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五十九章 当老板

第五十九章 当老板

    在回海城的路上,刘伟达就一直在琢磨,什么时候自己能当上个老板,不再为别人打工……他可是奔着发财的梦,抛妻别子到海城的。

    可是要当老板,这早期的资金投入从哪里来?

    他在两家公司当经理,也可以说是总经理了,工资自然不低,有了些积蓄,但这点钱,距当老板差远了。

    刘伟达自嘲的苦笑了下,又叹了口气,当老板只能做做梦,幻想而已。

    可命运总是眷顾那些一直在努力奋斗的人,不是没有资金投入吗,却有人送了过来,而且还是不知名的众人送来的。

    不知名的众人送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天下还会真的掉馅饼!

    刘伟达不当捡到了馅饼,而且还是个大大的馅饼!

    海城成立了证券公司,很多人蜂拥到股票的买卖当中。

    在交易中心,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买进”、“卖出”、“阳线”、“阴线”……

    乌七八糟的,一片嘈杂之声……

    从长远来看,炒股肯定很多人要亏本,但在初期,乱糟糟中不少人赚了钱。就连大字不识一个,求别人帮忙买了股,糊里糊涂的也赚了钱。

    于是,资本进一步的大量涌入,不赚都不行。

    这个西方的泊来品,早期,没有几个人懂其中的学问。如果真有人要说懂的话,那肯定是在吹牛。不要说炒股的人,就是操控股票的人,都可能云里雾里。

    “摸着石头过河”,极可能就是股票早期运行中的事。

    刘伟达对股票一窍不通,但他不是瓢嘛,又有很强的赌徒心里,他几乎将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股票。

    可他炒股和别人不一样,他不是天天猴急的去看股票,长长跌跌,看的人心痛,买进卖出,搞的人手软。他用的就是死办法,守株待兔的那种。

    他买了股票后,就一直放在那里,就像买了幅字画一样,平时卷起来藏在家中,待有了空闲,心情又好时,才拿出来欣赏欣赏。

    刘伟达就用这个笨的不能再笨的方法,让他赚了平生的一大桶金。

    他很长时间才到股票交易中心看一看,要是他买的那几支股票跌了,或是长的不够高,他就不管,一句话不说,拔腿就回。要是长的够高,他立即就抛了,再买另外几支股,故伎重演的慢慢等着来收钱。

    就是这个笨方法,有的专家还把它总结为炒股秘籍,轻易的还不肯示人。

    其实,炒股说白了,比的就是心理,谁的意志坚强,谁就容易得利。

    那些所谓的头脑灵活,会见......

    风使舵的人,亏的可能就是他们。

    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刘伟达有了一定的资金,他不当有了当老板的野心,而且还有了具体的行动。

    他欠王桂花一个承诺,但要实现这个承诺,就必须要当老板。可当老板,资金肯定还有缺口,他就去找夏海根商量,请他能不能帮个忙,在别处寻块地,他也想办一个机械厂,但不能和秃头老板靠的太近。

    秃头老板待他不错,不但给他高工资,而且还给了他少量的股份。自己现在要出去办厂,而且还是同样性质的厂,这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刘伟达一时踌躇起来。可做买卖最要命的是机会,骑马要抓马鬃,对好运气也是一样,抓得不紧就发不了财。

    那时在海城跳糟,已是普遍的现象了,即使是多年的好朋友,甚至亲外甥,在掌握了企业的业务后,或是了解了商业的秘密后,就跳出去单干,六亲不认。

    刘伟达有这样的顾虑,说明他良心没完全泯灭,或者说没有被彻底污染,仍有一块澄明的地方。

    可能就是这点未泯灭的良心,上帝垂顾了他,既不要他背负骂名,也不要他心中纠结,财富自己跑来敲他的门。

    秃头老板这几年赚了盆满钵满,厂子一直红红火火。可老板自从那个小三的事,被老婆抓了个现行后,他好像消沉了不少,没有了先前的那份干劲了。

    他那个悍妇,不知是不是被这突然的变故气坏了身子,竟疑神疑鬼起来,不久,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为了陪护老婆,秃头老板已无心打理这个厂。

    他把这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刘伟达,包括对外的业务。

    可他的老婆,病症却越来越严重,有时出去了,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秃头老板就萌生了卖掉这厂的打算,或是卖掉大部分股份,他要尽心的照顾老婆。

    秃头老板内心其实很善良,不然夏海根也不会成为他的朋友。

    他不是真心的怕老婆,而是在念着她的好。

    要不是她后来练出的那股泼辣劲,怎么也不可能有他现在的今天。

    相濡以沫了这么多年,自己干出的这个荒唐事,将她逼到了这种绝境,自己的良心备受了痛苦的煎熬。

    他俩育有二男一女,都还在上学。

    秃头老板原打算将股份卖给夏海根,可他已有个饵料厂,本身还有很多的杂务,不可能再有精力接手这个厂。

    夏海根就去找刘伟达,要他接下这个厂。

    这可是个天赐良机,求之不得。但他没有这么多资金,今后肯定还会有风险。但生意场上的风浪,对一个精......

