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魂召三国 » 第十四章 在商言政(上)

第十四章 在商言政(上)

    不多会儿,甄府大门吱呀开启,一名家仆小厮探出头来,只见门外的刘和一脸和煦的看着他。

    “请问公子来访,可是有事?”小厮问道。

    “吾乃幽州牧之子刘和,路过宝地,闻听无极甄府之名,特来拜访,烦请小哥通传一声。”刘和说着,微微做了一揖。

    “好的,公子还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我家老爷!”小厮听到刘和自报家门,幽州牧之子,一下子也是震惊不已,更何况这样本该趾高气昂的高贵身份,却是对他一个家仆都这样和善,不禁有些受宠若惊。原本还有些质疑刘和这样身份的人,出行也没个侍卫随从,不过看在这般平易近人的份上,当下也不疑有他,满是激动地转身通传去了。

    “刘和哥哥来了么?”不多时,门内传来一声欣喜和逐渐轻快的脚步声。

    “呀,原来是甄小妹妹?”刘和看着小甄嬛,不禁莞尔。

    小甄嬛也不怯生,年纪尚小的她也不必纠结成年人之间的礼节,见到果真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刘和哥哥,径直跑去一下跳到刘和跟前,紧接着就是紧紧抱着刘和腰身。说是抱着,不若挂在刘和身上来得贴切。毕竟小甄嬛还小,目前的身高也就只够得着身材挺拔的刘和的腰身位置。

    “嬛儿不得无礼,快快松手过来。”

    刘和闻声看去,见到甄姜搀扶着拄拐的甄逸,身后还有一群家属仆从,一同快步朝着门口走来。

    甄姜见到小甄嬛撒娇似的缠挂在刘和身上,暗暗责备一声小孩儿心性,想到这般模样有违礼法,不得不出言轻斥。

    听到大姐甄姜的话,小甄嬛也是脸上一红,连忙松开刘和,古灵精怪的对着刘和吐了吐小舌,站在一旁。

    “小子刘和,见过甄公。”见到甄逸一行走来,刘和正了正被小甄嬛拉扯的衣衫,随即躬身行了一礼。

    “哎呀,公子何等身份?老夫一介商贾老者,怎担地公子一礼?”甄逸急忙拱手作揖,不停赔罪起来。

    “甄公言重了,”刘和向前两步,扶起甄逸的双手。“和常听家父说起甄公之名,如今有幸得见,和是晚辈,自当知子侄之礼问候。”

    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刘和自然是清楚的,虽然自己很不习惯,也有些厌烦。身为一方州牧之子,还是皇室贵胄,无论什么场合,自己都没必要将身段放得这么低。但是如今的刘和心中已有盘算,必要的时候,有些姿态还是要做足的。当下完全是用晚辈子侄的身份面对甄逸。

    “哦?我与刘公素未谋面,怎会被他提及?”甄逸本来还对刘和这样的皇室世家子弟存在一些偏见,总觉得如今汉室式微,其中不乏宗室子弟纨绔跋扈之故。见到刘和这般姿态,不由心生好感。

    “额...”刘和不禁语塞,本来就是个客套话,没想到这甄逸居然还当真了?他也没想到自己信口胡诌,却是不知道这甄逸与刘虞并无交集,当下有些汗颜。不过为了保持第一印象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刘和就是编瞎话也得把这个谎话给它圆了。

    “家父与甄公虽未有交集,但是幽冀二州互为比邻,甄府之名在冀州商贾大家中也是如雷贯耳。家父经营幽州多年,幽州本就是穷州,近年州内民生略有起色,商贸活动日加频繁,进而闻听甄公‘明家教、善商贾’之名,每每在与和闲话家常之时,均会提及各界名流,至此,和对甄公之名也是久仰多时。”刘和说完,暗自捏了一把汗。看来这撒谎的感觉真是不好受啊,一个谎需要无尽谎来圆,真心是有点心累。

    不过好歹也算是编出了一些漂亮话,也算赢得了在场甄家众人的一致好感,特别是甄家的几位公子,得到刘和对自己父亲的夸赞,脸上也是洋溢着莫名得意的神采。

    “原来是这样,刘公谬赞了。甄逸一介商贾,无非只是有些钱粮而已,当不得‘名流’二字。”甄逸摆了摆手,嘴上不予赞同,却是受用得紧。

    “爹爹,怎能在门口长谈?我们还是先请刘公子入内吧?”甄姜及时出言道。

    “哦哦哦,对对对,看我这记性!实在是失礼,公子快请,我们到堂内慢聊。”甄逸闻言恍悟,拉着刘和就走,好不亲近。

    “如此,小侄便从命叨扰了。”刘和微微一笑,任由着甄逸拉着自己走进屋去。路过甄姜之时,看到她脸上略带失望的望向自己身后,当下也是心领神会,暗中一笑。

    众人来到内堂入座,唤来婢女奉茶。上首主位左右自然就是甄逸与刘和,其余众人按照家族辈分各自就座。而后甄逸对着刘和,依次介绍起来。每到一人,刘和也是轻轻作揖,以示问好,此般作派更是惹得众人对他好感大增。

