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浪在人间 » 30.促销活动

30.促销活动

    刘安居兑现承诺,从各处楼盘调了五个正式员工,以及十个实习员工,次日早上九点准时报到。

    西源春晓售楼部,人员锐增制二十五人,顿时热闹了起来。

    别浪心情不错,召集大家聚在大厅里,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让大家依次自我介绍,彼此大致有了个印象。

    别浪再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打算把团队分作组。

    一个九人组留守售楼部,负责日常接待、合同洽谈和后勤保障,以及城区的业务拓展。由五个老员工和四个实习员工组成。

    四个四人组,分赴县城和乡镇开展促销活动,每组负责周边的一个县加三个乡镇。各由两个老员工和两个实习员工组成。可自行安排时间,不查考勤。

    出差费用,凭发票报销,每天不超过两百块。这也是别浪向刘安居汇报的内容之一。原本,按照安居公司的规定,各楼盘售楼部是没有差旅费的,因为基本是驻守售楼部,外出促销还尚无先例。

    人员搭配,采取自由组合与调剂相结合的方式。有三天时间进行商量和调整。别浪首先表明态度,他加入留守组。这也正常,他是主管,自然应当留守总部。

    同时,别浪钦点了两名实习业务员,秦源和张晓丽。

    通过入职以来的相处,别浪发现,秦源很有责任心,做事一板一眼的,适合内务管理。而且,他还是正宗大学毕业生,与别浪也是校友。

    而张晓丽,昨天主动示好,她做的菜味道真心不错,应该是个勤劳的女子,而且之前在文印店干过打字员,做内务应该也还行。

    秦源和张晓丽大喜,主管钦点,分量自然还是很重的。

    从这一天开始,是历时三天的集中培训,集中交流。

    安居公司派来的培训团队,有销售部的销售顾问,有财务部的财务管理人员,有人事部(办公室)的管理人员,还有开发商龙源建设的人员。

    培训就在西源春晓售楼部开展,别浪带着二十四位员工,一边听课,一边交流,一边接待零星的客户。

    通过三天的集中培训,员工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对销售业务、内务管理业务有了新的认识,对西源春晓楼盘的相关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这期间,由秦源、张晓丽负责整个培训的后勤服务保障,并组织员工们自由组合团队,几经私下沟通调整,别浪又分别沟通交流,对超员的组进行了调剂。

    到第三天下午,人员分组正式敲定,并确定了各组组长,予以公布。

    别浪又召集留守总部的九人组,进行了相对明确的分工,一个正式员工带着一个实习员工,负责财务。

    他和另一个正式员工带着秦源、张晓丽,负责销售部的接待、洽谈、日常运转、上传下达、后勤保障。

    剩下两个正式员工带着一个实习员工,负责城区业务拓展。

    接下来,别浪带着自己的九人组,忙碌了两天,晚上也是加班加点,印制了全新的传单五万份,宣传展板若干,在总部调了帐篷若干,促销宣传车辆一台。

    按照别浪的计划,促销宣传车带着帐篷和展板,在四组轮流作战。

    首站选在了石云镇,以及邻近的几个乡镇和九峰县。别浪也参加,并亲自驾车。

    别浪带着四个员工,下午出发,傍晚时分到达了石云镇。

    石云镇上,甘溪河和杨柳溪两条小河交汇,呈一个倒写的“人”字。镇子就沿着这个人字形河谷排列,渐渐向两边的山上蔓延,错落有致。

    建筑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多为白墙黑瓦,刷着石灰。少量五至十层的钢筋混泥土楼房。

