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三十七章 客家过年

第三十七章 客家过年

    刘伟达紧赶慢赶,跑出了一身臭汗,赶到了工棚,好歹没有迟到。

    一夜没回来,贾海涛和他照面时,脸上明显的有一个让人意味深长的坏笑。

    刘伟达没有理会他,吩咐他快点出工。

    酒楼封顶后,工作量就小了许多,一些工人开始向外自谋生路,工棚里冷清了许多。又挨了些时日,春节就快到了,一些出去没找到工作的,这时也不急于找了。他们要回家过年,等来年回来后再作打算。

    刘伟达早就决定不回了,他留下300元钱,然后就将多余的钱全都寄给了王桂花。贾海涛肯定是回不去了,他还差一屁股债,正愁着呢。

    两人决定结伴在这个工棚里过年。刘伟达想趁这个机会,出去碰碰运气,找一份好工作。年关近了,海城的喧嚣,就像一场舞剧高潮后的寂静一样,突然安静了下来。街上的行人日见稀少,治安队员也随着这到来的安静而懒洋洋起来。

    这是找工作的绝好机会,人少,自由,机会多。

    王桂花收到了这笔钱后,哭的肝肠寸断。这个天杀的,除了出去不久后,写过一封信来家外,以后只言片语就没见过他一句。

    这个天杀的,心肠竟这么狠!

    要是我没有工作,老娘和女儿早就饿死了,还能见到他的钱!

    这个天杀的,要是让老娘逮到了,绝对不会轻饶他!

    ……

    以她那时的心情,真想把这笔钱撕的粉碎,就像上次扯那封信一样。可是,她舍不得,只能对着这笔钱痛哭。这就像夫妻间吵架,男的气的不行,女人打不得,也舍不得打,但总要发泄一下,平息心中的怒气。在屋里转了一圈,莫名其妙的对家具动了气。要是伸手抓了个不值钱的东西,像杯子,碗筷之类的,直接就火爆爆的往地下猛力的一摔。可要是抓了个值钱的东西呢,一般还有理智的,就在他高高举起的那时,脑子里就在犹豫了……一边是嘴中仍在放出狠话,可手上却突然减了力,看似重重的摔,实则是轻轻的放。

    风声大,雨点小,就是王桂花那时心情的写照。

    刘伟达给小姨也写了封信,他报了自己的平安,然后就笔锋一转,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请二老照顾好自己,等他将来有钱了,一定好好的孝顺他们。

    祖美娟接到信后,哭了一场,她是又欢喜,又悲哀。

    喜的是‘儿子’平安、孝顺,悲的是‘儿子’不回来过年……

    春节越来越近了,工地上呈现出一种不安的情绪。人越来越少,不能回家的人,心中就有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悲哀......

    有一天,工地上突然来了俩母女,说是要找什么恩人。

    有人就问她俩,你要找的这个恩人,姓什么叫什么,母女俩就直摇头。

    这不好办了,这人没法找了。人不好找,可消息传的倒挺快,七传八传的,就传到了刘伟达的耳中。

    刘伟达自忖:是母女俩,该不会来找他的吧。带着这样的疑惑,就跑过去一看,果然就是那对母女。难道那么点小事,她俩还牢牢的记在心中!

    “阿姨,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刘伟达一见到眼前的这个老女人,仿佛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小姨,亲切感油然而升,“那你找的恩人,有没有找到?”

    “来看看你啦。”

    老女人一脸的慈祥,边说边递给了刘伟达一个小包。

    和上次从她家出来一样,全都是吃的。

    这下,刘伟达不好意思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您不是来找恩人的吗?”

    “找的就是你啦。”

    “我……”

    “就是啦。”

    “这……”

    刘伟达大脑袋上开始冒汗了,他能算个什么恩人?

    “没事得啦,阿姨的东西,你都不要?”

    这亲切的目光,慈祥的脸庞,母亲般的深情,刘伟达不要也得要了。

    那个被他救了的年轻女子,羞涩的一直低着头,脸红红的站在母亲一旁,一句话都不说。

    这对母女年前还来过一次,仍带来了一些食物来。

    贾海涛跟着沾了光,他特别喜欢吃肠粉。那吃完后,狠狠添一下嘴唇的样子,就能让人感觉到他舒服的不得了。

    见面次数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渐渐地就有些知根知底了。当听说刘伟达不回家过年时,母女俩就热情的邀他到她家去过年。

    刘伟达推辞不去,已经够麻烦人家了,就是母女俩所说的,他是个恩人,人家也早已报恩了。

    老女人其实并不老,只有五十几岁,海风的侵袭,多情的阳光,岁月的磨难,过早的在她的脸上留下的痕迹。这才使人初看起来,觉得她有些老了。

    她叫潘根娣,除了这个女儿外,她还有个儿子。儿子是老大,早年间偷渡走了。她家原来并不是这边人,而是生活在城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逃到了这里。

    按丈夫的打算,本想全家偷渡到对岸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打算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丢掉了丈夫的性命。

    母子三人顿时无依无靠,感到天崩地裂,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回,回不去,城里的房子卖掉了......

