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龙箭的展望

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龙箭的展望

    火龙箭学院,一众院中教授正在写写画画,各桌上摆放着林林总总的火龙箭实具。

    ??由火龙出水到现在的火龙出水,经过了数代,朱慈炲的大军所配备的火龙箭射程是比火龙出水差五十米,但威力更为强大。

    而这两位兄弟,正在研发新式火龙箭,一筒分十的火龙箭(连发火龙箭)。

    ??当朱慈炲等人到来时,徐尔默、徐尔斗两兄弟正拿着个制造好的模型在摆弄,边上一个士兵肩上还扛着个奇怪的模型。

    ??模型为正有十个洞,塞着十个小型的火龙箭模型,缩小版本。

    ??将缩小版的火龙箭置于十个筒子内,从造型数量上而言这火龙箭还不错,就是不知这威力怎么样了。

    这两兄弟年岁在二十六,双胞胎,脑洞大开。

    ??这要用在战场上,一次可以连发十箭,那还不把敌人打残了,后世的肩扛式火箭重量比这重,因为用到了大量的铁,而现在这个时代可没这种肩扛式步兵火箭,可以用铁也可以用坚木制造。

    ??要论重量的话,只有后世的三分之一到。

    ??在古代看着有些奇怪,人扛着一个烟花到处走,确实怪异,可朱慈炲看了一眼,不由惊叹,这两兄弟脑洞真是大啊,相当于后式车载的火箭了,一次射个十支。

    朱慈炲一惊,我有四轮马车,这种利器也可以变大,装在车上,一车来个二十发大的,用于野战,也可扛在肩上来小型的轻便的很。

    ??朱慈炲喊了一声道:“好”。

    ??随后,众人向学院外望去,只见毕懋康等人到来,朱慈炲最为显眼,毕懋康等人陪同。

    ??诸位先生们相继起身,对朱慈炲拱手礼拜道:“臣等见过王上”。

    ??:“诸位先生免礼免礼”。

    ??整个军器学院的人员,除了就读的二百学子,这些负责研发的人员都有品级,所以他们见到朱慈炲都会称臣以示恭敬。

    ??这是免不了的,在深受礼仪教育下的大明,人人拱手作揖,君臣分的明白。

    ??朱慈炲来到扛着火龙箭的士兵面前道:“先生们真是奇思妙想,此种火龙箭,本王一观之,来日定是一件利器”。

    ??徐尔默,徐尔斗等在场先生道:“不敢担王上称赞,如今还在研发当中”。

    ??先生们虽有奇思妙想,但手无缚鸡之力,因此每个院都有一排的士兵们帮助,只要有需要,士兵们都会出手相助。

    ??朱慈炲道:“本王到是有点见解,诸位教授可能听取一二”。

    ??先生们谦虚道:“王上请讲”。

    ??:“你看啊,这十个火龙箭放在肩上,可能会灼烧到士兵们的头或肩膀,若是在下面放个长棍顶举或有支撑,就可避免”。

    ??众人点头,还真是,他们只顾着研发,从没想过士兵们要是扛在肩上有什么感想,但有了支撑的物体,就可以避免这一切了,放在地上立几根也行。

    ??:“当人举着棍上或立于地面的火龙箭,一人点火,而这火要将十根火龙箭引子柔合在一起,只需点一处,燃尽十处,同时发射即可”。

    ??众人点头,还真是,要是将引线柔合了,只要点到主线上,燃烧蔓延到十处,就可一次点火了,也不用一个个点过去,十支齐射。

    ??徐尔默道:“王上此易尔,臣等太投入,到是忘了”。

    ??朱慈炲道:“本王很期待,来日试射时定要一观其威力”。

    ??这种火龙箭相当于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足以改变战争的形势走向。

    ??:“也可立两根长棍,两人拿一人点,点完的人随时准备装弹,先生们当在研究一下,怎么能做到同时换装,如我射完,倒掉残余,快速装上,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弹药易水,当打造铁盒子装弹,以免放着就坏”。

    :“此器若是放大做的更威猛放于四轮车或推车上,发射而出,一次二十发,那本王将十分高兴”。

    ??这和火龙箭朱慈炲很看好,火龙箭兵们是背着箩筐,一人扛着一人点火完在从筐内取出另一支。

    ??现在这种的话,要运在战场上,一次十连射只适合围奸战,但放大后,放到马车上,那就是大的火龙箭了,虽说不能射上月亮,可要是射他二三十里,完全可以改变战场走势力。

    朱慈炲不由幻想着,要不要给月亮来一发。

    徐尔默两兄弟也是惊呆了,他们只想到过做肩扛的,完全没想到,这竟然放到马车上去放射,但他们心头一热,还真的可以,一大一小罢了。

    ??徐尔默道:“臣等定深研肩扛车载,以为王上征战天下”。

    ??朱慈炲道:“诸先生幸苦了,来日研发出世,可到毕先生处领奖取奖金,现在也可以领取研发资金,待此完成,先生们当在威力射程上做功夫,使之无人能敌”。

    ??:“本王小见,诸位先生当研发车载肩扛火龙箭,还有无燃自可发射的火龙箭,这无燃自生方面,当向毕先生诸教一二,他对无燃自生之道建树非凡,今以研发出无燃自生的火铳”。

