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九十四节 伐吴(一)

第九十四节 伐吴(一)

    先前,朱元璋与刘基两人,看着刘基由山河形势图抄录过来的地图。

    张士诚虽失了江北、两淮之地,丧失几万兵马,比较重要的是,损失的盐田收入较大;朱元璋还因占有了淮东之地,特设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所领盐场凡二十九场。

    地图上平江(苏州)城位处太湖之东,往西北逆向,有太湖东北的无锡,北边的江阴、常州,西北的宜兴,西边的长兴,南边的湖州,以及东南的嘉兴,再往南则尚有杭州、绍兴等,都还属于东吴属地。

    如今,江北的通州已攻下,但大江之南还属于东吴。而围绕在平江城的重要据点,太湖之北的江阴有吴良、常州有汤和,西北的宜兴、长兴有耿炳文等人,长期驻守防卫。

    刘基道:“张士诚经营平江已逾十年,说不上政通人和,但确实占据地利之便,且据说张士诚好招揽文人雅士,甚受文人吹捧、爱戴,百姓也信以为真,勉强也算占有人和优势,直取平江城,加上城坚池深、粮积盈仓,恐不是短期能够攻打下来。”

    又道:“目前除了平江拥有重兵之外,以湖州及无锡军势最强,再次为杭州及绍兴。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为张士诚的羽翼、臂指,若是直取平江城,两人必定悉力赴援,难以取胜。”

    接着说:“建议主上,不若先攻湖州,由于湖州便在苏州对岸,施加压力,反过来让平江之军出来救援,使疲于奔命。另外,由陆路攻占杭州,让张士诚的羽翼尽折,平江城势孤,就算如何坚守,城破可待矣。”

    朱元璋听了,赞道:“先生之策,甚合孤意,张士诚这只乌龟,龟缩很久了,平江城短期内确实不容易攻下,剪其羽翼,断其外援,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朱元璋每每与刘基密室商议后,出来后便找诸将、众臣表面商议,实际上等同考试。

    朱元璋召中书省、大都督府臣,问道:“张士诚据姑苏,常常侵扰吾地,为境内之寇,不可不讨,你们有甚么看法啊!”

    李善长回道::“张士诚早就该讨伐了,不过,以臣愚观之,目前他虽然屡屡战败,但兵力未衰,加上土沃民富,又积储甚丰,恐怕难以立即消灭,臣建议最好等候时机,在大举攻灭。”

    徐达从小就是朱元璋玩伴,跟随最久、最了解朱元璋,反而说:“张士诚骄横,暴殄奢侈,此刻正是上天要亡他之时。而所任命的骄将,如李伯升、吕珍之徒,皆龌龊不堪将才,只是徒拥兵将,实际却为富贵、欢娱。更且听信黄、蔡、叶三个参军,此三人都是迂阔书生,不知大计。”

    接着说:“臣奉主上威德,率精锐之师,声罪致讨,东吴必可平定消灭。”

    朱元璋听了,当然是大喜,对着徐达说:“诸位的格局限于个人所见,唯独你的看法,最合孤意啊!讨伐张士诚此事,必定成功。”

    大军将发之前,朱元璋又问诸:“此次大军出征,应该由那里先用师?”

    常遇春回道:“逐枭者必覆其巢,去鼠者必熏其穴,此次出征,当然是直捣平江,平江城破,其余诸郡,还不望风纳降。”

    朱元璋道:“不然,张士诚出身盐贩,与张天麟、潘元明等皆强梗之徒,湖州张天麟、杭州潘元明互为羽翼。平江有危,唇亡齿寒,张天麟、潘元明等必会全力来救援。”

    接着说:“现今不先分散其势,而遽攻平江,若是张天麟兵出湖州,潘元明兵出杭州,其他援兵四合,更难以取胜攻下。应该出兵先攻打湖州,反使平江之兵疲于支援、疲于奔命。而湖州、杭州等羽翼剪除,然后再移兵平江,城陷便指日可待。”

    常遇春不改先锋本色,还是觉得直捣黄龙,才是最佳计策。

    朱元璋不高兴地说:“你攻打湖州失利,责任孤来担。若先攻打平江而失利,失败了就你来负责啰!”

    主上都这么说了,吓得常遇春也不敢再多说。

    八月初四、癸丑日,徐达等帅诸军从龙江出发,正式进讨东吴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