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六二章 救与不救

第六二章 救与不救

    大宋龙凤九(大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年二月

    应天府

    朱元璋在大厅上,看着刘福通派人送来的紧急求救“敕令”。

    虽然朱元璋实际上并未受大宋小明王节制,但自从至正十五年郭子兴死后,其子郭天叙受封为都元帅,军中号令皆以大宋龙凤年号行文,迄今也已七、八年。

    原本属于天完朝的明玉珍,自从徐寿辉死后,便与“汉王”陈友谅断绝往来,自称“陇蜀王”;去(至正二十二)年三月,也在蜀地创立“大夏朝”,改元“天统”,称起皇帝来了。

    目前行有年号的,有大元朝、大宋朝、汉朝及大夏朝,这大宋要是被灭了,未来用什么年号呢?

    总不能用陈友谅汉朝的那个什么“大义”年号!不过据闻陈友谅已改年号为“大定”,当然更不能用那明玉珍的“天统”。

    用天干地支的什么癸卯年,武人不懂,这些军人们会搞不清楚前年、后年、哪一年?

    改用大元朝的至正年号?那还要反元吗?

    自立为王用自己的年号?这又和“缓称王”冲突,虽然察罕帖木儿已死,但现在,应该还不是时候吧?

    另一方面,若是不救,难保未来不会落人口舌,故意“见死不救”。

    这救与不救,让朱元璋伤起脑筋来。

    李善长在下边,看着朱元璋神情数变、捉摸不定,便问道:“主公,这大宋的『信函』是有什么要求吗?”

    朱元璋听了,便将信函递给李善长,道:“你看看吧!”

    李善长接过来看了一阵,道:“这救与不救,确实难办。若张士诚大军攻陷安丰,顺便灭了大宋,这是帮主公的大忙,省却未来处理小明王的问题。”

    “可是若不救,又有些说不过去,安丰距离建康不算远,一般应该都会认为,安丰必定会送这求救信过来。若不派兵救援,将来落人口舌,说主公见死不救,放任大宋灭亡。这的确有些难办,难怪主公会烦恼。”

    朱元璋道:“你的看法如何?”

    李善长回道:“依属下看法,应该还是要派兵去救援,这可象征主公乃是仁义之师,但是…救援不用太快、太认真。”

    朱元璋道:“嗯!李参政此法可行,可要派谁去呢?”

    李善长回道:“将领太小,易被他人认为主公对救援之事不在意,建议派遣大将。”

    朱元璋道:“徐达与常遇春两人现今都在建康,就派他们两人前去救援吧!”

    李善长道:“主公高明,常将军行军较激进、徐将军带军较老成,可稍作牵制,是个不错的组合。”

    朱元璋道:“嗯!去请他们两人过来,我交代他们救援事宜。”

    李善长道:“是!主公。”

    ………

    青田山村

    刘基在书房看着朱元璋的来信,内容大致是田丰已被扩廓所灭,北方地区已再度为大元朝统治,以及张士诚大军攻打安丰,刘福通派人求救的事情。

    刘基看了后心想,也许是老天也在帮朱元璋的忙,察罕被田丰刺杀,帮朱元璋去除将来最大的劲敌。

    现今,连张士诚竟然也帮朱元璋去除大宋这个鸡肋,免去未来可能背负的强迫禅让,甚至是弒君之恶名。

    不过,朱元璋信中,竟说要派兵去救援,这让刘基不是很赞同。难得的机会,竟然自己要搞砸。

    看着朱元璋的信使,还在等候回复,刘基脑筋快速想着信里头的几个重要关节。

    首先,韩林儿及刘福通在安丰也偏安二年多,张士诚又为了什么突然攻打安丰城?

    接着,察罕花了一年多时间包围益都城,既然扩廓是承袭察罕军,去攻打逃入益都城的田丰,益都理应快速陷落,而扩廓却又用五个月才灭了田丰?

    再来,扩廓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去年十一月时既已灭了一个大宋的小行省平章,反而放任在安丰城里,兵势日蹙的“大宋”朝廷,继续苟且偷安?

    看来,北方虽再度归属于大元朝统治,但各路大元军应该是互有牵制,军令不齐一。

    而第一个重要关节,刘福通对张士诚毫无威胁,此时张士诚却突然派兵攻打安丰,难道是“围魏救赵”?

    虽然两方势力原先都是反元军,但张士诚是地方的运盐贩众起义,不同于白莲教的农民红巾军,两方本就互相并不隶属。

    刘基过去建议朱元璋攻强防弱,只是派大军在边境防守,加上最近多次叛变,建康这边近期以安内为主,少有主动攻伐。

    而张士诚偏安守成,近几次“主动”出兵,又连连败仗,没有“围魏救赵”的理由。

    安丰城虽然距离张士诚领地淮安、高邮不远,然张士诚的主力军队移至平江已多年,攻打安丰可能还要调兵遣将,反让平江空虚,难道准备使个“空城计”?

    这也太狂吧!张士诚、或是他的谋士,应该没有这种胆识。

    若是要报复朱元璋近年来的侵攻,而去攻打安丰来要挟,这也说不过去。

    朱元璋虽奉大宋龙凤正朔,但未听节制,是各方豪杰尽知之事。就如同陈友谅当初虽属天完朝大将,但也未听命徐寿辉相同。

    还会有什么原因让张士诚攻打安丰,难道是大元朝廷下命?

    安丰势弱,此种简单攻伐,朝廷下令,或扩廓派个参军或偏将就可达成,这也是察罕当年灭宋未尽之事,还可趁机赚个大功!

    对了,大功!就是大功!名义上的大功!

    张士诚应该是有消息,认为北方军阀正各自牵制,无法调动大军攻伐,他可趁机打下大宋,押送“大宋皇帝”进京邀功。

    张士诚要的就是向大元朝廷讨邀的“大功”!

    最后的关节,便是朱元璋会担心什么?为什么要派兵救援?

    大宋灭了不是很好吗!以后也不用搞什么禅让,甚且如陈友谅暗中弒君的罪名。

    怕落人“见死不救”的恶名?

    此大可用建康城中无大将,大将皆已在外攻伐,救援来不及推托。

    刘基心里一时也未参透,看着信函最后,大宋龙凤九年二月…。

    喔!刘基明白了,是年号正朔的问题,没了大宋?用什么纪年?

    一定不是“至正”年号,也不可能是汉朝的“大定”年号,也许是年号问题,困扰着朱元璋!

    于是,拿起纸笔写信回复,内容大致是建议四点。

    一、建议放任不救,主公若是救援成功,如何安置小明王;

    二、尽快攻打平江,采取围魏救赵之法,来解套见死不救;

    三、加强防备汉军,避免汉军趁机攻占,加强交界地防御;

    四、已是称王之时,北方军阀陷入互斗,大元已无力南攻。

    刘基将回信交给了朱元璋派来的信使,看着信使快速地离去。

    心理思考着,救援安丰虽花不上多少兵力,但此事却可能影响历史留名,就看朱元璋自己如何判断与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