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三五章 龙湾大战:序幕

第三五章 龙湾大战:序幕

    应天府衙

    五日后,闰五月庚申(1360/6/1

    早上,朱元璋已招集建康城内所属,于府衙大厅上议事。

    先前水路、陆路消息皆被封锁,陈友谅登基后,大部分的巡哨已撤除,而朱元璋这方也找机灵的探马,装扮成百姓,再混到太平城去打探消息。

    厅上众文武官员中,有已大略得知太平城出事了,有尚未知情者,正交头接耳相互谈论着,刘基此时则站在朱元璋身边。

    未几,探马回报:“禀报主公,太平城前几日子,确实已陷于陈友谅军。”

    朱元璋问道:“太平城濠堑深固,有探查出敌军是如何攻陷?”

    探马回道:“据属下探知,六天前的清晨,陈友谅大约二十万舟师,直攻太平城,守军奋力防守了两日,敌军都攻打不下。后来是趁夜晚涨潮时,由巨舰船桅攀登入城墙,才被攻下的,花云将军、王鼎、朱文逊,以及知府许瑗都捐躯了。”

    朱元璋感概地说:“唉!我的黑将军,竟为守城而捐躯了!”

    与花云熟捻的几位旧将,也都叹息不已!

    探马又道:“另外据探,太平城被攻陷的当天早上,天完帝徐寿辉暴毙,两天前的戊午日午时,陈友谅便在采石矶的五通庙称帝,改立汉朝,年号为『大义』。”

    一时,府衙上下,一片众声哗然!

    太平城已陷?!徐寿辉暴毙?!陈友谅称帝?!年号为“大义”?!

    突然之间的一连串军情,让大伙儿震惊!诧异!嗟叹!奇怪!

    不过,一连串的军情,一个接一个想下来,也算是很有道理。

    就是陈友谅率舟师突袭太平城,很是震惊!攻打下来后,找人不知用什么方式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皇帝,则很诧异!而连这后来才起义的陈友谅,都称帝了,追随这许久的主公,还只是“吴国公”,大多嗟叹!

    只是这年号“大义”,众人都觉得很是奇怪!弒主称帝,是“大义”之事?

    众人喧哗之后,朱元璋又问:“诸位,有什么看法?”

    有说反攻回去,有说朱元璋亲自领兵,有建议先退避离开,有建议先假意投降…。

    刘基听了竟然有要投降的?怒目而视。

    朱元璋眼角一瞄,便要大家再商量商量,赶紧找刘基进内室。

    朱元璋对刘基笑说:“先生不要生气,说投降的那个胡惟庸,是我暗中要他说的,总要如先生所说,表现出我们甚是惊慌,示弱一下。”

    刘基听了后,道:“如此尚可,伯温只是意外,这才几天时间,陈友谅竟然这么快就已称帝,已经在采石矶、五通庙登基?”

    “时机不对!地点不对!登基仪典过于匆促草率!”

    “未能够真正『奉天承运』,此汉朝的国祚必定不长,不用太久,陈友谅必将败亡。”

    朱元璋听了心中很是高兴,但仍道:“依先生前日之策,仍否可行?”

    刘基很有信心地回道:“还望请主公依伯温前日之言进行。”

    “另外,因为各路伏兵相距太远,可用旗帜遥令,并请主公下令,各军在埋伏时不得轻举妄动,让陈军…嗯,改称汉军吧!有所惊觉而有提防,待近午时举旗,伏兵四起,再一举攻灭汉军。”

    朱元璋道:“先生说得好,我们这就去安排布阵。”

    刘基听了“我们”两字,忙道:“这可不行!伯温仅是提出策略及建议给主公,安排将士与调度军队,这是主公所为之事,伯温不敢僭越。”

    朱元璋心里想,你刘基还算知趣,不过仍客气地说:“那么我们先出去吧。”

    朱元璋对大家说道:“太平城距建康城约一百二十里路,快马也要半日行程,敌方二十万舟师,我方若要先收复太平,必得派大军前往,建康城将空虚,汉军可假意接战,再派舟师疾驰而下,一、二时辰即可达建康,我大军回防不及,不是良策。”

    “况且弃城而走,何处有比建康城更好的条件,且东边尚有张士城虎视眈眈,这也不是良策。”

    “至于投降那更不用说,元璋怎会不顾一起打拼的众位,而自己求活呢!”

