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的守望二大明宫词 » 第十四章入军籍

第十四章入军籍

    清晨

    紫禁城,一声晨钟响起“咚……咚……”标识着新的一天开始,而朝廷大员们要开始上朝禀报事务。

    文武百官依序踏上太和殿的台阶,以此进入太和殿内,逐一站定皆行礼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熜端坐龙椅之上,见各位大臣都已行完礼,就让他们起来“众爱卿平身。”

    “谢吾皇!”文武百官谢过朱厚熜后直起身子站定。

    在众大臣禀报之前朱厚熜先说道:“众爱卿,朕最近有一喜事,朕的结拜义弟,东瀛幕府将军,大明的永安侯近日在江南收服了一处流患匪寇,朕心甚慰想要给二弟设宴还请各位爱卿到了那天准时参加。”

    “这……”众官员互相看了看对方,不太确定是否答应,而有几人还提问说“陛下!”

    朱厚熜看向那位大臣想看看他人的意见,“说。”

    那位官员俯首作揖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永安侯作为侯爷为何会亲自动手收服江南水匪?”

    “据臣所知,侯爷收复的江南水匪盘踞江南最大港口多年,收复是为朝廷平一患,自当庆祝一二,只是不知道那些流寇之后该如何处置?”

    朱厚熜皱眉对这家伙的话里的意思既生气又无奈,“这家伙……还是不放心老二,明说了侯爷的娇贵可又没有明说要把那些水匪怎么处理,还真是……”

    朱厚熜先是一个职业假笑,可因为生气笑的显得特别别扭,可还是回答那名大臣的问题“放心吧,咱们大明地大物博养几个兵还是没问题的。”那名大臣见朱厚熜暴起的青筋,瞬间像蔫了的萝卜退了回去不敢说话。

    严嵩斜眼看了那家伙一眼,用鼻孔出气,显得对他很是不屑,自己出现作揖道:“恭贺陛下获一助力,江南水匪这几年间势头过猛一直是朝廷的隐病,现在让永安侯三言两语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服,一没损兵二没折将实乃国之吉运也!”说完身子弯的更低,严嵩这区区三言两语倒让朱厚熜自己也心里笑嘻嘻的。

    “嘿嘿嘿,怪不得原主喜欢严嵩,指名让他当内阁首辅,就这嘴皮子我也高兴啊。”不过想着严嵩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奸佞臣子,正了正神色“咳嗯!严爱卿所言不错,不损兵折将换得不下百人的江湖帮派,尔等可知?他们除了会水战外还有什么?”

    朱厚熜故意卖了个关子,余下的文官大臣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朱厚熜的意思以及这个闲散民间帮派有什么更值得皇帝高兴的。

    朱厚熜看到众人的表情,点了点头,到达了自己预料的场景就不急不慢的解开谜底:“还有就是江湖之中流传的民间内功秘籍。”

    “这……”众大臣显得略微无语,皇帝什么时候这么容易满足了?一本江湖之间流传的内功修习之法就让他这么高兴了?毕竟他是皇帝,这里是朝廷,关系网之庞大,纵横交杂不可为不复杂,而其中自然有武功高强之人,以他们的手段从这种人手里套出几本内功的修炼方法不难。

    而现在皇帝竟然就因为这么个玩意瞎高兴?顿时众人都在想当年杨廷和是不是就是看到他容易满足才选他做的皇帝?可大礼仪之争却又让世人看出了皇上的心,必然不属于这种。

    朱厚熜真的只是这么容易满足吗?原本的他不可能,而现在的他很可能,不过他的高兴是有原因的,几天前关岛琉生书信一封快马寄给自己,信中详尽叙述出这些江南水匪的人数,物力财力的剩余,因为之前的变故损失有多少,还有就是对这些人的内功修习方法和特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信中言:“玄沙舵众人修习的一种内功功法,单人修习可增强体魄,能极大的提升修习的人的抗击打能力,恢复力,以及爆发力,以及这种内功修炼后可与同属性内功的人体内的内力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在一定范围内确认对方位置,以达到及时的支援和治疗。”