    “不知贤侄此行,所为何来?”闲话了一阵,刘和与众人的关系也是亲密不少,甄逸也是接受了他的提议,以子侄相待。

    “哦,小侄此番奉旨入京,将任侍中为陛下分忧。”刘和抿了一口茶轻声道。

    “幽州距离洛阳路途长远,如今乱世,多事之秋,贤侄既是身负皇命,一切还需多加小心啊。”甄逸说道,言语之中也是充满对子侄晚辈一般的关切。

    “多谢伯父关心,小侄自知轻重。”听出了甄逸话语中真心的关切,刘和也是诚意回答。

    一旁的甄姜闻言也是一怔,小甄嬛的小脸上也是浮现担忧之色。显然这次的劫掠之行,两个女儿家仍是心有余悸,要不是碰到刘和与霍去病二人,恐怕早已凶多吉少。

    但是一想到刘和的所作所为,特别收服周仓时的话语与胆魄,绝非寻常之辈,心中担忧也是去了大半。

    “不知道公子一行,可否安置妥当?甄家颇有家资,需不需要我们拨些钱粮帮忙?”甄姜想到如今刘和麾下的那几百号人多为贫苦百姓,刘和虽贵为幽州牧之子,但是此次出行所携之物必然不会很多,如果安置不好容易引起哗变之类的祸乱。

    那样的话,刘和与霍去病不是会很麻烦?万一严重起来,那霍去病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刘和看着甄姜不停闪烁担忧的神色,当下会心一笑。

    “甄大小姐所言有理...”刘和顿了顿,看到甄姜的脸色也是一变,心中的盘算也是愈发肯定。

    “伯父,和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刘和转而正色,对着甄逸说道。

    看到刘和严肃的神色以及眼中的示意,甄逸这样精通商场人情世故的人怎会不明白?当下也是屏退左右和其他家属,只留下甄姜一人以作商讨。

    小甄嬛见状,正想要撒娇逗留,但是见到甄逸一脸难得的严肃,乖巧的跟在自家哥哥身后走了出去。

    “贤侄有何难处?但说无妨。”看到内堂清净,甄逸便开口问道,但也说得滴水不漏,不说帮与不帮,且听来意。

    “伯父刚才也说了,如今是乱世,不知伯父对于家族将来有何打算?”刘和知道,跟这样经验老道的人打交道,自己的客套是讨不到便宜的,自己也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索性直接开门见山,将问题的皮球提回去,自己再随机应变。

    “这...”甄逸也是不由一愣,心想刘和怎么突然会问这个了?不应该是说他自己的问题吗?难道他要说的事跟自己的家族发展有关系?

    一想到这,甄逸也不敢大意。不时看了看刘和几眼,心中的算盘也开始打了起来。难道他这是要劝说我到幽州去?不对啊,我们不过一介商贾,虽然有几人从政,自己也打算让几个儿子去混一混官场,但也就是几个小官,也就是方便自家生意而已。

    难道是看中了我们甄家的钱粮?可是听闻幽州牧刘虞爱民如子,好施仁政。州郡的军力应该是最差的,不会妄动刀兵。应该不会贪图我们这点家底去充实军力,那到底是为何?

    难道就真的是为了劝说我们过去做生意,发展幽州实力,改善穷州的民生?不过也不对啊,偌大幽州,积贫已久。虽说对自家的生意本领很有信心,但是生意这东西很讲究市场环境和商机客流的。如今的家底和薄名,也就是在冀州这样的大户之州方才有所得,不是换个地方就能如鱼得水的。

    再者说,自家的能力再强,幽州那样的长久苦状也非一家之力就能改变的,显然很不现实。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甄逸越想越觉得迷惑,看向刘和眼神都有些茫然。不过既然心中有了一番盘算,也算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既然现在猜不到,那就等着对方自己说出来吧。

    “说起来倒让贤侄见笑了。”甄逸思忖半天,决定还是正常应答,等刘和说出真实目的再作计较。

    “小侄洗耳恭听。”

    “甄家本就是商贾之家,能在这乱世之中求存,做些小生意,富足族人生过,安稳过度一世便好,别的打算确实还未谋划。”甄逸倒是说得恳切,隐隐透着一些无奈,毕竟这是乱世,求生本就不容易。

    “既是如此,敢问伯父,冀州可否安定?”刘和一针见血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