    众人再度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时,朱元璋道:“为今之计,必先备以待之。请卲荣、徐达、冯国胜、常遇春四位将军,各自统领一万人的五翼军,尽速整军完备待命,夜里江防更要严加戒备。”

    又道:“继续派出探马,有消息立刻上报。”

    四位将军与众人应声说:“是”。

    众人各自下去整备,大家散去时,朱元璋要胡惟庸私下叫住康茂才,到内室候命。

    ………

    内室里仅两个人,朱元璋对康茂才道:“康指挥,你是水师出身,先前与赵普胜一起同为徐寿辉下属,应该也认识陈友谅吧!”

    康茂才紧张地回说:“秉主公,那是过去事了,这陈友谅弒主,属下不可能与他通好。”

    朱元璋笑说:“你误会了,康指挥自从投靠我以来,尽忠职守我都知道,当然知道你不会与陈通好,不过现今有一事,非你莫能办,你可愿意帮我?”

    康茂才道:“必当为主公竭力完成。”

    朱元璋道:“我有一计策可对付陈友谅大军,但要他率舟师尽快前来攻打建康城,你现下就写一封信,假装要背叛,与陈里应外合,约他初十来偷袭建康城。”

    康茂才听了大惊,急说:“属下不可能里应外合,背叛主公!”

    朱元璋笑道:“我当然知道你不会里应外合,是要你『假装』里应外合,骗取陈友谅的信任,要他赶快率舟师攻打过来而已。”

    康茂才稍微平静地说:“若是这样还好,请主公一定要相信属下。”

    朱元璋道:“当然,对忠心投靠我的将士,元璋必待之不薄,康指挥不用担心。”

    康茂才回说:“好,此事茂才必为主公尽力,属下有一老仆,以前帮陈友谅做过事,让他持信前往,陈友谅应该会相信。”

    朱元璋大喜道:“好!你信上就如此这般写…,初十辰时,在城东的江东桥那端会合。”

    ………

    隔日(1360/6/19),下午,府衙大厅,朱元璋与李善长在厅上

    李善长道:“秉主公,建康城内的五翼军都已整备完毕,四位将军也各自领军待命。昨晚全军加强戒备,大家都担心汉军会如攻打太平城一般,夜里来偷袭。”

    朱元璋笑道:“汉军最好赶快攻打过来。”

    李善长诧异道:“汉军舟师庞大,且气势正强,主公怎么反而希望尽快攻打过来?”

    朱元璋道:“建康两面敌人,而汉军占领着距离建康最近的太平城,应该速战速决,对恃过久,反而会让张士诚觉得有机可趁,甚至双边合谋。”

    又说:“所以,我已请康茂才写信,假装里应外合,要汉军尽快攻过来。”

    李善长听了大惊,道:“什么!主公已要康茂才写信通敌?”

    朱元璋悠哉地说:“以我有备之雄狮,迎战无备之敌军,战事何患不胜!”

    李善长待要再问,此时康茂才带着老仆来见朱元璋。

    康茂才道:“禀报主公,交办之事已办妥。”看了在旁的参议李善长,停了下来。

    朱元璋道:“无妨,此事参议也知道。”

    康茂才向老仆说:“你向主公说明事情经过。”

    老仆应声说道:“吴国公在上,小的奉命送信过去,那个…那个伪汉帝陈友谅亲自接见小的,看了信后,问主人目前在哪里?小的依照指示,说主人目前驻守江东桥附近,陈友谅问了位置后,要小的回来告诉主人,相约初十寅时在江东桥,以『老康』为号,届时要主人里应外合,一起举事,要小的赶快来回报。”

    朱元璋道:“好,你辛苦了,下去吧!”

    又说:“康指挥这次多亏你了,此战大捷你必居首功。”

    康茂才赶紧回道:“能为主公尽力,已是属下的荣幸,茂才不敢居首功。”

    朱元璋道:“届时论功行赏必有你的份,你们先下去吧!”

    也对李善长说:“这几日持续戒备,三日后未时,让大家全部过来,我有要事宣布。”

    三人皆回说:“是”,分别办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