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一级炮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一级炮

    ??毕懋康能听进去,还会找人专门研究打造试射,朱慈炲很高兴。

    ??朱慈炲道:“军器学院,如今以有火炮研发院、火铳研发院、火龙箭研发院,弹丸虽小,可也是制命之道,本王觉得应当设立个弹夹弹药研发院,专门研制各种火器弹药进程”。

    ??毕懋康点头道:“臣明白,在开一院研制”。

    ??军器学院的研究种类有三种,所有教导出来的学员,是边就读边研发,完善着火器学说。

    ??火炮学院研究的有几类火炮,按射程分远中近三种,近的是虎蹲炮,远中的是大明炮。

    ??朱慈炲道:“军器学院各院研发出威力更猛射程更远的火器,本王当重谢,毕大人当在各学院中设奖励制度,鼓励创新不能寒了先生们的心血,百两最低,千两为中,万两最顶,毕大人不必在意银子的事,赵伴伴,送一本一百万两大明钱庄册子给毕先生,让他看着奖赏,每推陈出新一件物品,各院教授及毕大人都可领一二成奖励,银子不够了在送”。

    ??一众先生一听,当即给朱慈炲拱手一礼拜道:“谢王上奖,臣等定为王上研发更为完善之火器”。

    ??朱慈炲说,在这样的奖励制度下,自己以后何愁没有火器人才,上天都行,我用一时的钱财,换取华夏更进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于科技工作者,朱慈炲完全重视他们,你们的研究成果那么幸苦,我要不设奖励制度,必然会寒了人心。

    ??一百万两,放在后世,可以当一百亿来用了,毕懋康还从未见过这么多小钱钱,一时被朱慈炲的大气,给佩服了。

    ??大明钱庄他们并不陌生,他们的俸禄都是由大明钱庄发的,拿本册子就可以到大明钱庄领钱,这一百万两毕懋康从赵四海手中接过,手都有些发抖。

    ??别看这本子小,但他可是承载了百万两啊,连毕懋康都是难以置信。

    ??“王上如此厚爱,臣等定为王上研发威能射程更足之火炮”。

    ??朱慈炲道:“诸先生皆我华夏能人奇士,为我华夏万世千秋鼎立世间,本王当重视,来日还将为开拓进取的先生颁授金龙勋章,以奖励之”。

    ??对于朱慈炲说的所谓的金龙勋章是什么,毕懋康等人还不了解,而朱慈炲正在制作这些物品。

    ??勋章制度朱慈炲才想起不久,现在正让内阁军阁进行研究,对那些有功之人颁奖。

    ??朱慈炲道:“本王来时只见火铳,不知这火炮、火龙箭等物开发的如何了”。

    ??毕懋康道:“王上难得来一次,不如由臣做陪,为王上介召各处,正好让王上给些建议,让臣等茅塞顿开”。

    ??明显的,除了火铳外,火炮火龙箭的进展,毕懋康有点尴尬,自己一时看到西方的转轮燧发手铳,太投入了,而忘了身为总院教授的职责。

    ??朱慈炲当然不会因此怪罪毕懋康,在他心理,火枪有了进步,其实以是今天最大的礼了。

    单单这把能大造特造的燧发火枪,就可以将历史挺进了一步,让历史的天平重归华夏,使华夏领先了全球。

    ??朱慈炲拱手一礼道:“有劳先生”。

    ??军器学院占地很大,朱慈炲十分看重这里的一切,还派了一营人马四五百人把守这里。

    ??当先来到了火炮学院,只见十多位先生正在一处小广场上品头,火炮学院就在火铳学院旁边,射试场则要到二十里外试射。

    明代的儒可不是清代的儒,因为政策,他们可以从事各种事,在明代以经不能算儒了,读书者,他们没有知乎者也,有的是如毕懋康一样思想开发放的读书人,但他们饱读诗书,对四书五经都懂行,又算是儒。

    ??火炮教授道:“程光,这门大炮试射结果如何了”。

    ??你或许在明朝听到总督总理教授会很惊讶,但在明朝却很普通,因为这些本就是存在的叫法。

    其实这科学二字,我华夏由来以久。

    ??一位年轻书生拱手道:“禀教授,此大明炮,昨日晚生拉去试射,先以三里让人描准一处发射,可炸落炮处二十米之敌,百余草人皆肢离破碎,落炮处被轰出一米宽的坑,四周的炮片散落一地”。

    ??“晚生又拉到六里外让人试射,落差因风向有所偏差,但威力不减,随后十里,然而差之二里,又拉到八里,可入射炮之地不远,偏差稍大了一些”。

    ??火炮教授一喜道:“依你之言,此炮当可射八里之遥,精准五里六里后偏差,好好好,不枉我等多日来废寝忘食”。

    ??又是一门划时代的大炮,竟然比现在的大明炮(红夷大炮)还远上一里左右。

    ??最早红夷大炮由天启年间福建人所仿制,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所购买的第一批红夷大炮为英国沉船上的舰炮,用于宁远城与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寇菲林长炮,现军事博物馆仍藏有此炮。