    。跑,跑不掉,主心骨都没了,怎么跑?正当这母子三人凄惶无助,走投无路当中,一位当地的好心人,收留了她们母子三人,帮他们在这个边陲小村子中安顿了下来。

    别看这村子中有很多户人家,但村子中的人口并不多,尤其年轻人很少。这是早年间偷渡留下来的后果,这里由于得了地理之便,能跑的基本上都跑到了对岸。当然,在偷渡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悲惨的故事。一些人以孤注一掷的心态,拿自己的青春和命运做了一把豪赌,结果丢了性命,甚至有的全家丢了性命。

    留守在村中的老人、小孩和妇女,生活基本上靠对岸打钱来维持。待在这边的,当然也不可能闲在家里,种一些小菜,经营一点南方的水果,贴补家用。

    由于缺少劳力,村子中的土地荒芜了不少,但在一些高一点广一点的地方,都被种上了荔枝树,荒芜的地方大都是低洼之处。

    潘根娣家就有一块不小的荔枝林,离她家不远。

    不当当是这个村缺劳力,就是整个海城那时都非常的缺劳力。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是由于缺少劳力,国家动用了几万工程兵日夜兼程的奔赴到此。他们住帐篷,住竹屋,参加了繁重的各种基建工程。数年后,这些工程兵脱下戎装,集体转业在海城,成为当地建筑行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这个村叫澳水村,那年轻的女子名叫王娟。

    王娟本也想和哥哥王龙一样,偷渡到对岸,但她苦于自己是个女儿身,又觉得不妥。即使她下定了决心,可要是将母亲一个人孤零零的丢在这里,她怎么也放心不下。

    这几年,偷渡基本绝迹了,即使早年偷渡到了对岸的人,也陆续有人往回跑了。只要生活能过得好,待在哪儿也不比待在家乡好。

    年三十那天,中午刚过去后不久,潘根娣母女俩的身影就出现在工地上了,这母女俩是特意跑来邀刘伟达去过年的。

    这时,刘伟达正和贾海涛在商量如何过这个年。两人都有些悲观,想借酒浇愁,不说喝它个醉生梦死,但也要喝它个稀里糊涂,忘了今晚的忧愁……

    可这个计划却被潘根娣母女俩的到来而要夭折了。由于盛情难却,刘伟达就答应前往,可他不想丢下贾海涛一个人在这里。

    于是,母女俩又顺便邀了贾海涛,一同前往。

    年夜饭很丰盛,家养的鸡、鸭,家种的蔬菜,再加上几碗海鲜,头十个菜,满满的一桌。汤就是客家人的传统名汤,叫什么凤凰投胎。

    这道菜的起名还有个传说,只是这传说的时间有些长了。

    那还是清......

    朝康熙年间,刚生完了太子的宜妃,因患有长期的胃病,产后身体十分的虚弱。于是,太医们开出了各种名贵的补药,煎给她喝。可不管太医们如何的费尽心机,宜妃的病就是不见好,反而是越来越差。

    ……太医们战战兢兢,就怕哪天龙颜大怒,那项上人头可就不保了。

    后来,还是御膳房想出了办法,“药补不如食补”,他们把民间传统坐月子吃鸡汤的做法加以改良,把洗净的鸡放进猪肚中,再加上名贵药材,温火炖汤。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或者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谁都没有料到,这道汤竟使宜妃胃口大开,经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她的胃病痊愈了。

    为嘉奖这道菜去病强体养生保健的功效,乾隆特意赐名这道汤为胡椒猪肚煲鸡。这可是宫廷中的秘方,轻易不可能外传。但不论怎样的严防死守,这道汤的做法,最终还是流到了民间,尤其是南方一带。

    这传说当然无从考证了,即使是真的,民间的做法也是极其的简单,不可能有御膳房里那样的讲究。将鸡塞进猪肚,兑上足够的水,加上盐和姜,不开锅,小火慢炖,两小时后,整煲汤浓香扑鼻,汤鲜味浓,鸡肉嫩而不柴。

    潘根娣喜欢热闹,那天她很高兴,自从儿子偷渡出去后,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一个男人和她们在一起过年。这次,一下有了两个年轻的男人,来和她们一起过年。

    屋里有了人气,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有了生命。

    王娟是个朴素的姑娘,这可能与她的家境有关,更有可能与她所受的磨难有关。父亲突然没了,孤儿寡母的,又生活在异乡,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她的脸是淡淡的禇红色,但很柔和,给人一种恬静的美。说话简单而中肯,做事麻利。

    内心有了喜悦,藏是藏不住的,王娟那天就是。

    她努力的想克制自己内心的那份喜悦,可走路的那种轻盈,做事的那种明快,早已将她内心的秘密告诉了别人。潘根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四个人坐到了桌前,一人一边,刘伟达正对着王娟。

    “细仔呀,多吃菜,喝酒……喝酒……我敬你们一杯。”潘根娣端起酒杯,慈爱的说了这一句。

    两个年轻人慌忙站了起来,然后又恭恭敬敬的回敬了潘根娣一杯。

    “阿妹呀,你也敬两个阿哥一杯。”潘根娣可能高兴坏了,眯着眼温柔地对着王娟说。

    “我……我……阿妈……阿妈……我不会喝。”王娟低着头怯怯地小声说,由于害羞,脸上飞出了一片红云来。

    “做做......

    样子,做做样子,总可以的啦。”潘根娣催促着,并用目光鼓励着她。

    红了一张脸的王娟怯怯的站了起来,她抿了一小口,然后就不停的咳嗽起来。

    没喝过呀,这火辣辣的酒刺激着喉咙,她不咳才怪呢。

    潘根娣爱抚的用手轻拍着她的后背,要她吃口菜压压酒。

    ……

    那晚,刘伟达喝多了,被留了下来。贾海涛则由于有些拘谨,没敢喝多,他知趣的摸黑进了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