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一百三七节 三道

第一百三七节 三道

    洪武二年十月初

    在京师等着下葬常遇春的朱元璋,实在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常遇春在七月初七得“暴疾”而卒,八月初一,灵柩便已从老远的北平(現今的北京),运至龙江(南京、建康城的长江口岸)。

    朱元璋更“亲自”写了一篇奠文,先行祭拜,并命兵部、礼部,叙功拟仪、择地营墓,准备哀(葬)礼。

    当初,朱元璋在龙江,祃祭、誓师,正式封年纪较小的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大二岁的常遇春为“副将军”,主要便是怕常遇春太“疾冲”;然而,征北之行,便屡传大将军与副将军不合;当然,主要还是常遇春不满徐达行军作战方式。

    常遇春向来主张以最强的先锋战力,速战速决;所以先前讨论征北作战计划时,便提出直捣黄龙的方案;不过,被朱元璋否决,此“战术上”虽然可行,但“战略上”不对,直捣黄龙只会导致,大元朝的各地勤王军,蜂拥而至,反不利后续作战。

    后来,常遇春虽在徐达的号令之下,打了一些对常遇春来说,不算争战的“小”战争,但不合的传闻,便时而有闻。

    在进攻元大都时,到了通州,又发生擒获元帝之争。

    当然,徐达是“受朱元璋命”,让元帝“车驾”离开的;但常遇春可没听朱元璋说过,未曾“受命”;强烈要求马上攻陷大都,擒获元帝来邀功。于是,在作战会议上,争吵后的结果便如《明太祖实录》所叙:

    “达进兵至通州,营于河东岸,常遇春营于河西岸”。

    朱元璋在先前,便派遣自己的亲信,原本的亲卫军、冯胜,为征虏大军右“副将军”,后来又派遣原征南将军的汤和,为征虏“偏将军”,前往协助大将军“作战”。

    不过,常遇春“真正”作战时,确实是“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攻占元大都之役,闰七月初二师发汴梁,不到一个月时间,七月二十四便已打到通州,要不是因为要等着元帝“车驾”离开,大都早就被常遇春攻陷了。

    而对战扩廓帖木儿时,所属部队更是勇猛,从真定(石家庄市)翻过太行山,直捣太原;当时,徐达为怕常遇春屡立大功,便派傅友德及薛显,率领骑兵前去,迎战扩廓帖木儿赶路而来的“先锋”骑兵,结果大挫败。

    然而当夜,常遇春便在豁鼻马的“内应”下,一举打得扩廓算是真正的“落荒而逃”。

    这些彪炳的战功,让朱元璋不得不再下诏书:

    “今定右副将军冯宗异居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居宗异之下,偏将军杨璟居和之下,协力同心,剪除余虏,勿以细巧虑朕之所见也!倘朕法有未当、调度未周,尔等慎勿执一,更审而行之。”

    这使得“大将军”徐达,心里老大不高兴了;诏令右副将军冯胜等,要听常遇春的,那皇上您的“麻吉”、“大将军”徐达我,要往摆哪里?谁听我的?“常左副将军”吗?

    而在凤翔时,面对关中四将之二的李思齐、张思道,徐达与常遇春为了对谁先开刀,双方阵营又争吵起来,让朱元璋颇为头痛,后来便刻意调开常遇春,前去征伐前大元朝的“余寇”,分开两人。

    但征虏副将军“薨逝”,皇帝亲自举行丧礼,而大将军却未到,也说不过去。

    以致于朱元璋在八月十二日,便遣都督佥事吴祯送来“第一道”敕书给徐达,要征虏大将军攻下庆阳城后,赶快回来,一起为“征虏副将军”举行哀(葬)礼。

    不过八月十三日,朱元璋在京师,几乎同时收到,大将军徐达遣使“正式”上呈的《平元都捷表》,里面还客气地“特别”提说“…臣与『遇春』等,已于八月初二日勒兵入其都城…”。

