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送凶年 » 第十二章 签

第十二章 签

    祝余与司马乘风的外伤不过七八个时辰便好了,司马乘风甚至能下床走路,但祝余还躺在床上哼哼唧唧,被灼烧的灵魂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他困得要死,但合上眼又痛得睡不着。

    天华天尊头日便联系了他的好友大医正神戚伯庸,这位在诸天医学界跺跺脚都能引发大地震的医圣已经连夜出发,又可借用须弥通道,不多时便能抵达。

    第二日午间,司马乘风已然能端着碗,美美地吃着外头送来的佳肴,一边吃一边说:“我下午就可以出去逛逛,你好好养伤!有什么想买的,我给你带回来!”

    司马乘风挺喜欢祝余的,这人对他脾气。

    祝余面前是两碗药糊糊,一碗白的一碗棕色的,黏黏哒哒,喝得他愁眉苦脸有些反胃,闻言怒从心起,提起筷子便丢过去,司马乘风没防备他要打他,脑门上留下一截糊印,他抬起头,有些懵:“你干什么?”

    祝余换了个勺喝,一言不发。

    神经病吧!

    司马乘风心里暗骂,不过看他那么惨,年纪又小,没跟祝余一般见识。

    两人正说着话,原本紧闭的门开了,七八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名祝余不认识的老君,其后跟着天华天尊和辰鞅老祖,然后便是医圣戚伯庸,戚伯庸身边跟着个矮豆丁,正好奇地看着床上吃饭的两位新星狠人——诸天的年轻人们给祝余和司马乘风取了两个诨名,一个叫祝特狠,一个叫司马也狠,这小孩见着真人,有些激动。

    另外两人是这两日给他们俩治伤的医正,一路行来已经给戚伯庸详细讲解了二人伤势。

    戚伯庸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头,祝余见过好几次了,也不陌生,只是他有些怕他。

    戚伯庸抬起手,一指入祝余神府,游走一圈后,温声道:“这小姑娘没什么大碍,神魂稳固,受的伤自己好生将养,不用特别治疗!”

    满屋子人:······

    祝余憋红了脸:“我不是姑娘!!!”

    戚伯庸闻言,定睛一看,这满头短发,睫毛长长,珠圆玉润一双大眼睛的奶娃娃居然是个熟脸,惊呼道:“咦,这不是叨叨嘛?”

    叨叨是祝余的小名,平日里很少有人喊,因为这是他一幼年好友的专属排头,一个叫唠唠,一个叫叨叨。

    偏生戚伯庸爱这么叫他。

    祝余满脑子无语,感情您不知道要治的是谁啊?

    戚伯庸也很无语——天华老道昨日哭天抢地的,活像死了娃,就在那嗷嗷叫,让他赶快来,说半天没说在点子上,他稀里糊涂连夜赶路,一来便被风驰电掣的拖了过来,结果连是谁受伤都没整明白。

    旁边医正已经疑惑发声:“祝余小道君的魂魄被烧了三成,不用管?”

    这么重的伤,不治就是伤残人士啊,以后还怎么修道?

    祝余感激地看着那位中年医正,好歹回了正题!

    戚伯庸微笑着摇摇头:“这孩子神魂强大,哪里就烧了三成,九牛一毛而已!休息几天就好了!”

    他见众人不信,比划了下:“普通神族的神魂如果有锅盖那么大,这孩子的神魂便有······”

    他为难地比喻了下:“大概一座山那么大吧!”

    众人:······

    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众人目光聚在祝余身上,不约而同想着:只烧了那么点,那你鬼吼鬼叫什么?

    天华天尊这才放心下来,问好友:“那我现在可以打他吗?”

    祝余:······

    不!你不可以!!!

    戚伯庸哈哈一笑,乐道:“那还是不行!他这烧伤的火乃是朱雀神火,是普通烧伤疼痛的数百倍,这孩子能忍耐至此,也算是厉害了!”

    祝余在天华天尊脸上看见了很明显的遗憾与可惜······

    戚伯庸又在天华天尊的监督下给祝余及司马乘风做了个全身检查,坚持两人屁事没有,又感叹了一番天生神体的得天独厚,众人才逐渐退了场。

    两人清净了没多久,辰鞅老祖便过来了,司马乘风要行礼,被他摆手拒绝:“好生歇着吧!”

    他看向祝余:“你翻身,我瞧瞧!”