    明强干的人来说,肯定能够战胜。临到无能的人头上,就会变得畏手畏脚,像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刘伟达肯定是强者,他勇敢的接受了这次挑战。

    秃头老板占股百分之八十,村民和他派送的股占百分之二十。如果不能全盘接受老板的这百分之八十的股,那至少要接受百分之三十一的股。这样,虽然老板还是占大股,但这边的股合起来,就成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刘伟达就可以全盘负责了。

    这需要夏海根的帮忙,说服村民,还需要筹集款子。至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的变更,都需要夏海根的帮忙。

    夏海根为人仗义,需要他帮忙的,他都全力的去办。不仅如此,他还拿出了五万元,借给他买股份。

    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是王娟,她将哥哥王龙寄回来给母亲养老的钱拿了出来。刘伟达开始不敢用这笔钱,那是干娘的养老钱,但潘根娣态度坚决,说什么王龙不在身边,他就是她的儿子,母亲帮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拿的最多的是王克武,这两年他发了,一下子就拿出十万元来帮助他。

    那个年代的海城,所谓的富人,属于自己的资产,也不过几十万。即使海外直接来投资的,也不是什么多大的富人,就像炒股中的散户一样,到此来淘金的。可这个地方,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却形成了一个财富的孵化器,将个人的财富,集体的财富,成百、成千、成万、成亿的迅速增长。一些当时十分不起眼的小作坊,小工厂,迅速的壮大起来,后来成了全国甚至世界的知名企业。

    不但在海城,就是全国各地,那个时期也孵化出了不少的百万富翁和一些大企业。他们通过兼并倒闭的国有企业,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

    但孵化的初期,这财富在许多人的口袋里不断的流转。今天,你可能是个富翁,明天也许就一名不文,成了穷光蛋。这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是会长出下一茬,但前一茬的富翁,在下茬起来时,就可能流落到街头。

    为了预防不测,这些刚冒出来还根基不稳的“年轻富翁”,相互熟悉的人之间就抱了团,一种松散而没有束缚力的互助方式。这个“富翁”今天倒下了,这个松散组织中,必定有人来资助,能爬起来就还,爬不起来,这笔钱就算了。

    人,就是那么的诡秘和神奇,当个体一个个要毙命时,竟能团结的如一人。可要是生命无忧,竟像一盘散沙,个个都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仿佛自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夏海根,王克武资助刘伟达,肯定也跑不出这个套路。当然,可能还有别的深层原因,他们是割头换颈的好朋友。

    刘伟达通过筹、借、贷的方式,共筹集了八十万元,从秃头老板那里买来百分之三十一的股,坐上了老板的位置。

    当然,秃头仍是第一大股东,但刘伟达的为人,他还是相当放心。

    后来,刘伟达赚了钱,又从秃头手中买下百分之三十的股,成了名正言顺的第一大股东。秃头本想将自己的股份全卖了,但刘伟达就是不允,一定要他保留百分之十的股,给他分红,作为对他知遇之恩的报答。

    成了老板,刘伟达就准备按自己的思路大干了。姚克兴继续当他的生产主管,贾海涛也想着过来,但碍于夏海根的情面,才没有立即过来。

    刘伟达可不是什么帅气的男子,除了头大有点特别外,其余就相当平常了,但也没有什么叫人不喜欢的地方。在海城浸了这么多年,内地人的肤色似乎已经褪了,现在他脸上也是褐红的颜色,跟地道的海城人没有了多少区别。他头发又黑又浓,胸脯结实的像骡子,四肢粗大,神气忠厚老实,给人一种诚实不欺的好印象。

    正是这种好印象,他生意做的可以说相当顺利,别人信任他嘛。可看人真不能只看他表面的神气老实,刘伟达骨子里精明着呢。他不露出自己的精明,只一味的装着随便和洒脱。这种老实,最容易使人上当,人的性格在社会上起了极大的作用。他知道国人那时十分迷信外国的产品,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

    他就在这上面玩起点心机,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上了一串长长的英文,而在不显眼处打上很小的中文,不是特别细心的人,几乎就认定了这就是外国的产品。

    这样,刘伟达既做国外生意,也就国内生意,赚的当然比秃头当老板时要多,股东们都很满意。

    这里做成的买卖,不论是商人、还是老板、或是金融代表,不管他是否具有了实力,都是一边作乐,一边做买卖,把酒店当作了交易的分店,按摩房或卡拉OK厅则是买卖完成后狂欢助兴的地方。

    凡是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那肯定就有法律的保护。但一切涉及到私有财产的法律,都有一个共同的副作用,那就是鼓励人勾心斗角,尽量的出坏主意。于是,生意场上就有了各种下三滥的手段,欺骗、威逼、设套、行贿、美色……每一桩,要是作家愿意动笔的话,都可以写成几大卷的著作。你要是不信,尽可以看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那里面的商人,金融家、官员、贵族,个个贪婪成性,卑鄙......

    龌龊,还装的十分道貌岸然。

    巴尔扎克自己就做过生意,但他失败了。由此,他对生意场上的人和事,看的就比别人透彻,对各种人物和事例就能进行无情的嘲讽。

    不妨摘录一段这方面的描述,但绝对不能保证这就是巴尔扎克写的,若是有误,还请谅解,终是才疏学浅惹的祸。

    “在这里只要靠智慧和恬不知耻就能表现天才。你啊,最好装傻,少开口说话,这样就能表现出你是位高尚人物。我要把你改头换面一下,人们问你时,要神秘的回答,讲话的时候,谨记要板着脸,一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这恐怕就是密谋行骗的开始。其他的就不摘录了,否则摘录多了,就有抄袭的嫌疑。

    刘伟达在滚爬摸打中,渐渐地掌握了生意场上的秘诀,有些顺风顺水起来。,可王桂花的一封来信,使他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姨父居水生被查出了肝癌,而且是晚期,估计挨不过多长时间了。

    他现在却回不去,正是他发迹起步的当口,厂子离不开他。

    刘伟达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

    姨父居水生的形象,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使他有些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