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百二十节 征伐(二)

第一百二十节 征伐(二)

    朱元璋派出征伐方国珍及征伐陈友定的两路军,基本上已完成了征战任务。

    征南将军汤和,先前已平定沿海的方国珍,并已遣送方国珍等人至京师建康城;而自攻下延平,也械送陈友定至建康后,闽地大致上算平定;仅剩小股残军四窜,以及部分州县待降附,朱元璋则另派遣驻守在金华的外甥李文忠,率军前去平定兼收尾。

    而汤和则被朱元璋派去造大船,去方国珍的老巢、大本营,明州(宁波)、庆元(舟山),督造运驶海上的大船,运送军粮到北方。

    所以,朱元璋目前正式遣派在外征伐的,还有四路大军

    一路是去(吴元)年十月二十一、甲子日,以右相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政事常遇春为副将军,北伐征讨大元朝,最大最多的二十五万大军。

    一路是同日,之前便提及的,以湖广行省平章杨璟为征南将军,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为副,取广西。

    一路是正月二十九、庚子日,以邓愈为征戍将军,率领襄阳、安陆、景陵等卫兵,征讨南阳以北,未归附的州郡。

    一路便是完成平闽后,二月初二、癸卯日,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由海道取广东后,再与杨璟会合取广西;这路在“侠士”何真纳款归降后,广东也大致底定。

    所以,实际上还再征伐的只剩三方,规模最大的征虏军,合并两路后、次之的征南军,以及邓愈的征戌军。

    去年底徐达大军差不多扫平山东,在大多数州县都主动投降下,战功彪炳;且朱元璋时时催促运粮北上,也吃饱喝足,北伐军暂时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年。

    不过,北伐军好过年,大元朝廷可就不好过年了。因为北方大元朝内,自己仍旧争吵不完,征战更凶。

    二月初一、壬寅日,大元朝廷削扩廓帖木儿所有爵邑、军职,命秃鲁、李思齐等关中将领征讨。朝廷也命分省山东的右丞相也速,率军防守。

    这个“也速”,也就是在三年多前(至正二十四年七月),孛罗帖木儿率领逾十万大军犯阙时,主动投降的那个“也速”;在去年九月时,以中书省右丞相之位,分省管辖山东。

    本来是要防范被削了兵权的扩括帖木儿,如同孛罗一般,率领大军犯阙。所以,率大军驻扎在河北直沽,只是作作样子。结果真的只是作作样子,看着山东被大明朝给吞了。

    不过,看着大明将领一路杀将上来,二月十二、癸丑日,常遇春又攻陷东昌。大明朝虽尚未大军压境,还在山东附近,但紧迫感倍增。

    也速心想,我大元蒙古军强悍有名,先前是怕同样是蒙古军的孛罗帖木儿,难道还真怕你南方南人出身的大明军不成。

    所以,二月二十四、甲子日,便派遣平章忽林台主动出击。

    徐达率军出战,元兵败走,被“追奔”了八十余里,死伤甚众。被常遇春一路追到棣州(山东省无棣县),还被生擒了枢密院判脱驩,以及军士数百人、马三百匹。

    结果,没打过不知道怕,打过了才懂得慌;这种战败的军情怎能上报,这个大元的右丞相也速,也就先龟缩在直沽(天津市),暂时坚壁清野的防守着。

    而另一个朝廷,大明朝廷,则是战胜、纳降的战报,不断从北方、南方、西方传来;一个府路接着一个府路,一个州县接着一个州县,大明版图不断扩大。

    朱元璋看着版图越来越大,边看战报边高兴,当然高兴;而文臣们看着“自己”的朝廷越来越大,当然也高兴。不过,仍然有些人不高兴,那就是没被派出作战的武将们。

    尤其是,当年跟随朱元璋,还“活着”的淮西二十四将;心想此番四处征伐,听闻也没打什么硬仗,只是一路招旗受降,就“战功彪炳”,回来后还不知要给多少赏赐,加封多高爵位了。

    大伙儿总是同期同梯的,这么受到“不公平”对待,心里想着,嘴里便互相抱怨着,没想到本来的“老大”朱元璋,情报做得够彻底,马上听闻老将们的抱怨。

    三月初四、甲戌日,便下谕

    “汝曹从朕起兵,攻城畧地,多宣其力,然近日新降附者,亦有推擢居汝辈之上,而尔等反在其下,非弃旧取新也。今天下一家,用人之道,至公无私,彼有智谋才略,克建功勋,故居汝辈之上。夫有兼人之才,出众之智,乃有超人爵赏,汝辈苟能日亲贤士大夫,以广其智识,努力以建功业,不患爵位之不显也。”

    意思便是,我都这么奋发向上,努力求知、努力学习了,你们自己也要多用功才是啊!不要还是当年只是跟着揭竿起义,混口饭吃的濠州一带草根农、土流氓啊!

    这是我朱元璋皇朝刚刚成立,版图还在扩张,心情好啊!还愿意体贴一下帮你们想啊!

    于是,皆顿首感激,各赐绣衣以慰勉之。

    ………

    不过,也难怪老将们不满,确实此番征伐,硬仗没几场,倒是一路受降来着。

    三月二十二、壬辰日,征戍将军邓愈进兵取唐州,元守将刘平章弃城遁。

    三月二十七、丁酉日,征戍将军邓愈至南阳,攻其北门,参政王国宝,副枢乔珍等皆降;克之,擒元守将蔡国公史克新、平章张居敬等二十六人,获军士“一千五百余人”、马一百五十匹。

    三月二十九、己亥日,大将军徐达等至陈桥,先前从泸州逃到汴梁的左君弼,与汴梁守将竹昌等,率所部兵诣徐达军门投降,徐达入汴梁城内,副将常遇春军营于城外。

    自从大元察罕帖木儿于至正十九(1359)年八月十八日收复汴梁路,刘福通挟韩林儿奔安丰以来,至洪武元(1368)年将近十年时间,南方的“起义”军,终于又回到了汴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至正十四(1954)年朱元璋还在滁阳混饭吃时,姊夫李贞带着外甥李文忠、侄子朱文正与另一人一起来投靠,也就是义子沐英,这次跟着李文忠到福建扫荡收尾,并在胡廷美打了许久的建宁,设置卫所,朱元璋命沐英为建宁卫指挥使。

    当年投靠朱元璋才十岁、现年二十四岁的沐英,终于熬出头,开始展露头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