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吴圣祖 » 第三十九章 节外生枝

第三十九章 节外生枝

    这日,黎晃刚刚收兵回营,远远便瞧见一人肉袒面缚,背着荆条,跪于营前。

    “这是……”黎晃手举马鞭,发问道。

    “罪将李统,愿与交趾诸将献上日南郡!”

    “哦,原来是李功曹啊,你不是受了魏贼的封,做着那伪日南太守很逍遥吗?”

    “黎将军有所不知,当日吕兴谋反,声势浩大,但并不是所有交州人都愿意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后来我找到机会,杀了那厮,正欲重归大吴,却不想南中贼人大至,我等只能委曲求全,屈身忍辱以待天明,如今这天终于亮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归大吴了!”

    黎晃看着李统涕泗横流,又好气又好笑,真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当初杀吕兴完全是争权夺利的内讧吗?当初吕兴起事,李统没少替他穿针引线,联络诸将,串通扶严夷,忙前忙后,结果后来吕兴却想独吞胜利果实。李统气不过,这才杀了吕兴,结果又惹得诸将火拼了一阵,闹到南中方向的魏国大军到后才消停下来。

    现在,李统却又跑到这来装什么忠臣孝子,把自己说得跟张骞、苏武一般。不过黎晃并不打算深究,反正将来要怎么处置那是陛下的事。于是便解开李统的绑缚,给他换上干净衣物,邀他入帐说话。

    “敢为将军解说日南形势。自从听闻大吴天兵进军交趾,我等日夜枕戈待旦,欲起兵北上,策应王师,光复三郡!”李统叹道,“然而,林邑国狼子野心,趁我交州多事,又兴兵来犯日南郡了!他们越过横山,倾国来犯,西卷城陷落,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贼军势大,我等不能敌,如今只能死保朱吾城,急需支援!”

    “什么,林邑国来犯了?他们好大的胆子!”黎晃怒道。他现在终于明白了,怪不得李统这帮人这么上赶着献殷勤,果然是遇到难处了。要不然,他们可不会这么干净利落地就投降,少不得要拉扯一番,迁延时日,甚至可能还要打上几仗才行。

    “还请将军速发雄兵,讨伐林邑国,救日南郡苍生黎庶于水火之中……”李统悲声痛哭。

    “且慢。”黎晃摇了摇手,“其一,如今九真未下,日南之事我鞭长莫及。就在此时此刻,胥浦城中的交趾叛军仍然要为洛阳伪朝效忠到底呢;其二,林邑之事,事涉外邦。我不能定夺,恐怕就连陶使君也未必能作主,只有陛下才能决断。”

    黎晃知道,在赤乌十年(公元248年)时,林邑国曾经大举来犯,先陷卢容县,占据了本属东吴的区粟之地,后又越过横山,攻拔西卷城。随后吴军出兵反击,先胜后败,随收复西卷城,却未能再南进一步。彼时孙权年老,也无能将可遣,遂息事宁人,与林邑国在横山划界,肥沃的区粟之地再也不为大吴所有,实在是丧权辱国的大耻之事啊。而现在,林邑国又一次来犯,又一次攻破西卷城,甚至已经打到朱吾城,日南郡已经被吃得只剩下朱吾、比景两座城池了。

    西汉时期的日南郡是最大的。自东汉起,不断缩边。先是象林县来了一群被称为占人的外来人,他们从南洋浮海而来,在象林县定居。东汉后期,在公元137年,象林县功曹区连煽动数千占人作乱,杀死汉朝日南郡象林县令,屠戮当地汉民,区连就是占人。当时,交州刺史樊演征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讨,但汉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哗变,导致了失败。汉顺帝欲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人马前去镇压,但最终被大臣李固劝止了。从此,林邑国立,从大汉版图中脱离出去。林邑国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一个热衷于扩张的国家。这些占人凶悍好斗,尤其擅长山地战,多次北侵,在吃下卢容县后,日南郡已经缩边得惨不忍睹,对比西汉时期的日南郡版图,丧失了75%以上的土地。

    区连死后,传国数世,后因无嗣,其国被区连外孙范熊篡夺,建立范氏王朝。范熊的父亲是扶南国大将范旃的从兄,范旃是扶南范氏王朝开国君主范蔓的外甥,在范蔓死后篡夺了王位。由于有亲戚之故,两国关系很好,扶南又是大国,自然成了林邑国强有力的后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林邑国引进了扶南国的宗教,开始信仰湿婆神——当然,这最初也是印度地区传入扶南国的。