    祝余依言转身,辰鞅老祖便拉开他中衣,果见祝余背心处多了一颗痣。

    他神情微妙有些波动,但场间两个小的都没察觉。

    只是他的沉默稍微多了一点点,祝余便敏感地察觉到了,转头疑惑地看着老祖。

    辰鞅老祖笑了笑:“没事,看看你的伤!”

    他给祝余也掖好被子,关心嘱托了一番,便走了。

    今日车水马龙似的,辰鞅老祖没走多久,岐僮山的人又来了,祝余翻个白眼,趴在被窝里没起身。

    李曌隐站在掌门身后,心底里满是不服气,但他还是上前给祝余见礼,赔不是云云,祝余意思意思原谅了他,其实心里没怎么看得上对方——只会惹祸让别人擦屁股的屁事儿精!

    只是既然师父和大师兄都没说什么,他也不能揪着不放。

    就这般人来人往了两日,祝余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第三日下午,一个惊雷炸的他瞬间坐了起来——司马乘风要改易招摇山!!!

    祝余:???

    祝余:!!!

    他哭天抢地,嗷嗷叫:“师父!!!我还是不是你最爱的小徒弟???”

    天华天尊一巴掌把他拍了个仰倒:“滚蛋!你的事还没跟你算呢!留着年底结总账!”

    祝余神情抑郁——不是,我都当了这么多年小师弟了,您还曾说我是关门弟子,您这是又把门打开了?

    他这般想,嘴里也不由说了出来。

    天华天尊心想当年为了拒绝北荒那个又刺又憨但资质一般的帝子入门确实说过这话,只是那会儿斩钉截铁的,这会儿见着司马乘风喜悦得早就忘了这茬,祝余一提,他就又是满心气:“老子这门,想开就开,想关就关!你是第一代关门弟子,乘风是第一代开门弟子,你俩凑一起,不挺好?”

    祝余牙都要倒了,乘风,呸,还乘风,我还掘地呢!我还破浪呢!我还移山倒海呢!

    他气道:“反正我就是知道,你不爱我了!外头什么阿猫阿狗你看一眼就喜欢!你讨厌我!呸!我还讨厌你呢!我也要改山门!我要到别派去当开山大弟子!什么招摇山小徒弟,我才不稀罕!”

    天华天尊:······

    只是祝余还真是他心尖尖上的娃娃,此时被他说得笑出了声,忍不住摸摸他炸毛的脑袋,哄道:“没有没有,师父还是最爱你的!你看你平时惹了祸,都是墨染给你背锅,师父什么时候舍得打你啊?从小到大几时真的揍过你?”

    祝余一想,还真是!

    平日里被追得鸡飞狗跳,但还真没动过真——这招摇山,他最喜欢的就是师父,但是······他要收别的徒弟了!

    不由悲从中来······

    祝余知道师父决定的事是改变不了的,但就这么说和了,显得自己多没面子,于是一拉被子,藏在里面偷偷听外头说话。

    天华天尊见他在那边怄气,也没理他,小屁娃一个,懂个毛!

    阿猫阿狗的司马乘风旁观了整场冲突,心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他妈是同一个人?

    他被这么个还没断奶的娃娃打败了?

    他沉浸在更加巨大的悲伤里,难以自拔!

    不说祝余,就说天华天尊,这老道在诸天的威名甚至一度超过了辰鞅老祖——老祖诚然是实力强劲,但这天华天尊就是一尊杀神,年轻时候闯荡过的社会,现在都还留着他的传说。

    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父慈子孝?

    天伦之乐?

    总之,一切都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天华天尊干咳一声,拢起袖子,露出个慈祥又温和的笑容,开始对司马乘风洗脑——首先介绍了招摇山的地理优势与漫山遍野的天才地宝,接着说了招摇山人口简单,师兄弟融洽,亲如一家,再点明辰鞅老祖的宽仁与渊博,又继续拉扯出一大堆他自己过往的光辉战绩,最后洋洋洒洒为司马乘风描绘了一片广阔未来。

    司马乘风:······

    他其实早就得到了传信,师尊叫他改易招摇山,旁的没多说,只说等他伤势好了,让他入司马家宗祠,从此便是他司马白桐的儿子,因此司马乘风倒没有抗拒改易山门这件在旁人看来很不齿的事——他又不是主动投去的,完全是天华天尊舍了老脸,上下左右各求索,诸天的关系都拉遍,才哄的司马白桐有些意动。

    但叫司马白桐松口的,还是天华天尊给司马乘风绘制的那副巨大蓝图,直说得司马白桐已经看见司马乘风化身大帝,统领四荒了······真是好一顿大忽悠。

    天华天尊道:“孩子,你也别有负担,你入了我招摇山,便再也没有人敢对岐僮山有什么旁的目光!你是我招摇山求来的,不是岐僮山卖子求荣,你有自己的风骨与判断,当是明白的,对吗?”

