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雪惹青葱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山路虽然难走,累的众人气喘吁吁,但呼进去的空气都充满了清香。李雪儒贪婪的大口呼吸,他有很多年没有呼吸到这么新鲜的空气了。

    学生们暂时忘了之前的不快,像春游一样,到处揪着花草。

    宋明父母热情的跟众人打招呼,李雪儒伸出右手,要跟宋明的父亲握手。宋明父亲放下手中的铁锹,接着充满老茧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说“我这手脏。”

    “没事儿,我一会儿也得干活,一样脏。”李雪儒还是握住宋明父亲的手。

    赵欣彤见状,也跟宋明母亲握了一下手。

    互相客套了一会儿,李雪儒就招呼着学生开始种树,他们又不是真来游玩儿的,总不能全部时间都聊天吧。

    李雪儒跟宋明父亲一组,其他人各自分组。光干活不聊天的话,有些沉闷,但宋明父亲不知是沉默寡言类型,还是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一直不吭声。找话题聊天就落在了李雪儒的头上。

    “老哥,我听人说,五一之前种树最好,咱家怎么才开始种树?”

    “那没办法啊,我们家农活就靠我们老两口,五一之前一直在种地,才有时间。这不是想着,种点儿红松,等以后接松树塔了,也能多份收入。”

    “啊,这树苗看着也不红啊!这个能接松树塔啊?那一年能卖不少吧?”

    “咱们种的不是红松,这个是章松,过年开春嫁接红松。要是直接种红松,得十多年才结塔。这样嫁接的三四年就结塔了。”

    顿了一下,宋明的父亲种上一颗树苗接着解释说“谁知道几年后的行情什么样,但是按现在来看,到时候这片林子也能值点钱,够我儿子结婚了。”

    .......

    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时间也过的很快。太阳渐渐偏西,猫在了山的后边。因为人员众多,宋明父母需要三天才能干完的活儿,几个小时便结束了。

    学生们一阵欢呼,吵着要在山上玩儿一会儿,本来也没什么可着急的,李雪儒也点头同意了。

    宋明一家提前跟众人说好,要他们今天在宋明家吃饭,李雪儒和赵欣彤推脱了几次,实在推脱不掉,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就是劳累了宋明母亲,要做这么多人的饭菜。

    宋明的母亲提前下山回家烧饭,父亲则去找些野果子,等晚饭时候打牙祭。宋明则领着众人去找一处泉眼,据说山泉水特别好喝,李雪儒和赵欣彤也想见识见识,就一并去了。

    山林因造访的孩子们,多出一丝生气。乡村因飘向的烟火气,多出一些温馨。虽然时常有树上的鸟儿被惊走,但地上毫无目的的足迹,证明了孩子们的快乐。

    不一会儿,宋明的父亲提着刷干净的小桶找到众人。赵欣彤见桶里面满满的野果,指着红红的,像小母手指甲那么大,碗一样的果子问“这个是什么?”

    “这个我们叫脱卜儿,网上说叫树莓。赵老师,你尝尝。”没等宋明父亲说话,宋明抢先回答道。

    赵欣彤,拿起一个,仔细看了看,放到嘴里,“唔,好吃,甜中带点儿酸。给你一个”说着,就拿起一个递给李雪儒。

    李雪儒直接放到嘴里,点着头儿,细细品味。野果子确实很有味道,不像现在的有些水果,除了甜根本不知道什么味儿。

    众人一个接一个的尝了尝,宋明就不让吃了,说是回家放些蜂蜜,味道会更好。学生们虽然有些嘴馋,但听说味道会更好,也就耐心的等着了。

    回到宋明家,铺面而来的香气,让众人肚子都咕咕叫。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洗洗手,便坐在了饭桌上等开饭。宋明也乐得同学跟自己关系好,不拘泥小节,搞那套客气的事儿。

    一桌菜有不少是山野菜,有些连李雪儒都没吃过,众人恨不得把肚子都撑圆了,才下桌。

    又吃过放了蜂蜜的脱卜儿,直撑得孩子们在地上乱逛,完全不敢坐在炕上或者凳子上。

    大饱了口福,天色已晚,众人也该回去了,李雪儒招呼了司机,跟宋明一家告个别,便踏上了回西山县的归程。

    学生在车上稍微闹了一会儿,便相继睡去。折腾了一天,再加上吃饭和坐车,人很容易犯困。赵欣彤也同样如此,李雪儒看着闭着眼睛,左右摇晃的赵欣彤,挺直了腰板,在确定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偷偷把赵欣彤的头,扶在自己的肩膀上。

    李雪儒不知道的是,当赵欣彤靠在李雪儒的肩膀上时,赵欣彤嘴角上扬了一下。

    第二天周一,去种树了的学生跟没去上的学生讲着昨天的趣事儿,野菜多么好吃,野果多么香甜。至于社区老头儿的事儿,也就一句话带过了。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就种在了那块儿空地上,也不过是草草了事儿,一点都没有去宋明家好玩儿。

    李雪儒偷偷观察了一整个下课的时间,发现学生虽然有些懂了,但还有些模糊,想着反正自己得等到自己课,才能找马子昂谈话。恋爱的课还是再拖一节吧,今天就帮他们捋清一下思想。

    照例讲完书本内容,画好了重点的地方,李雪儒放下课本。

    学生露出期待的眼神,貌似恋爱的话题他们更感兴趣。这不都眼巴巴的等着李雪儒说话呢。

    李雪儒笑了笑说“知道你们都想听情情爱爱的,我下节课就给你们讲。这节课我帮你们捋清一下思路。”

    学生虽然有些失望,但知道明天就接着讲恋爱,也可以接受。

    “至于为什么想给你们捋清思路,是想让你们学会以论证的眼光看问题。这样咱们能明白很多自己的小情绪,明白别人的想法。更好的处理问题。”

    李雪儒在桌子中间走着,边走边说“我总结一下,昨天咱们不满的情绪点有三处。第一处是社区大爷那儿,第二处是找了很久没有找到能种树的地方,第三处是上山之前的路上。”

    “先说第二处第三处,第二处你们肯定会想,这么大个县城,连一个普通人种树的地方都没有?是不是有很多沮丧和怨气。”

    学生们点点头儿,符合着“就是,就是。”

    李雪儒压压手说“一开始我也有些烦,但后来我想通了,咱们现在的社会之所以这么稳定,这么好,就是这么发展来的。虽然土地包给了各个开发商,划给了各个社区,但这也维系了一定稳定,要不然有一块儿空地,咱们种了树,别人过两天给拔了,种上了玉米,怎么办?”

    “当然,如果你们还有些不舒服的地方,那么以后你们努努力,当个县长什么的,改得更好,那最好不过了,我还能借借光儿。”

    学生听完消除了这份不满,跟老师说着“当了县长也不能带头对你搞特俗。”

    李雪儒跟他们打趣了一会儿,回归正题,接着说“接下来是第三处,那纯粹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这就像你们做一份儿试卷,突然出现一道很难的题,你们就对卷子不满了么?再说那点儿路根本不算远,是因为城里的生活,上学打车放学打车的,让你们感觉远了。”

    “咱们以后做事也是,更需要预见困难,当困难真出现了,解决不就是了。”

    李雪儒见学生同意了这一点,接着说“最后,说第一处,其实当时我也生气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