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的语言一 » 5.农村人生活中的喜与忧

5.农村人生活中的喜与忧

    有一天,我在书房里又开始写起了文章来,近段时间以来,我越来越发现神笔与我之间的对话,让我茅塞顿开,越来越觉得受益匪浅。于是我就又一次的想请神笔出来,和神笔对话了。

    我对神笔说:“我不知道今天写点什么呢?你可以告诉我吗?”

    神笔说:“你看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你可以写一写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说:“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神笔说:“以前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写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我说:“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很穷,每当外面下大雨的时候,我们家房子就会漏水,我们就要拿桶呀,盆呀来接水。那个水一滴一滴的,水花把满屋都沾湿了。”

    神笔说:“这个可以写,这个突出了你家里的贫穷。”

    我说:“那个时候我家也经常没有肉吃,基本上吃的都是素食。”

    神笔说:“这个也可以写,突出生活条件的艰苦。”

    我说:“有的时候我的哥哥会打我,他大我三岁,他以大欺小。”

    神笔说:“你是不是当时感到很难受,你需要哥哥的尊重,你需要和哥哥和平共处。”

    我说:“是的,我当时感受到难受,我需要哥哥的尊重,我需要我们之间可以和睦相处。这些明明是《非暴力沟通》一书的内容,你读过非暴力沟通吗?”

    神笔说:“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在当下市在免费讲解你以前写过的一本名著《非暴力沟通在当下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我也学会了非暴力沟通。”

    我说:“原来是这样的呀。”

    神笔说:“刚刚的这个哥哥打弟弟的我们可以写,是一个好题材。”

    我说:“父母之间吵架,我感到很委屈,很难受,我需要家庭和睦,这个可以写吗?”

    神笔说:“这个当然可以写呀,这是很好的素材。”

    我说:“拿什么都可以写呀?”

    神笔说:“是的,什么都可以写,自由自在的写作,写作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出来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你愿意和他人分享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写作没有好作品与坏作品之分,只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

    我说:“写作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

    神笔说:“但是写作的时候要放松,如果我们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可能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真正的写作是一种乐趣……”

    我说:“我也想体验一下写作的乐趣……”

    神笔说:“你就写一写吧。”

    我于是就写了一篇《我爱家乡》的文字:

    我怀着对家乡的爱,对家的爱,对家乡的记忆,对家的记忆写出了上面的文字。一幅农村画面的图像就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如果您在农村生活久了,如果能够安居乐业,您或许会爱上农村。当然如果您如果觉得农村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或许您会越来越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如果您想赚钱,赚更多的钱去养家糊口,您或许会怀着对农村的依恋而被迫融入城市的经济发展之中……!

    那时的农村以自给自足的经济作为主体,家家地里有菜,家里有粮食,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打纸牌,村里设置村委会,村委会有党组织,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人们的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小麦,水稻,黄豆,豌豆,棉花,玉米等等。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棉花。我家可能是贫农吧,反正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就一直没有多少钱去买猪肉吃,除非是过年过节,或者是亲戚到我家做客。这个时候也买的不多。

    一个看似封闭的农村,看似一个比较独立的微小的经济体,其实总是会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你会发现什么什么时候,有人家可以买黑白电视剧,什么什么时候买彩色电视机,什么什么时候买影碟机,什么什么时候买自行车,什么什么时候买农用碾压小麦,水稻,豌豆的机器,什么什么时候你会看见小型拖拉机,什么什么时候看见大型拖拉机,什么什么时候看见沥青路,谁出省打工,见到了什么,谁到外省做生意等等。

    物质条件的丰富,让人们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生活条件,赚更多的钱,于是那些节俭而且又有能力赚钱的人攒了一些钱盖起了楼房,我看见的是在1996年,1997年,1998年居多,那时我才11岁到12岁左右,读四,五年级。我家盖楼房的时候已经是12年前的时候,大概是在2012年左右。

    在一个农村家庭,如果大家的物质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大家或许没有太多的攀比心理,如果有些家庭凭着自己的能力与节俭盖起了楼房,那么那些条件差一点的还是住在老房子里面的人或许内心就容易失去平衡,攀比与嫉妒心起,家庭成员之间也容易发生矛盾,男人或许怪女人不争用,女人或许怪男人不争气,家里面会为了经济的原因吵吵闹闹,如此一来父母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的玩乐上,或者花到了争吵不休上,成为下一代的反面教材,这样的家庭很难有凝聚力,很难去做一点事情,婆媳关系,小家庭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人们内心深处的攀比与评判的心一旦升起,就很难去消灭,只有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攀比与评判的方式去生活,直到终身……!

    如此一来,人们忘记了古人的智慧:知足常乐,家和万事兴。

    具体表现形式是:谁家有楼房,谁家有钱,谁家条件好等等。人们向往物质条件好,并无可厚非,但是一旦一切都有物质条件驱动,忘记了亲情,友情,爱情,感恩,人或许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活在物质的世界里,但是活不出来幸福。

    生而为人,人们的性情是极其复杂的,无数的先哲都探讨着人性,人生,人生的经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儒,释,道,印度教,天主教,各种各样的书籍等等,无穷无尽的在探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无穷无尽的探索着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深深的知道人性并非自己写的文字就能够把它全面系统体现出来的,但是也作为我自己以自己的主要人生经历为基础,作若干的探索与发现吧……!

    例如说:

    每一个人都有鼻子眼睛嘴巴,大家的生活环境可能相似,大家所受到的文化教育环境也类似,最好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从性格,从习气,从能力上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很明显,人与人之间慢慢的区别与变化并非是我们的身体与躯体,以及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各种各样的想法与念头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然而每个人的想法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很难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当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传播的深度,信息传播的广度,信息传播的影响力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如此一来,我们一旦被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信息所包围市,我们就或许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如同被一栋有10层建筑包裹起来的城堡,每一个城堡就如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很难去穿越这10层城堡,于是我们内心深处难以做出的决定,由我们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帮我们去做了决定,也就是说我们的无意识(潜意识)去帮我们做出了选择,我们失去了选择人生的自由。

    很明显,无穷无尽的信息的输入,替代了我们的选择生活的方式,我们很容易失去自己真正想要过的人生的选择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是自由自在的选择,选择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我们可能不知道在这个选择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种在诱导我们做出选择。

    例如: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你或许在看抖音或者快手,或者其它的短视频软件,突然来了一条购物链接,你点进去,就有各种各样的购物选择,你选择卖什么东西,不买什么东西,一下子几个小时的时间或许就话费在里面了,人的脑袋或许在此之后昏昏沉沉的,头重脚轻,又或许你发现你购物的东西,你不一定用得上。你都会不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很多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了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我们现代人切不可以过度的依赖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要沉迷其中,成为一个失去自由选择的人。

    我们可以活出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

    那种真正的幸福感。

    那种真正的满足感。

    那种真正的放松。

    那种真正的淡定。

    那种真正的从容。

    那种真正的享受。

    那种真正的幸福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那天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则,难以入眠,我不停的反思着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思着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充满和平,时而让人异常的烦躁不安,时而又让人无端的兴奋,最后各种各样的想法与念头淹没杂浓浓的睡眠中……!

    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