    集镇的中心地段,就在两条河交汇处周边,名曰两河口。在华夏大地,叫两河口的地名,恐怕不下一万个。

    这里,有一座跨度五十米的石拱桥,一头连着进入集镇的道路,一头连着石云广场。

    石云广场,呈不规则的月牙形,面积大概在一万平方米,有凉亭两座,小荷花池塘一口,鹊桥及步道一组,杨柳依依,是广场舞胜地。

    广场的周边,就有石云镇政府,集贸市场,车站,卫生院,邮政局,信用社。还有密集的老单位楼,以及老百姓自建的房屋。

    这里,历来也是石云镇的中心,当初石云设县时,是县政府所在地。

    当时县政府的三层楼石木结构房屋,十年前已经推倒,新修了五层的镇政府大楼。

    而石云镇最大的弊病在于,污水直排,河道里的水是浑浊的,臭气比较明显,可惜了一河好水。

    别浪他们选了家条件相对较好的宾馆入驻,简单吃了点东西,趁着晚上人多,在石云广场上摆开了阵势。

    五个帐篷,还有折叠桌子,布置上宣传横幅及展板,顿时成为广场的核心。

    别浪跟几个老员工商量,主打的宣传语是:花十万元在西源大道安个家。

    这广告,来历在于,西源春晓的最小户型是七十来平,价格五千,总价就是三十五万,首付百分之三十,那就是十万五千块的样子。

    传单上的标题,也是这一条宣传语。当然,还有详细介绍楼盘的各种优势。

    传单派发出去,宣传车一番流动宣传,顿时有了人气,看热闹的老百姓纷纷前来咨询,一时间人员扎堆。

    在石云镇,集镇管理并不是特别规范,这种流动宣传和设点促销,政府和城管都置之不理。这也让别浪他们钻了空子,捡了便宜。

    当然,石云镇的老百姓,基本都是持观望态度,毕竟已经计划在西源城买房的,还是少之又少的。

    销售员详细介绍了西源春晓楼盘的情况,未来的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就学方便,医疗、商贸等资源集中,房子品质优良,价格优势等等,耐心细致地宣传,循循善诱的解释。

    可以说,让潜在的客户全面了解了楼盘的所有优点,以及投资置业的好处。

    十点钟,广场上的路灯关闭了,别浪等人才撤了。

    时候还早,别浪顺着石云集镇走一走,大致熟悉了集镇的情况。

    石云镇,街道一共是三条,基本上沿河布局,还有小巷子五条。

    因为房子修得比较密,集镇显得毕竟拥挤。

    竟然还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巷子宽的地方有十来米,窄的地方也有五六米,是由青石板铺就的,每块石板少说也两千斤重,长满青苔。

    两边是木结构瓦房,木柱有一人合抱粗,是上好的杉木,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奠基石上雕刻的花纹还依稀可辨。

    这些房屋,有很多年久失修了,但柱石依然坚挺,可见材料之优,建筑师的技艺之高超。

    这一条老街,长达两百来米,左右有大小房屋不低于一百处。

    夷江五中,就在巷子尽头的半山腰上,因为这条巷子是不通车的,别浪一时半会儿也没搞明白,前往学校的路,是从何处绕上去的。

    别浪顺着一条五百多米的羊肠小道,登上半山腰的学校,弄清楚了进校公路的摆布,隔着一座小山丘,巷子背后竟然还有一条街道。

    看样子,学校的规模也还不小,大小校舍都是二十几栋,绿荫掩映,颇具书香气。运动场是塑胶的,标准场地。

    这会儿,教学楼还亮着灯,间或能听到朗朗书声。别浪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

    此处是制高点,整个石云镇的全景尽收眼底。

    因为有两条河流交汇,石云镇多了许多灵气。

    石云集镇往北延伸,是一片低缓的丘陵,夜色中看不清楚具体情形,只能隐约看到怪石嶙峋的小山头。

    之前,与张浩宇、马娅一起吃饭,听张浩宇介绍过,穿洞村就在石云集镇的北边,看来那一片就是穿洞村了。

    时候也不早了,别浪复而回到宾馆,反正在石云镇还有一天时间,明天早上可以往穿洞村方向走一走,看一看。兴许还能找一找马娅。

    次日清早,别浪步行前往穿洞村。清早的穿洞村,薄雾萦绕,小桥流水,鸟鸣阵阵。

    甘溪河的水清澈见底,哗哗啦啦很欢快。河水中,成群的小鱼儿,追逐嬉戏,让人流连忘返。

    别浪查了下地图,穿洞小学,坐落在穿洞村小集镇北边,距离村委会还有五六公里路程。

    听张浩宇之前的介绍,穿洞村是原来的穿洞、石林、青峰三个小村合并的大村。石林村连着集镇,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所在地。

    而穿洞小学位于原来的青峰村,也就是文竹的家乡所在地。张浩宇和李玲,则都是穿洞村的,距离集镇十来分钟车程。

    时间有限,别浪给马娅发了条短信,说自己在石云广场搞促销,下次有机会再到穿洞小学看她。

    然后闲庭信步,回到了石云广场,组织员工们设摊宣传。

    早上是买菜时间,人流量也还不小,但人们都要张罗着一天的生活安排,形色比较匆忙,所以主要任务是分发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