    其实当时,徐达对常遇春的不满,已溢于言表。

    当然,此“敕书”也有要求徐达不要再“围”了,赶快攻下庆阳城之意。

    这点,徐达是明白朱元璋意思的;所以八月二十一日,围了两个多月的庆阳城,便攻下了。

    但是回去帮“征虏副将军”举行哀礼这事,徐达可就“装聋作哑”了,故意“四处”讨伐残余势力、收拢残军,表现很“忙”于军务的态势。

    于是,八月二十七日,朱元璋遣金吾卫千户秦毅送来“第二道”敕书:“……未闻班师之期,朕日望之。敕至,可即日上道。”

    而徐达可“即日”上道?没有。

    大将军此时,可就真的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担当了。

    又拖了快半把月,一直拖到九月初十,才与御史大夫汤和,发平凉、还京师。

    九月初十这日,将被追封为“开平王”的常遇春,都已经“薨”逝二个多月了。

    ………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四十六

    九月二十一、戊午日

    征南将军廖永忠、参政朱亮祖等,帅师自广西还。上命皇太子率百官迎劳于龙湾。比入见,上抚慰欢甚,既退,复命皇太子送永忠还第。

    十月初三、甲子日

    录平章廖永忠所部征南将校功。上欲赏永忠,以大将军徐达等未还,故未及赏…。

    ………

    征南方面作战结束,大功告成,朱元璋本来要“论功行赏”。因为,大将军徐达“正在”路上,还没回来,只能先搁着。

    徐达的确“正在”路上,这一路行来,走的可真是“悠哉悠哉”啊!

    若是论行文速度,自从朱元璋设立马驿(马站已改名为马驿)、水驿以来,公文往来便非常地“快捷”;譬如,八月二十一攻下庆阳,整理战果、上呈战报,朱元璋在京师收文览毕后,八月二十七便已又送出回文,要徐达赶快回京,前后才六天时间。

    而徐达九月十日师发平凉,十月初三仍在“路上”;当然,“大军”行进是比较慢的!但是那“大军”,可是被朱元璋“留在”陕西,要右副将军冯胜驻庆阳,节制各镇兵马。

    不得已,朱元璋又遣人送出“第三道”,未登记在“公文簿”上的敕书,为什么说“未登记”呢?当然是正(明)史、副史(明太祖实录)上没写,所以说未登记。

    那倒底有无此“第三道”敕书呢?

    理论上是有的,实际上“应该”也是有的。

    因为,先前朱元璋要礼部草拟天子为大臣行“哀(葬)礼”的礼仪,十月初礼部已拟好上呈。

    十月十三、庚午日(《明太祖实录》卷四十六)

    敕葬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于钟山之阴,给明器九十事,纳之墓中。

    明日举哀,如前(十月初所擬)仪。

    诏赠遇春“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复推恩王其三世。

    (如当初韩林儿追封朱元璋祖宗三代)

    ………

    至于,徐达到底什么时候回到京师,这个史书有记载:

    洪武二年、十一月壬辰朔(初一),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北征还,入见,上抚劳之。

    大将军徐达与偏将军汤和带着亲卫军,自九月初十、至十一月初一,从平凉到南京,共走了五十二天的时间,这“路程”可真是遥远啊!

    而且,没有“皇太子率百官迎劳于龙湾”!

    所以说,为什么“实际上”是有“第三道”敕书。好吧!可能不叫“敕书”,比较可能是一封“密函”。

    因为,朱元璋知道徐达不会回来参加葬礼,所以在十月十四日,便先率文武百官,举行了常遇春的“哀礼”。

    可知,徐达与常遇春两人是“不合”的,史书一直说:“然天下所称道者,唯达与遇春为之冠,因号曰『徐、常』”。

    其实,称道“徐、常”,常遇春生前是很不爽地;而徐达呢?可能心里更是不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