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四十七章 贾海涛

第四十七章 贾海涛

    贾海涛有着一张刚毅的国字脸,棱角分明,只是略有些长,这多少有点破坏了他的形象。可能就是这拉长了点的脸,使他的斗志大打了折扣。身高、体型都是让男人嫉妒的那种,脊梁很直。岁月的打磨,使得他皮肤粗糙黝黑,即使他多日不在野外,这痕迹犹在,绝对退不到当初的那种白净的状态。在家乡那时,他可是白面书生般的美男子。短短的胡子,配上那张不太会笑的脸,给人一种刻板和严肃的印象。但要是相处久了,就能捕捉到他内心的那颗忧伤的心。

    老家江西人,家在大山之中。家里四个人,父母、他,还有一个妹妹。

    父亲有重病,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倒是很坚强,几乎没日没夜的操持这个家。他很小就是个非常孝顺又懂事的孩子,不忍看到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不停忙碌的身影,更不忍看到母亲在田头繁重的劳作……

    母亲那张不会笑的凄苦的脸,常使他痛苦不堪。

    大了,他甚至在上学期间,就背着家人偷偷地出去打工,减轻母亲的负担。

    他成绩很好,要不是家庭贫穷的原因,他肯定早就大学毕业了。

    在社会上浪迹了三年,吃了不少的苦头,只挣到几个小钱。

    他觉得自己实在无用,怎么就挣不到钱,让母亲过的舒心一点。就在他自责、痛苦不堪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可以去闯海城,那里可以挣到大钱。

    这消息使他非常的亢奋,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他怀揣了可怜的几个钱,就往县城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千辛万苦,和其他的盲流一道,终于到了海城。

    本想到这里多挣点钱,给老爸看病,为母亲解忧,可万万没想到,这里却没有他的立身之地,或者说这里并不想接纳他。

    在海城,他扫过马路,扛过包,推销过塑料品,做过“黄牛党”,拉过土……就是没有挣到钱。

    最让人痛苦不堪的就是推销塑料品,讲好了是底薪加提成。可到头来,提成不但没拿到,就连那很少的底薪也没有拿全。

    推销中,他不怕吃苦,也不怕遭别人的白眼,起早贪黑,渐渐地有了起色。最有可能的是那张国字脸,给人一种诚实无欺的感觉。

    正当他喜孜孜的盘算着月底的薪水时,老板却给他泼了一瓢冷水:

    “急什么?年底一把算!”

    他的生命中还没这个经验,善良的心中仍是一张白纸,根本没想到这里面的欺诈。年底算就年底算吧,这样过年回家,就可以带上大把的票子,回到了村上,也可以扬眉吐气一次。最重要的是父亲......

    治病的钱有了,母亲就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那么的辛苦了。

    这是一场春梦,但春梦做做就完了。可这个梦,差点就要了他的命。临近了年关,具体的来说,那是腊月二十那一天,贾海涛高高兴兴的到老板那里去结钱。他早就默算过多少遍了,老板要付给他二万元钱的提成。

    这笔钱,对他来说,是笔巨款,他发了,发大财了……

    憧憬着这笔即将到手的巨款,贾海涛内心的喜悦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一路上,他见什么都新鲜,都生动,就连平时他极度厌恶的那些涂脂抹粉骚首弄姿的洗头女,也不再那么厌恶了,甚至还觉得她们有些可爱。

    可到了那里,他一下愣住了。脸上的那种喜悦来不及变换,仿佛在脸上凝固了。就像北方严寒的冬天,随性泼洒的一瓢水,一下就凝固成一团好看的冰花,呈现在空中。这似笑非笑的脸,谁都不忍卒看。

    这要是谁看了,准保夜里一定会做噩梦。

    院门已经锁上了。从镂空的铁门看去,老板的办公室房门紧闭,库房也是铁将军把了门。昔日这里人来人往货进货出的场景不见了,满地是丢弃的杂物,一片狼籍。

    贾海涛意识到,不好了,老板跑路了。

    他眼巴巴的在那里苦苦守了二天二夜,脸守成了铁灰色,眼睛里守出了一股邪恶的火。可这没用,就是他这把邪恶的火把这里烧了,老板也不会露面了。

    满心的欢喜,满怀的希望,美好的远景,瞬间说没就没了。他颠疯了起来,不顾一切的在旷野中奔跑,衣服破了,身上流血了,全然不顾,直到筋疲力尽了,才躺倒在一片荒岗上……头发中全是火,可全身却冷到了极点。