    司马乘风点点头,那一战,他打出了自己多年郁结,也打穿了幼年阴霾,少年人的眉目更加风华无限,终于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他甚至感觉到自己已然松动的门槛,即将要踏入小隐境。

    天华天尊喜悦道:“等你二人伤好,还要继续参加番首战,你仍然是以岐僮山的名义参加,只是番首战之后,你便要同我等回招摇山了!”

    司马乘风这才松了一口气,眉目间都是轻松——他得了个梦寐以求的父亲,还拜入了招摇山,未来前程即便不如天华天尊那般满嘴跑马,也差不离了!

    祝余在被子里听半天,白眼翻了一个又一个——师父您把人忽悠回去,回头要人家种菜养猪做饭清理茅房,我看你怎么解释!

    他从被子里拱出来,叫道:“不行!”

    “我不要当他师兄!我要当小师弟!”

    天华天尊眼睛一瞪,又要骂他,结果司马乘风已经接过了话:“可以呀,小师弟!”

    天华天尊到嘴的话就收了回去:当师兄你可以教育他、爱护他、指使他、打他骂他欺负他,是哪里不好吗?

    司马乘风心想:这特么是哪里来的思维鬼才,招摇山真是出类拔萃的猎奇!

    他当了多年的师兄师弟,其中奥妙了然于心,对于祝余这个送上门的憨憨,不收下此礼,天理难容!

    就这样说定,祝余捍卫住了自己小师弟的宝座,招摇山一众对他忽上忽下的智力再一次得到了认知与刷新。

    ······

    傍晚时分,天华天尊扛着两只人高大箱子,摇摇摆摆恨不得全世界人都看见他走路的姿势有多么嚣张,与辰鞅老祖交代:“这是几个孩子搞赌局赢来的钱!”,他指了指左边的箱子。

    辰鞅老祖知道那几个皮猴远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老实,平时也没管他们,只是此时好奇:“赢了多少?”

    天华天尊顿时来了精神,面色通红:“晶币有十八万······”

    也还好,就当给孩子们零花钱吧!

    辰鞅老祖端起茶盏,慢饮一口,便听天华天尊接着道:“······亿!”

    噗······

    “多少?”,辰鞅老祖喷了,满脸震惊,不可置信:“十八万亿?”

    他揭开箱盖子,果然见这箱子里有个乾坤阵,内中几座山一般高的晶币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天华天尊心情激动:“这还只是现有能拿得出来的晶币呢!”

    他指着另一个大箱子:“这一箱是那些个输了赌局,拿不出钱,拿名下星域或星系抵债签署的星权资产转移书,还有些是打得债券书!这些星域遍布四荒,着实是有些多!很不好管理!”

    说起这,他还是有些胆寒——兔崽子们居然敢拿南山星域去开庄做局,就不怕输了?

    不过这会儿都赢了,他完全将要罚那几个捅破天的所谓老实孩子的事给抛诸脑后,一个劲儿与有荣焉——看,这是我招摇山的弟子!打得了架,挣得了钱,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你们羡慕吗?你们有吗?你们没有!

    他这是已经扛着箱子炫耀了一圈回来,心态升华,早不是去年那个天华天尊了!

    今年的天华天尊,失去了他所有的朋友!

    这群孩子们,涨脸啊!

    天华天尊美滋滋——有了这群孩子,还要什么狗比朋友?

    辰鞅老祖沉默半晌,叹息道:“我观青彦这孩子非常不错,有他领着招摇山往前走,你我也可以好生歇息了!”

    天华天尊:???

    师父您这心意改变的也太快了点吧!

    他也犯愁了——这个个的,都是顶好的,怎么办啊?