    ??这位火炮教授是毕懋康让赵四海请来的,所谓仁兄仁兄,他是徐光启的儿子徐尔觉,他边上副教授徐尔爵,两兄弟另外两位在火龙箭学院,二人年龄上比六十余岁的毕懋康小个十来岁。

    ??本来这两兄弟有些不满毕懋康坑了自己兄弟四人,后来来到火器学院后,全身心的投入了科研当中,短短一月有余,经过研究制造了这门三百公斤纯铁制的新炮。

    ??这门大炮上城可以安放,野战有两个大轮子推动,就是重量重了点,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300公斤以上。

    ??朱慈炲到来,毕懋康有些尴尬的为朱慈炲介绍起了徐氏兄弟二人,在场的诸位先生一一对朱慈炲行礼,朱慈炲一一回礼。

    ??朱慈炲看着眼前这门大炮,有些震惊,这还是他这么近距离的观看一门大炮。

    ??:“诸位先生可否为本王介绍此炮,本王行军头一次见到这种大炮”。

    ??徐尔觉兴奋道:“王上请看,此炮是我等经过改进后,威力更在现今大炮之上,可达八里之遥,昨日以试射过,此炮采用开花弹,弹落之地一米大坑,飞射弹片杀伤二十米内之敌人,威力臣大,这位是我弟子程光,我等负责研发,程光负责试射”。

    ??书生程光道:“徐教授所言非虚,昨日晚生拉出此炮射后的结果,方上报予徐教授”。

    ??朱慈炲道:“诸位先生真是能人,竟在这么短时日,造出此等规模大炮,可见诸位先生费了许多汗水,教授们各奖黄金千两,参予者奖千两银子,以资对先生们鼓励”。

    ??“臣等谢王上奖励”。

    ??朱慈炲道:“诸位先生改进了大炮皆是有功,赵伴伴,命人向军器部、军器局下命,督造此炮与新试火铳,此炮就为大明一等炮,毕先生等人研发的火铳就为一等火铳”。

    ??赵四海领旨,命人去向军器部与军器局官员传旨,前来领取图纸铳炮。

    ??朱慈炲抚摸着大炮与地上的炮弹道:“此弹威力巨大,可否用于虎蹲”。

    ??徐尔觉道:“禀王上,可以缩小,只是制作会麻烦一些”。

    ??朱慈炲笑道:“能缩小就可,那便研发”。

    ??大的好制作,小的难做,这种炮弹相当要缩小六七倍,才能放进虎蹲炮口中。

    ??:“即然火铳改进了不用点火可发射,不知这火炮可否如此,不用点火发射”。

    ??火炮是要点火的,跟火铳一样,朱慈炲看后世那些炮可都不用点火的,到是可以让火炮的教授们研究研究,要是真给整出来,那可真就提前几百年了吧。

    ??要知道不点火的炮,是火器发展的进程,自己只要研究出来,那可是要横扫天下了。

    ??

    15世纪有了不点火的燧发手枪,16世纪有了不点火的燧发步枪,18世纪末有了不点火的火炮。

    ??徐尔觉有些不解道:“火铳还需点头发射,这火炮怎能不点火发射”。

    ??毕懋康自豪道:“呵呵,我以与火铳院教授们研发出了不用点火的火铳,只需碰撞即可发射,王上英明,竟能想出不点火之火炮,若是依照碰撞之道,应当可行”。

    ??朱慈炲是看出了,毕懋康在刺激徐尔觉,看两人关系还有点冤家的意思。

    ??能不冤家吗,他们就是被毕懋康给坑来的,本来是好友,后来知道是毕懋康让赵四海请来的,那能不生气。

    ??徐尔觉有些气道:“看来回头,我还要向毕教授请教请教这不用点火的火铳之道了”。

    ??毕懋康笑道:“请教不敢当,回头我在府中摆上一桌,你我几人说道说道碰撞之理”。

    这是一群疯狂的火器工作者,只要你给个方向,他们还真能给你整出来,火器与民生其实密切相关,当华夏真能制造出这样不点火的火炮时,时代的脚步必将进步。

    毕懋康是将徐氏一门四子一网打进了,火炮学院有徐氏的二子,在火龙箭方面,还有徐尔默,徐尔斗二人,也难怪徐尔觉等人不给毕懋康好脸色,就是你说的,黑夜密探才请我们来。

    毕懋康的火龙箭其实是与徐尔默、徐尔斗二人闲聊时大受启发,才会研究火龙箭,因而这二人在火龙箭上也是牛逼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