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爱的语言一 » 6.写作的缘起

6.写作的缘起

    随着睡眠的深入,不知不觉我就进入了梦乡,我迷迷糊糊的梦见我在写作,梦境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模模糊糊,然而我与神笔的对话却记忆犹新。

    神笔说:“你为何要写小说呢?”

    我说:“我也不知道,就是想写小说。”

    神笔说:“无缘无故的就去写吗?”

    我说:“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写。”

    神笔说:“那有什么原因呢?”

    我说:“活了一生,总得留下一些什么的足迹吧。”

    神笔说:“你想分享一下你的人生经历,让后人看看你写的文章,是吗?”

    我说:“是的,我曾经在新华书店浏览过好多书,读高中时,我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我读过小仲马的作品《茶花女》,我也粗略的浏览过三言二拍,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文学名著《飘》,最近这几年又听过一些喜马拉雅的书,如《悲惨世界》,《美丽新世界》,《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个人形成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实践篇》,《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金刚经》,《道德经》,《奇迹课程》《论语》,《了凡四训》,《传习录》《红楼梦》等等。”

    神笔微笑的打断我的话说:“你虽然读的书多,但是生活还是要面对现实,这些书可以当饭吃吗?”

    我说:“几十年前,这些书我都仅仅只是当做消遣,打发时间,现如今不一样了,我除了看书之外,我最重要的在当下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这些所学。”

    神笔说:“刚刚的话是故意激你的,切莫当真。你是说你在实践这些,你在修行是吗?”

    我说:“是的,修行不敢说,只是有一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摸爬滚打的心得体会而已,希望有缘人看见有所感悟,活的幸福与快乐。”

    神笔说:“你这是愿心呀!”

    我说:“只是希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做出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吧!”

    神笔说:“据我所知,人类社会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与传递有无穷无尽的优秀作品,你继续写的小说,与之前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我说:“是的,是的,之前的确有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我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和谁去比较,我只是想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人生,我只是想记录我体验到的人生,我只是想记录我感悟到的人生,仅此而已。其实我深深的知道人生只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我只是如实如是的记录一下自己体验的人生罢了。”

    神笔说:“原来如此,小说一般以通俗易懂而著称,而在我看你写的小说好像比较抽象难懂,是这样的吗?”

    我说:“是的,有部分文字表达是比较抽象,这也是这部小说的亮点,因为这些抽象文字的背后是我在生活中认认真真的体验过文字的内容,在当下的生活中真的努力试一下去做过的,去实践过的,也就是说这些抽象文字是我们在生活,学习,上生活中,真正体验过的。当然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景物描写,小故事这些大家都容易看懂的,读我写的这篇小说只是找共鸣的地方就好,不需要什么都懂。”

    神笔说:“原来如此。”

    我说:“是的,就是这样的。”

    神笔说:“你继续写作吧。”

    我说:“好的。”

    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写作的缘起》,内容如下: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我深深的知道,我所经历的人生经历,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人生经历,其他人的人生经历我也会有类似的人生经历,这本书将以自己的角度,尽量用极其细腻的笔墨去描绘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尽量的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子,尽量的能够帮读者去用心观察这个社会,去观察这个国家,去观察世界格局,去观察我们自己,让我们去反思我们的人生,反思我们的国家,反思整个世界,找到一条人类世界和平共处的道路来,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来……!

    于我自己而言,写文字不算是难事情,探讨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与不难,要把这些全部都综合起来,写成一部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小说是不容易的。首先,我并非专业作家,此时我还在手机店里看店,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实体的手机店,服装店,在感恩省当下市慈悲县一个名字叫友爱镇的一个小乡镇,所以要生存是首要的任务,当这两个店有正常的收入来源的时候,我的业余时间就可以去写这部小说《爱的语言》,这些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很多行业又处于变动与波动的状态,所以实体店是越来越难以生存……!

    其次写几十万字甚至100多万字的长篇原创需要极其多的时间,几乎很难有一个准确的估量,究竟要花多少时间。

    再次写作需要灵感,不是说自己一想写马上就能够写出文字来的,这样又会增添许多不确定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已经快到中年了,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责任要去承担。不知道是否能够坚持的把这个作品写完,自己努力吧。

    听天命,尽人事吧!

    每当想到能够深入探讨人们的内心深处的世界,我就激动无比,或许这也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吧,是真正的热爱表达,是真正的热爱写作。

    有一次我开玩笑对老婆说:“我很向往父母的农耕生活。我想种地。”

    老婆说:“你如果是种地的,我不会嫁给你,我看不起种地的人,种地的人很辛苦。”

    我说:“我真的向往农村,男耕女织的田园家庭生活。”

    老婆说:“你傻呀,笨呀,农村有什么好的呢?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表。”

    很明显,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我感受到农村那片土地的温暖,我感受到农村那片土地给人的自由,很明显我感受到农村那片土地给人的幸福,以至于有这篇小说的诞生。

    在整个小学以及学前阶段是我人生之中最幸福快乐的时间,升入初一之后,父母经常吵架,我时常感受到难过与难受,很多晚上都在默默的留下伤心的眼泪,到了初二之后,父母去感恩省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我的性格更是大变,内心深处有深深的恐惧与忧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结婚生子,一直到我努力的学习与探讨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的时候,到现在才看清这些恐惧与忧虑是怎么样产生的。

    这篇小说之所以称之为《爱的语言》,我想表达的是只有爱才能够让人们幸福,让人与人之间彼此真正的联结,彼此真正沟通,彼此真正交流……!

    在我的人生之中,我时常会梦到在家乡生活的场景,捉鱼,学习。或许我们是对家乡太热爱了吧。

    突然想起了余光中的诗乡愁

    以此作为结尾吧……!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以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写完这段文字,我的思绪酝酿了一下,我写了一点点的后记作为补充,后记如下:

    在2022年4月27日15:35到2022年5月14日15:25分我开始起笔写了第一章,差不多有1万字左右,开始时我写了许许多多真实的地名与几乎真实的人名,我又担心如此真实的去写小说可能会让熟悉我写作的读者误以为我想去表达一些他们的隐私,于是我就不停的删删减减,不停的修改,构思,然后才才有了上面的构思,上面的构思对人名与地名作了巨大的修改,已经看不出具体的人物是在写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谁了,也看不出具体是写那一个省,那一个市,那一个县,那一个镇,那一个村了,如此一来我就可以尽情的去享受创作的乐趣了。

    当然,不排除今后仍然会补充修改,谢谢大家的阅读,感恩作家助手提供的写作平台。

    我尽量的将每一篇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篇章来读,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可以让它与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成为一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