隐隐有些烦躁,总是莫名的生气,这也让他产生了警惕。

    还有一个着急的点则是事业上的不顺。

    那日虽然分配了职务,魏庸等人一时间还是被安排在净儿房住宿。

    让魏庸感慨的是,随着工作的安排和日益的成熟,冯保、谷大用二人变的越来越陌生,在他面前时不时都露出一些颐指气使的色彩。

    也许是他们自认为发达了,不再喜欢见到魏庸这个曾经压在他们头上的熟人了吧。

    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两人都相继搬离了甲午号房间,去了别的房间做老大,三人之间渐渐的陌生起来,到了最后,居然到了碰面都觉得尴尬的地步。

    而甲午号三人,冯保是第一名,进了司礼监,当了王岳的贴身长随,前途光明,已然是众人中的第一红人;

    谷大用也不遑多让,御马监新人第一名,虽然不如冯保,却也有很多小太监抱大腿,谷哥谷哥的叫着,平日里十分骄横,再无往日的傻气。

    两人和武学天赋第一的曹少钦,三人在新太监中名声极大,私下被称为三小巨头。

    本来这些和魏庸无关,他一个成年人没心情跟一群思想半成熟的小屁孩争风头,可惜今日突然而来的一个消息让他失去了方寸。

    刘瑾被太子朱厚照看上了!

    被安排进东宫陪他读书,是为伴读。

    和太子伴读身份一比,冯保和谷大用两人出的一点小风头屁都不是。

    太监权力的本质是皇权的让渡,只有从小和皇帝长大,让皇帝信任,这才是宫内所有太监追求的。

    刘瑾先大家一步做到了。

    魏庸叹息,先入为主的印象很重要,自己即便是以后有机会东宫伴读,在朱厚照的心里还是会弱于刘瑾的,而这落后一点,很可能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和东厂提督的区别,权力相差太大了。

    更何况,自己现在连文渊阁都出不去呢。

    “无论如何,都得想个办法进东宫去,不论是为了我自己,还是为了阿诚和阿蓉,我都要早点接近太子,早日证明自己有被投资的价值。”

    魏庸深吸一口气,继续修炼,同时等待时机。

    没成想,第二天,机遇就不期而至。

    一大早,魏庸正在做事的时候,就看到以高凤为首的一干文渊阁管事太监一脸虚假笑容的领着一群六个人走了进来。

    魏庸听了一嘴,这些人都是六科给事中,为首的是礼部给事中吴征,听说非常难惹,多次冒犯弘治帝,皇帝却拿他没办法,在朝廷和士林中都享有崇高威望。

    果然,高凤也是一脸小心翼翼的带着他往前走,生怕惹出事端来。

    “好了,你给老夫站在一旁去,论对书籍的了解,你们这些幸进阉人又如何跟我们这些数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比。”

    吴征满脸不耐烦的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一样的将高凤赶到一边。高凤尴尬的闪开,其他五人却哈哈大笑,其中工科给事中刘元更是出言嘲笑,

    “还是白石公有魄力,本官早就对这些阉人不耐烦了,一股子尿骚味总往鼻子里转。”

    “象山有所不知,白石公平生最是厌烦阉人,当年初到六科,就给陛下连上三封奏章,请陛下亲贤臣远小人,驱逐王岳、范亨和徐智三个阉奴。”

    刑部给事中孙瑜笑着帮忙普及了吴征的英雄事迹,惹得吴征一脸得意还在频频谦虚。

    高凤等人听了一脸怒容,敢怒不敢言。

    现在是弘治朝,弘治帝对文官极为放权,别说高凤这些文渊阁的冷门太监,就是王岳范亨在这,面对吴征这位科道言官也不敢正面顶撞。

    没法子,主任不给力他们这些做奴才的硬气不起来。

    吴征等人不屑的瞥了高凤几眼,进去找书去了。

    可惜,这些书籍经过魏庸的手处理过,全部都是按照中图法重新放过的秩序,吴征等人进去就傻眼了,半天没找到一本书,许久这才怒气冲冲的跑了出来。

    “你们这些阉奴怎么做事的,怎么一本儿治水的书都没有,要是耽误了老夫向陛下进言,耽误了黄河水患治理,你们是要向天下黎民百姓谢罪的。”

    吴征逮着高凤一顿狂批,以掩饰住自己六人找不到书的尴尬。

    高凤也不是吃素的,不阴不阳的道:“吴大人休得胡言,咱们这儿书本齐全,前些日子内阁还派人盘点过,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他先是满脸不解,接着恍然大悟,“这这……这该不会是六位大人找不到吧?不会吧,你们刚才还说自己是几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比我们更熟悉书籍?难道六位都是吹牛的?”

    他一脸‘不会吧’‘不会吧’的怀疑眼神落在六人脸上,搞的六人浑身都不自在,脸上老大无光。

    吴征只能放狠话,“老夫打赌,这些书一定是你们拿出去买了,里面肯定没有。你们最好立刻将书籍找出来,免得老夫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高凤朝李友示意,李友立马跑进去,找了半天这才一身冷汗的跑了出来,在高凤耳边低语几声,高凤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一幕恰好被吴征看到,自以为抓住了高凤把柄,立刻出言恐吓,要闹到弘治那去。昔年也有内监倒卖孤本的,他自然以为这次也这样。

    “启禀总管,小的知道书在哪里?”

    就在沉默间,蓦然一个清朗的声音出现,众人都循声望去,赫然是一个身躯单薄的小太监。

    高凤看了却是大喜,魏庸他还是认识的,此人工作认真,行事稳健,有大将之风,掂的清轻重,肯定不会乱说话,他说能找的到,那就绝对找得到。

    高凤松了一口气,恶狠狠地瞪了李友一眼,赶紧叫魏庸去找书。

    魏庸很快就找到了好几本书出来,递给吴征,吴征等人检查了一番,发现比自己想的还齐全,不由狠狠地瞪了魏庸这个搅局的小太监,在高凤高喊‘下次再来’的调笑声中气呼呼的甩袖离开。

    “一群腐儒,我呸!”

    高凤神清气爽的回过头来,高兴的朝魏庸询问,“你叫魏庸是吧,应该才来文渊阁半个月,怎么比李友这个在八号库呆了三年的人都更熟,他半天找不到的书你很快就能找到?”

    “回禀总管,可能是因为小的除休息外,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库房上的原因吧。”

    魏庸憨憨的回话,李友却脸色狂变,读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果然,高凤很是表扬了魏庸几句,更让他代行八号库房掌库的权力,回头指着李友一脸的厌恶,“把这厮拖出去,打二十廷杖,以儆效尤。

    以后谁再敢玩忽职守,咱家扒了他的皮!”

    “总管饶命啊,总管我不敢了……”

    李友吓的脸都青了,痛哭流涕的跪下恳求,最终还是被人拖了出去廷杖。

    文渊阁其他七个库房的掌库和一些老人听着外面李友哭爹喊娘的叫声,又看看一脸平静的魏庸,心中都涌起一股敬畏,魏庸这小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前半个月一声不吭,任李友欺负,等到熟悉情况之后就果断出击,将李友打个半死的同时,还得到了八号库房掌库的位置。

    这心思,这能力,绝了!

    问题是他才十岁啊!

    大厅中众人看着魏庸都是敬佩中带着欣赏,只有万斯礼一个人在那瑟瑟发抖,他可是和李友欺负过魏庸的,现在魏庸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如何不让他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