    ······

    这次挑战赛就到此结束,青彦前头已经又去报了名,这次随大流轮,没再挑战他人,他拿着单子回来,说是要两日后了,于是祝余又得了两日空闲。

    只是他挂心他那人间没入门的弟子,在又一次又被天华天尊和墨染轮番按头说教了后,终于决定半夜离家出走。

    出走前一天,祝余得了允许,要去逛街,他心心念念着一万个馒头,拉着墨染便奔向集市。

    四方城有个集市,名唤广源,占地面积极广,售卖的东西从人间土特产到仙界灵石灵兽无所不包,有长期做生意的在里面或买或租了店铺,也有自行摆摊儿吆喝买卖的。

    招摇山历来与世隔绝,宝石灵泉铺天盖地,自耕自足,众人也没处花钱,祝余和墨染他俩守着宝山不自知,招摇山包吃包住,样样不缺,漫山遍野的灵草灵花跟杂草似的,俩人都没怎么见过世面,祝余被父母丢在招摇山便不管不问了,身无分文,偶尔从师兄或者师父那儿打打秋风,便也过了这许多年,说是诸天最富有但是又最贫穷的弟子一点不为过······

    如今穷人乍富,一家家挨着买,乾坤袋装满十几个,全部挂在腰上,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一看就很富有。

    二人穿过繁华的街道,到了熟食一条街,找了家馒头铺问道:“老板,馒头咋卖?”

    那老板胖乎乎穿金戴银五颜六色,趴在一张椅子上打瞌睡,脸上罩着个帽子,见得人来,立马精神抖擞跳将起来:“你要几个?”

    祝余眼珠转了转,问墨染:“多少都可以吗,师兄?”

    墨染如今也是小富,儿子想吃馒头,大手一挥,随便吃!

    便颔首道:“师兄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作数!”

    祝余转头对老板说道:“那给我来两万个!”

    墨染与老板诡异地看着他,异口同声叫道:“两······两万个?”

    祝余保持微笑,点头:“对啊!”

    墨染脸色发青:“你老实交待,你要这么多馒头干嘛?”

    这屁孩就没干过几件正事,墨染养了他这十来年,祝余屁股一撅,墨染便知他要朝哪方向拉屎,因此十分怀疑祝余要搞事。

    祝余摊摊手,狡黠道:“秘密!既然师兄买不起,那就我自己掏钱吧!老板,多少钱?”

    那老板笑眯了眼说道:“我家这馒头,又白又胖,口感松软又劲道,可撕千层!乃是这天上地下出了名的千层馒头,外销是两文钱一个,不过咱们都是神仙,便是内销,给你算一文,两万个便是二十金!”

    祝余点点头:“不能打个折扣?”

    老板心想好不容易碰到个大买主,怎的如此抠门,摇头说道:“我这已是最优价啦!本来是一文二一个,你买两万个,我可亏了四金啊!”

    祝余觉得这个老板也是个妙人,这账算得真是不亏心,他急着下界,便说道:“二十金就二十金!速度!”

    墨染被祝余挤兑的说不出话来,这会儿反应过来,脑子一热大力一拍桌,豪气冲天对老板说道:“老板,十万个!”

    老板和祝余望向他,祝余正想说师兄你疯了吗,便听那老板捂着胸口面色发青痛心疾首喊道:“哎哟我的天爷!要了道爷的命了!这下可亏了二十金啊!”

    祝余和墨染嘴角抽搐不已,对这老板服的五体投地。

    那老板打开蒸屉,又拿了个袋子,便见那蒸屉里源源不断的馒头飞到袋子里,想来这蒸屉也是个不错的法器。

    墨染交了一个晶币,将袋子递给祝余,嘱咐道:“如果你要搞事,请先摸一下自己的屁股!”

    祝余笑花了眼,说道:“多谢师兄!”

    墨染因约了堇里仙子,便在集市口与祝余分开了。

    祝余提着十几个储物袋,暴发户似的走进医疗室,在司马乘风面前走了两个来回,被司马乘风捂着眼挡了回去。

    半夜,祝余见司马乘风睡了,便使出空间折叠术,一溜烟没了影儿。

    熟门熟路的下了界,直奔小牛家。

    此界仍旧是白日,他一路疾驰,发现四周黄沙漫天,心觉奇怪,明明上次隐有感应,十三五日之内必有雨,如今已是第十五日,怎得还没有雨来?看来以后还是要专心修行!只不过海口都夸下了,如今不下雨,说不得要去哪位师兄那里借点法器行个雨了!不然怎么在小牛面前保持师道尊严!

    此时已是午间,祝余想着自己这馒头来得正是时候,不禁沾沾自喜,心下迫切,便加快了速度。

    仍旧是隐了身,奔向后院,却没见着小牛人,心想即便是出去玩耍,中午总该回来吃饭了吧?再等等!趁着此时空闲,祝余便满院子转圈,四周房屋也都去探了探,心里奇怪有间屋子里居然有小女孩的衣服头花,不过上次来又没有见到过小姑娘······

    他左等右等,无聊至极,都没有见到人,便拿了个馒头自顾啃着。

    妇人在厨房做饭,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家多了个人,不多时,她便端了那日那小锅去院子里埋上,又拿了两副碗筷搁在桌上。

    又等了约半刻钟,那男人回来了,妇人便起了锅子,倒了些水进去,端上桌。

    男人看着比之前更加清减疲惫,坐下埋头便吃,那妇人也不说话,二人相对无言。

    过了会儿,那男人说道:“这是最后的肉了吧?”

