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菱歌慢慢 » 第十四章 押宝

第十四章 押宝

    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男子看问题总比妇人更长远,看人的眼光也自是毒辣。有道是莫欺少年穷。张秉义早就看出这沈白颇有老侯爷的风姿,绝非池中物。武安侯世代功勋,沈家当初只是被削爵抄家,族人皆为庶人,而非罪臣之后。这与那些被定罪、流放、冲入奴籍的世家不同,沈家的人等于皆是清白之身,前途无量。

    虽说此时朝堂皆是当初反对世家门阀的朝臣当权,可曾经与沈家关联密切的朝臣只是被降职,沈家在朝中与军中的影响力也尚在。如今又出了这么优秀且上进的后辈,保不齐沈家重归仕途后又能峰回路转。此时对他们父子多加照拂,也是盼着沈白重整门楣之时,担着他张家的恩情,自己好图谋日后。

    张秉义心知沈白为何事而来,并不主动提及。下马与沈白步行入书房,喝了杯茶水,宽厚平和的与沈白闲谈近日的功课与朝政要闻,见此少年谈笑间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丝毫不提去清泉寺进学的事。惊于此人小小年纪便如此沉得住气的同时,也在心中反复思索自己这次押宝押的准不准。

    到底是官场老狐狸,张秉义顾左右而言他,低声道:“咱们这远离京都,你不当职,怕是不知道。当今圣上自继位以来,一直勤政爱民,可近来各地要员递上京畿的折子,都是由宰相协领枢密院与三司协同批阅。此事你说怪不怪?”

    沈白一惊。奏章的批阅是为君者把控国事,与各地官员联络的重要手段,也是皇权的彰显。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自然不会将此重任委任给朝臣。沈白知道张秉义话中有话,静待其言。

    张秉义低声继续道:“我京内几位旧时密友私下与我透露,圣上这次又龙体欠安,缠绵病榻多日,竟还未能起身。连这奏章批阅之事都要委任重臣,怕是不好。况且圣上舞象之年登基,而今已过九年,仍无子嗣。听说已有朝臣暗地里计划上表圣上从宗族中过继男嗣,以固国本了。”

    沈白道:“圣上还是太子时,我也曾有幸见过。彼时其身躯凛凛,虎步生风,还精于骑射。如今还未到而立之年,正是年轻体壮的时候,何故如此?”

    张秉义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圣上自继位以来龙体就时有抱恙,这在京内是众人皆知的秘辛。有传言说是在平阳一战伤了根本,登基后又因励精图治,积劳成疾。也有传言说是因那温家嫡女饮鸩自尽,受情殇所累。”

    张秉义接着推心置腹道:“若圣上此次果真凶险,这皇位左不过从齐王、襄王及襄王世子三人中选。齐王生母是奴籍,又为先帝所不喜。襄王一脉胜算更大。襄王曾经一直受温沈两家拥戴,若真是襄王一脉即位,于你们沈家重振门楣可是件天大的好事啊。”

    见沈白若有所思,张秉义以为他以对自己的话动心,趁热打铁道:“自半月前圣上重病不起,朝中已经开始谋划此事了。你毕竟是世家之后,现在朝堂皆是当初反对世家门阀的朝臣当权。你于科考之事上磕着,难有大出路,不如去往襄王一处投靠。以你的才学,襄王就算不顾念旧恩,也会爱惜人才将你收为己用。若真有襄王荣登大宝的那日,你可就是从龙之功啊。”

    沈白听到此处,算是明白过来张秉义的算盘。前三任县令的升迁,皆得益于自青州科考入京为官的学子提携。学子去了清泉寺进学等同于被保送入科举一甲。而自己顶着沈家的出身,即便得中状元,怕也不得重用,于张秉义在朝中也无助力。是以这名额自然落不着自己。如今,朝堂局势不明,怂恿自己去投靠襄王。若是圣上无事,他朝中有青州籍的官员提携。若是襄王得势,还有他这一个人脉作保。

    真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当初先帝将他定罪攀附权贵,结党营私,怕是一点都没冤枉他。

    平阳之乱就是世家门阀以拥立襄王为储君的噱头而起,襄王九死一生的保全自己,多年来,画地为牢的在西北苦寒封地窝着,躲着他们这些世家后人还来不及。圣上还在,自己贸然去投靠襄王,保不得连话都没来得及说出一个字,就被襄王当场削了,以向圣上表忠心。

    张秉义见沈白若有所思,心想是他听进了自己的劝言,道:“叔叔我是视你为自己人才对你推心置腹,讲出这肺腑之言啊。你心中明了就好,出去了万不可对外人说。”

    真是好一出损人利己的肺腑之言。沈白装作面上颇受感动的施礼道:“大人所言,晚辈深受裨益。只是晚辈当前只想载酒问字,醉心于学。况且家中刚多了一位妹妹还需照料,入仕为官一事还需晚几年在做打算。”

    张秉义道:“对了,听说沈兄给你捡了一个媳妇儿?”

    沈白刻意面露羞赧,笑道:“家父确是在荒野救了一个姑娘,只因她醒来后记忆全失,身上也无什么身契线索能找到家门。我与父亲便好心收留。”

    张秉义见沈白颇有几分春心萌动之态,正是跳脱的年纪,况且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可自己好不容易抓着的大好棋子,断不能被一个孤女给耽搁了。

    “奥,原来如此。近来周边州县多有出现恶人拐卖妇女儿童的恶行,各地衙门都在严抓查办。说不得那女孩与这些案件有关,还是尽快带她去司务府报备。若是能找到她的家人最好,若是找不到,我说跟慈幼院打声招呼,你们将她送去,也免了你们父子的麻烦。”

    沈白道:“多谢张叔叔好意。若是找不到那姑娘的身世也无妨。家父觉得与那位姑娘甚是有缘,他膝下只有我一子,正好认个干女儿,全了自己儿女双全的心愿。”

    探清了张秉义这头的态度,沈白反倒暗自庆幸。幸好没得到他的举荐,以此人行事三头两面,若是真盛了他的情入仕,保不得自己被朝中之人分门归类。

    罢了,世间一条路走不通,总有其他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