    ……死了算了,这样就了无牵挂,也不会受人骗了……

    可他并没有死,而是被一个‘蛇头’收了,做了“黄牛党”。

    ‘蛇头’看中的是他的身板,要是能使他心毒手黑,就是名开疆拓土的干将。可是他不行,这就像你叫老好人去行骗,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善良人去杀人一样。

    为此,他受过“蛇头”的辱骂,甚至还对他动过手。

    他几年都没回家了。家中的情况,他一概不知。

    信,他是写过几封,可父母不识字,妹妹在外打工,没人能给他回信。即使回了,他也收不到,一直居无定所嘛。

    一想起父母,贾海涛内心中就不知哭了多少回了,觉得自己实在没用……

    他仍是光棍一人,自从小杏那事发生以后,他就绝口不谈感情了。

    刘伟达觉得贾海涛人不错,善良、......

    正直、有能力,就有意想撮合他和王娟两人。他想当这个红娘,可贾海涛似乎不是很情愿。

    这单相思的痛苦,那清脆的骨折声,一直像梦魇一般的折磨着他。

    贾海涛内心当中,就觉得王娟是个好姑娘,善解人意,特别是潘根娣,多慈祥的一个母亲啊!只是他心里仍有一个障碍,不是他不情愿,而是有自卑,怕辜负了人家。

    症结找到了,这事就好办了。

    刘伟达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潘根娣,老人家满心欢喜。

    “伢仔啦,这伢仔啦,老实啦,我家娟娟也老实啦。”

    有刘伟达和潘根娣牵线搭桥,俩人的感情升温很快。不久,就成了相敬相爱的一双。贾海涛对潘根娣很孝顺,他后来的一双儿女,也都是潘根娣帮带大的。

    刘伟达上午在鱼铒厂安排生产,下午就去机械厂的工地,帮助夏海根监管工地。虽然有些奔波,也有些很辛苦,但薪水也提高了不少。

    王克武和贾海涛都很得力,无论是厂里,还是工地上,两人都尽心尽力。

    夏海根一直为村里的事,忙的几乎要分身。要不是有刘伟达,他这个村长,无论如何也是当不下去的。

    ……

    一晃,又要过年了。这次贾海涛也要回家过年了。

    工程未完工,但过年了,只得暂时停了下来。

    王克武、刘伟达、许文忠都要回家过年。

    四个人回家过年的心情一样,都是相当迫切,但打算就不一样了。

    刘伟达就想早一点见到女儿,不说早一天,就是早一秒也好。

    许文忠回去,就没有再回来的打算。他的目的达到了,罚款欠下的债,已经赚够了,而且还有些节余,在家开个店,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以后就围着老婆儿女转。但他的这个想法,却没透露出来,他怕实现不了让人笑话。

    王克武这次回去,就是想把家安在这边,他是回去接老婆孩子。

    贾海涛回家的心情最急迫,他要送钱回去给父亲治病。另外,还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两位老人,他在这边已定了亲。

    这消息也许比什么仙单都灵,父亲或许听到这好消息,说不定一激动,病就好了。一想到这样的场景,贾海涛就乐的合不拢嘴。

    贾海涛本是准备一个人回去的,他不想让王娟一路颠簸,受劳顿之苦,更不愿她受山路的困扰。这可是崎岖的山路,不通车,全靠双脚的丈量。可潘根娣是个老派人物,婚姻大事,不能儿戏,虽不至于要什么繁文缛节,但婚前见一见公婆的面,还是必须的。

    潘根......

    娣都这样说了,那贾海涛还能说什么。

    人是有些邪门,缺什么就渴望什么,王娟一直生活在水乡平原,可她的内心当中,却对神秘的大山有某种向往,她没有出过远门,但这次却没有一点犹豫,满心欢喜的就和贾海涛一道去了他的老家,甚至都没有考虑她走后,母亲一个孤零零的在家过年。

    可这次,她吃尽了苦头,回来后就直嚷,再也不去那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