    朱厚熜当时看完后就在想这不就是专门为大明的军队量身定做的吗?提高单体士兵的爆发力,或许单独一个人提高爆发没什么,可如果是一堆人甚至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那么这样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能够在短距离内确定友方的大致情况,这一旦大规模使用不出几年就可以造就出一支无敌军队。

    想到这里朱厚熜都不自觉的咧嘴笑了笑,可反应过来还在朝堂上收了收咧起的嘴角,说话转移自己的注意“好了,就是如此,等二弟回来朕会亲自为他设宴庆功,诸位开始禀事吧。”

    “是!”

    ……

    江南,羡鱼港

    关岛琉生一如往常般踏入木质地板做成的港湾入口,折扇敞开扇动起来送来微微凉风,而那些玄沙舵的人并没有阻止关岛琉生,甚至在见到他后还作揖唤了他一声“王爷。”关岛琉生每每到这时都会合扇,回了一礼实在是一副王爷无架子,士兵知礼节的好画面。

    玄沙舵内堂

    关岛琉生坐在客座,云鹰坐主座他们互相打了招呼后关岛琉生率先开口“云百户,在下已经将其下所有人的户籍改为了军籍,只要你们都在上面盖印画押,那么你们从这一刻开始就是大明真正的士兵了。”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已经备好的在当地官员太守拟好的军籍表,只要这些人在上面签了字画了押,那么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他们收为己用,甚至还可以直接交由大哥统率。

    柳明走下去从关岛琉生手中接过军籍资料表,再走到主位交给云鹰,云鹰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一遍将资料表放在手边的桌子上。

    起身摇摇头,笑着朝关岛琉生露出抱歉的微笑“抱歉,王爷,这件事恐怕我答应了,我的那些兄弟不会答应。”

    关岛琉生没反应过来,“什么?这是何意?”

    云鹰看向柳明,很显然这种解释方面的事情还得文化人出场,柳明向关岛琉生作揖,缓缓说道:“回王爷,帮主的意思并不是不愿入军籍,而是他不愿他的兄弟们受累。”

    关岛琉生听到这里更懵了,什么叫不愿受苦?入军籍怎么就受苦了?“这……”

    柳明看不出关岛琉生的这迟钝是反应过来的愧疚还是思量,只是好心解释说:“王爷大义,为我等谋出路,可兵籍恕我等实在不好入,自太祖开始规划户籍划分,刚开始几十年还好可越往后面户籍之差就开始显现。”

    “士农工商分化明确,兵者入兵籍这在最初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一旦入了兵籍就代表着此生只能是一名士兵,要么一生碌碌无为要么战死沙场,这也是多数江湖人士不愿入大明所规划的户籍的原因。”柳明作揖表示自己说完了想听关岛琉生的表示。

    关岛琉生微微一愣,手抓折扇眉头紧皱,他知道明朝的人民户籍体制是如此可万没想到已经如此严重,一入划分的户籍便就此生不可更改,“唉……”关岛琉生摇摇头,“罢了,既然如此尔等就继续保持现在的身份吧,军籍……”拿起那几张纸看了一眼又重新收了回来。

    “既然各位不愿,那么你们就以本王的门客身份出入朝野,俸禄方面也就百来张嘴我还养得起。”说着起身再次作了一揖正要出门,却被柳明叫住。

    “王爷!”

    关岛琉生转过头看向柳明“怎么了?”

    柳明皱着眉,“唉……王爷大义,在下自是敬佩,可在下作为王爷的门客,必须要提醒王爷此番之下必会让王爷在朝堂之上多添口舌之争。故……还请王爷准允在下思量几日,想一个万全之策。”说完叩首拜礼,只为等关岛琉生一句话。

    云鹰也下了主位,和柳明同排站在一起,现下这般情况他也知道如果关岛琉生真的实施这个方案,必然会落入无间深渊,大明就是这个样子为了防止当朝王爷如当初的明成祖朱棣一样,起兵谋反故而削弱番邦王爷的兵权以及不准当官,不准上战场,一旦有王爷这么做都会被认定为蓄意谋反,而关岛琉生则更加特殊异族王爷,现下更是在别人所管辖的区域招募精兵,即便是亲兄弟也不敢这么搞,现下对关岛琉生的决策更是担心。

