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零零后的狂飙年代 » 第一章 传奇的二老

第一章 传奇的二老

    我们的主人公叫做“高允生”,他的父母是村里响应号召生产和经商的先锋人物,在那个人人安分老实,恪守家规和家地的情况下满心进取,两个正值壮年的年轻人不顾辛劳,抛下家中世代继承的祖业,置那些盛产玉米的土地于不顾,火热的投入到了倒卖水果和粮食的资本道路之上。他们受尽了全村人的指责,斥骂他们不遵祖制,跌了老祖宗的脸面,可他们两个置若罔闻,勤奋工作,日夜不停,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可以听到他们在喝醉后还在重复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们年轻时可以背起三百斤的粮食,自觉那时年轻而力富,有着骨头里用不完的激情和热血,两个小年轻丢下时光和猜忌,在大路上开着破旧的三轮车孤勇前进。

    两个人是在后来开始贩卖粮食的,从一个地方把粮食籴来,再用三轮车拉到另一个地方粜出,那是他们在不卖苹果时的赚钱营生,中年的祖父母指着他们说是就像到处讨食的流浪狗,但他们乐在其中,并在那个随便一弯腰就能攫取到致富秘法的时代创造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在家中建起了敞亮气派的四进大院,俨然成为了乡亲们口中仍然活在旧时代的富商和乡绅。

    他们日夜笙歌,从家乡出走,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攒下的万贯家财最终挥霍一空,两手空空归了故里,这时才发现,钱财散尽之后,乡亲变得如此亲和,带着家里富足的农产品热情登门,不停的重复着“回来就好了嘛!在外面总归不如家里面生活安逸”。他们带着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回来,那孩子生的白胖,仿佛脑袋中只有关于吃的想法,对于视界中出现的所有建筑物都亲切地呼喊“饭店!饭店!”,圆乎乎的小手伸向远方的理想乡,像是满月抓周时的欲将钟意的紧握手中,未得之时胡乱煽动,纷绕上了空中的风,这习惯直到他老了之后仍然是这样。

    他们开始在村子里做起了养殖动物的生意,从兔子、鸡、猪、马到牛无所不包,养殖厂那边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家常动物园,在老王的记忆中,那里的天空总是晴朗无比,渲染着动物们独特的气味,自从传奇的二老不再流浪,仿佛钱就再也无法安于一处,开始四处奔走,他们两人的头脑依旧如此精明,手脚依旧如此勤劳,却仍然留不住纷纷告辞的钞票,家中的动物仍有不少,时空陷于假象中的喧闹,生活的境地却正在偷偷地下落。

    终于在村子里他们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高允生”,他沉默寡言,不是因为他落落寡合,而是他总是处在思考的状态中,考虑如何在话语中“一语中的”引起与话者的嬉笑和鼓掌。他仿佛离不开母亲的陪伴,总是在清晨的时候赤裸地夺出家中的大门,正对着村子里的中街大声的哭叫,对于无动于衷的晨光和早行人以及侍弄节气的农人做着投入且安静地表演。开始时他还急急切切,自我催眠和情绪暗示,哭的一鸣惊人,撕心裂肺,但多次的尝试和行为习惯后,他开始哭的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心态平和,待到时机成熟,身体乏累或是后继无力,干脆重新爬回床上睡觉。

    我们开始谈论起高允生的父母,我们想知道年轻时名震四方的勤奋夫妻是否会在当下延续他们的传奇。他告诉我们,一个人与时代的牵引度是守恒的,年轻的父母领先于时代一段时间,可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却再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他们挫失了热情,不再锐意进取,将失败归结于行情的低迷,然而家中人口增多所带来的糊口窘迫却不给他们抱歉的机会,父亲终于再次展现了他的荣光,他掏出仅剩的家底,将家里这副盈亏不明的烂摊子留给了母亲全权打理,又开始了拉货运货的工作,这是他攒下钱来盖新房子的前提,同样也是接下来人生中常伴其身的老毛病的由来。

    我们的故事正是由此开始,这个家庭的一切也正是从父母开始,他们正像无数从长辈手中承接希望并传承给下一代的时代主力,无论这现实是否荒诞,他们始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