    ??火箭点火发射,火龙箭吗,朱慈炲以为这种想法是可以的。

    ??燧发碰撞的机制,是终结了点火绳的时代,来个肩扛式步兵火箭,一法通万法通,碰撞机制可以应用到各类火器上。

    ??有着朱慈炲的指点,往后朱慈炲所有装备都可以不用点火绳了,想想都让他激动,但随之而来的是制作成本还有不完善的工业体系,真的将这些完成的话,相当于步入了19-20世纪。

    一但朱慈炲可以量产,那社会的全方面都会得到提升。

    ??火器的进步比所有东西都早,因为火器,很多都得到了提升,产生的产业也更多。

    ??在军工方面,朱慈炲觉得投入多少都值得的。

    ??毕懋康等人对于自家王上屡屡奇想惊为天人,这些他们都不怎么专注的东西,在王上这里都得到了完善,真不知道他这脑子是怎么想的,竟然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

    肩扛不说了,放大版放在车上的火龙箭,毕懋康说可以,更何况是在场人员,而撞击版的火龙箭毕懋康觉得可以。

    ??要是没有朱慈炲的指点,可能火炮会一直用点火方式,直到有人想用撞击,火龙箭也依旧会用点火方式。

    ??朱慈炲每次讲话,都会让旁边的执笔太监记录,会一式两分保留一份,交给教授们一份,人有时太忙或许会忘了,但有文书在,就可以随时看一看朱慈炲当时的构想了,也好让教授们有个目标。

    ??我做完了这件火器,下一步做什么。

    ??因为时代的眼光不同,你要不指点一二,他们可能只会停留在原地专研一种火器,而有了目标那完全不一样了,我知道这个火器做完了,就能做下一个研究的课题。

    ??古人的发明往往都是突发奇想,或是经过无数人的改进才会越来越完善。

    ??纸的出现在汉朝有说在春秋,但到了唐宋才开始普及开来,经过了无数人的脑洞才了有越来越细的纸滑的纸。

    ??火药到火枪也是经过了千年的发展。

    ??徐尔默等人道:“臣等定不负王上厚望,向毕教授讨论无燃自生之道”。

    ??:“军器学院的先生们幸苦了,本王小见,略有小见,还需先生们完善研发”。

    ??他说的轻巧,可在火铳、火炮、火箭三院欣起了阵阵波澜,那奖金研发资金未来的道路方向都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眼光独到地朱慈炲为火铳火龙箭引导了方向,一路上的一切让人叹为观止。

    先生们只是想研发或守成,朱慈炲带来的是他脑海中的变革,一种种构思,打开了他们对火器的新认知。

    毕懋康找人打造铁球铅球,准备做室验,看看能不能用铁铅为弹。

    火龙箭的徐氏两兄弟分工研发,一个研发肩扛,一人研发车载,各带一半人手研发新式火龙箭。

    ??军器学院朱慈炲走走停停,总算是将整个军器三院给参观完了,虽然自己来的匆忙但该说的都说了。

    研究当交给专业人员来办,他可没这心思来研发。

    ??资金不缺,总院教授那的百万奖金,那是相当让这些先生们心动的,不爱才的那都是傻子,这就是研究先生们的永动机,奖励金百万花了,还会继续投入。

    ??参观完军器学院,朱慈炲向兵仗、军器局而去。

    ??兵仗局中繁忙,打铁声不绝于声,兵仗局主要负责的是冷兵器,刀枪盾牌还有战甲等物,火炮的马车也在这里制作。

    ??上万人在这里制造装备,无数的材料源源不绝的运进运出,产出着一件件装备。

    ??在一间大型的产房中,一台机器如同高速运转,由兵仗局长蒋道子亲自主持,他挥下还有许多官员做着不同的分工,这些冷兵器好制造没什么难度。

    唯独这里,专门成立的研发小组,由局长蒋道子亲自主持,这里就是蒸气机的研发小组了,共有二十人,部门叫水汽组,专门用来研发水汽机(蒸汽车)。

    除了研发人员外,还有许多帮工在,这台机器研发人员可搬不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