    关岛琉生看向两人宽慰一笑,对他们担心自己很是暖心,可还是摇摇头对他们说:“世上安得两全法?这已经是我对你们最大的保护,再加上我是皇上结义兄弟,以后最多让他对我多冷落罢了……”说到这里,声势渐微,虽然强打着精神可还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抹不掉的倦怠感。

    这一下,云鹰和柳明心中更是愧疚难当,可一方是兄弟们的仕途,以及以后的自由,一方是让一个人承受一些东西,这让云鹰很容易就做出抉择但又很难做出抉择,这一下关岛琉生的大仁大义让两人心中不免对自己的决定有了后悔的想法,因为如此云鹰和柳明向关岛琉生靠齐挨近。

    关岛琉生看向两人,再是一笑转头就走,两人看向关岛琉生都暗自决定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偿还自己的罪过,隐隐的他们两个的心更加向他靠近。

    出了门,关岛琉生挥手一抹系统,将谈话框推了出来显示的是“朱厚熜,三号机”

    朱厚熜的声音从另一边传出“二弟啊……你这么搞他们两个真的好吗?”

    关岛琉生打开折扇,动作利索,潇洒,身上的倦怠感在这一下子被瞬间清空,笑了两声“哈哈,大哥,你不懂,这就是心战,凡大事都要看人,看心,心不齐或者不在自己这一方不管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办好,有些时候用上计谋也是为他们好。”说完侧目看了一眼云鹰二人待的屋子,心下感叹“江湖中人,重情重义这是优点更是缺点,希望以后我不会为这次的决定而后悔。”

    朱厚熜:“嗯……这倒的确,对了,你啥时候回来?我叫上好几家大臣在你回来那天给你庆功,你这位主角不在其他的都不好实施啊。”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轻就好像是一个公司老板在和一个去签约合同的一位员工的谈话一样,签完回来喝两杯,完全没有一国之君在谈论国事的庄重,严肃感。

    关岛琉生有些难堪,用扇子抵着额头蹭了蹭“呃……有点难啊,处理完玄沙舵的事情,我还要去和江南太守商谈一番事务,这一来二去少说半个月。”

    “啊……?这么长时间?行吧……”

    “不过,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要好好处理国务,这种事情一日耽误不得。”

    “行了行了,知道了,也不知道谁是皇帝,对了,我几天前和几个内阁大学士商讨了一番,我把一些权利适时下放,让地方官员都有自己处理的权利,不然就个小偷小摸的事情都要给我禀报,头发都快掉完了。”

    “嗯……可以,这个看你,不过你要注意一些,封建社会,不比现代,权利的下放要适事宜,适量,不然一旦再引起个八王之乱,春秋战国什么的就不好了。”

    “知道知道,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吗?”

    ……

    万圣阁

    朱文圭坐在椅子上,单手撑着脑袋,肘关节抵在扶手上,看向面前一位身穿黑袍,头戴黑帽,脸上带着一张遮住左半边脸的黄金面具的男子,开口轻言道:“思明,我叫你调查的事情,如何了?”

    方思明单膝下跪,一只手盖住半蹲的那条腿回话说:“回义父,事情已经查明,确实是东瀛的幕府军到来,为大明凭空添加了近二十万的兵力。”

    “东瀛,幕府!”朱文圭气急,他为皇位筹划多年,原本看着这个逐渐腐烂的国家因国君的痴心妄想而显得更加糜烂,机会原本越来越近了可因为东瀛势力的插手,凭空多了一个变数,让他不能早的动手,只是握拳砸了一下桌子可还是将刻有“永安”字样的牌子放在北京的位置。

    放完后就再次跟方思明说:“思明,你去通知余下的人依旧按照原计划行动,不过注重细节,万不可让朝廷发现。”

    “是!”点头应允朱文圭的命令后起身,后退去着手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