    不论是赤乌十年进犯日南,还是此次来犯,林邑国都是在扶南国的支持与鼓励下行动的。现今的扶南王是范寻,此人是范旃的大将和族子。范旃篡夺王位时,范蔓有一幼子范长流落民间,后来范长长到二十岁后,联络国中壮士,击杀范旃,夺回王位,但旋即又为范寻所杀,范寻遂为扶南王。论起来,范寻与范熊还是同辈呢。

    “那我……”

    “你这样,先与我劝降胥浦城中这些负隅顽抗者,既是来降,总要拿出诚意啊。”

    李统等人的归降极大地刺激了胥浦城中的叛军,李祚、邵胤约束不住,反被部下杀死,随后,胥浦城门打开,黎晃得以入城。

    龙编城中。

    陶璜入城,召集诸将,在太守府中升堂议事。

    “陶大人,答应我们的财宝和奴隶,何时能兑现?”梁奇旁若无人,大声吵嚷。

    “蕞尔蛮夷!”陶璜尚未开口,孙奉便怒吼道,“尔等尚未起兵时,使君便以千匹蜀锦相赠,何以如此贪得无厌?再者,你这厮竟敢讨要俘虏为奴隶,俘虏多为汉人,岂能做蛮夷之奴?”

    “你们吴人,出尔反尔,不讲信义!”

    “不讲信义的是你吧!当初是谁为吕兴作乱出了大力的?还有,你不约束部下,竟在封溪城撒野,屠戮百姓,抢掠民财,这又当何罪?今天是该好好算算账了。”

    “你们这些吴狗,最是卑劣无耻,就不该信你们的!”梁奇拔出刀向孙奉砍来。

    孙奉冷笑一声,侧身躲过,却抓住梁奇的手腕,就势只一扭,便听得骨头“咔咔”响,梁奇被摁倒在地。孙奉夺过梁奇的刀,看似漫不经心地一挥,梁奇的首级飞起,血溅当场。

    陶璜起身道:“即刻扫荡扶严夷!”

    孙奉策马而出,此时城外驻军中,各路吴军的营地早已有意无意地将扶严夷兵的营地围在其中。孙奉一到,广州水师率先杀入扶严夷营中,随后各军也先后杀入。

    事起突然,扶严夷人完全没有半点准备,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屠戮殆尽。

    随后,孙奉领兵扫荡扶严夷巢穴,此时扶严夷青壮已经死伤大半,各个山寨中均只有老幼,十数日下来,掳掠男女四万余,扶严夷遂平。

    陶璜把这些扶严夷人尽数没为部曲奴客,其中孙奉、周豫得了一万,顾容也得了一万——因为顾容的荆州军为了拼掉南中军的骑兵,损失极其惨重,多给些补偿也是应有之义。陶氏兄弟共领一万,余下一万余分与诸将。

    就在大家其乐融融,瓜分胜利果实之时,黎晃带着李统赶到,为陶璜分说日南形势。原来九真攻下后,黎晃感到日南事态严重,有崩溃之势,便先自领兵增援日南的交趾军,解了朱吾之围,战线重新推到西卷城附近。若阵而后战,林邑人的本领并不比山越人更出色,打不过大吴正规军,但他们的象兵却是个大麻烦。此番南征,给黎晃造成最大伤亡和威胁的便是象兵。

    陶璜眉头大皱,他当然非常清楚林邑国的来龙去脉。过去林邑国只有一个象林县的地盘,人口不过万余,拥兵不过两千。即使吞并了卢容县,占据肥沃的区粟之地后,现在也才四五万人口,兵不满万,与扶严夷体量接近。但林邑国有数十头战象,这是他们的立国之本,不论是当初的汉军还是后来的吴军,都多次在这支战象军团面前吃亏。

    然而更加棘手的还不止是林邑国本身,它的后台扶南国更是个天大的麻烦。吴国与扶南国曾经有过使臣往来,吴使康泰后来写下过《扶南异物志》,吴人对扶南国的认识是很充分的。陶璜知道,扶南国不是一个小国,而是一个人口近百万,军队十余万,有着十几个属国的大国——这等体量已经与蜀汉相当,不可小觑。况且,扶南国还有300多头战象,还有一支强大的、能航海的水师。

    全面开战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要和扶南、林邑在中南半岛大打出手,别说是陶璜现有的兵力,就算孙皓不管不顾地起倾国之兵,也未必打得赢。既然不能爆发全面冲突,那就只能怀柔了。但这种怀柔并不是无底线的纵容,更多的是一种周旋。首先,至少要把林邑人赶出西卷城,把战线重新推到横山一线。至于横山以南那些在孙权时代丢失的地盘,就暂且顾不上了。等打完之后,再派使者去安抚,此乃恩威并施。

    但同样地,必须要快,要速战速决。否则在西卷城拖延久了,打成烂仗,还真有可能把扶南国也卷进来,造成冲突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