    那妇人点头答道:“嗯!”

    那男人沉默了一会儿说:“刚才去和顺子铁牛他们商量了下,还是按老祖宗的规矩来!你等会儿去和他们几家婆娘抽签吧!”

    那妇人面色惨白,身子颤抖了下,再不复凶悍模样,怯懦的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只低头嗯了一声。

    祝余馒头啃完,溜溜达达视察这破烂小户,便看到那二人在那儿吃饭,心下有些气愤:小牛都还没回来呢,你们就在那儿吃!他跑过去看了眼锅里,见是几块熏肉,浸着点儿汤,那锅边上又黑又油腻,想来是从不曾洗过!心道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便是送我求我我也不想吃!

    不多时,那两人吃完饭,妇人收拾收拾和男人一起出门去了。

    祝余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去看看。

    祝余跟着他二人,不多时便到了村子中间的一个土坝。坝上堆积着木竹耙、拌桶、簸箕及石磙一类事物,如今已是破败不堪,被淹没在黄沙之间。想来这坝应是收谷稻时村庄用来晾晒粮食的。

    场间男男女女二十来人,见妇人和男人到了,便有一个高瘦男人说道:“天公不怜,大旱三年,如今便是到了该女人们出力的时候了!”,他又想了想,实在是说不出什么华丽词藻来,便挥挥手:“开始吧!”

    随着高瘦男人的手势,便有一个矮个子男人拿了一把竹签过来给男人们检查,祝余见得这把竹签约莫有二十来只,长短一样,胖瘦一样,就连上面的纹理一般人看来都是一样,只一只末尾涂着红色。

    检查完毕,无人有异议,那矮个子男人拿了个签筒,将所有竹签放进去,红签朝下,那些女人便一一来摇签。

    女人共有十四个,依次排队摇,摇了六个人了,都无人摇到那支红签,摇过的女人面有喜色,还没摇的女人神色紧张,小牛的母亲排在最后,此时也捏紧了袖子。男人们有些着急了,但都没说话,只看着第七个女人摇。

    “啪!”一根竹签掉在地上,赫然是红签,那女人腿一软,跪坐在地上,嘴巴颤抖着,喉间发出嚯嚯声响,顷刻间场间便闻到一股尿味儿。

    有男人来将她拉出去,其余女人继续摇签,也未摇到。直到第十三人,便又摇到一支红签,那女人同样瘫软在地,被别的人拉走。小牛母亲也未摇到。

    有人来收了竹签,场间乱作一团,有那女人的哀鸣之声,有男人的吼叫喝骂之声,大风刮过来,都披上了一身黄沙。尽管吵吵嚷嚷,但不多时便都散了。

    祝余看到此时已然觉得不解,他不明白这些人要做什么,心中陡然升起一丝儿恐惧,心跳比平日快了些许,祝余虽好奇,但想着此时小牛总该回去了,便惶惶然尾随那夫妇二人离去。

    男人照旧拿了农具出门,去后山打水,妇人没别的事儿做,便将院子里的黄沙来来回回的扫。始终没有提及小牛,仿佛这孩子从来不存在似的。

    祝余拿了大荒山海志,一点点琢磨着,可惜的是,等到太阳下山,等到小牛父亲拿了装着水的瓦罐回家,小牛也没回来。祝余按捺不住,正准备现身询问他母亲小牛可是去哪家玩耍忘记归家了,便听到有人敲门,悄声喊:“大牛,拿肉来了!”

    那男人去开了门,不多言接过装肉的筲箕,外间那人也没说话,迅速走了。

    妇人急切的去接了筲箕便要做晚饭,那筲箕淌着血,滴滴答答,血线坠落,仿佛飘扬的飞絮,血珠从院门一直滴到厨房,她也不在意,只是急急慌慌的用一只手接着,道“这顺子真是的,也不知晓找个盆,一路滴过来,少说二两血没有了!”,拾掇一下便找了把刀开始麻利的砍剁。

    祝余恶心极了,但想着小牛的事,便走过去,这数步,乃是他过去与未来的距离;乃是他心中的真实与虚妄;乃是他见到的最大恐怖;是灭亡,也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