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七五章 胜!败?

第七五章 胜!败?

    鄱阳湖北湖

    今日双方仍续对战

    一个多月来的鏖战,朱元璋这方死伤甚大,近些日子以来,几乎都是每日心战喊话、硬撑着,死缠烂打地拖住汉军,拦截舟师进入大江。

    双方战线拉的颇长,有些汉军已近湖口,大部分仍在北湖,甚至还有靠近南湖的。

    不过,汉军这方,明显地士气更不如昨日。

    朱元璋这些日子以来,已不断地对汉军心战喊话,散布投降免死,伤者医治的消息。

    今日早上尚未开战,有些前线汉军,更是直接前来投降。

    问其原由,竟是汉帝已亡?赶紧上报至朱元璋处。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心中大喜,心想若是陈友谅当真死了,这场双方阵营级的大对决,超级无敌艰辛的战争,很有机会得胜。

    此战,可能就要结束了啊!心中甚是感叹!

    不过,只听几个降卒所言,还是不靠谱,要抓几个将士看看,比较保险。

    统合战况,接近湖口的汉军依然骁勇善战…;便传令,攻击仍在北湖落后的汉军。

    这一日,张必先主要是守住湖口通道,并尽力找寻太子。而朱元璋军,则是在湖口位置与其对峙,主要攻击鄱阳北湖中的汉军舟师。

    双方虽续对战,但由于汉军士气低落,战斗相对已不那么激烈。

    下午,终于传来好消息,已擒获汉朝太子陈善,以及平章姚天祥等,确定陈友谅已死,全军更是振奋。

    此消息虽让朱元璋高兴,然而,让朱元璋最振奋的,莫不是常遇春特来邀功。

    原来常遇春昨深夜里,虽让张定边突围而去,但收纳降军时,却得到了一宝:陈友谅的爱妃“阇氏”,今日便先入湖,特来邀功。

    双喜临门,让朱元璋更是振奋不已!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诚如刘基所言,此战艰苦无比、艰辛异常,经历这一个多月来的鏖战,有几次甚至还差点丧命。

    而自己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随时要先挺住自己的心志,并得时时逞“口舌”的心战喊话,提振军心、士气。

    朱元璋内心的惧、内心的茫、内心的苦,有谁知道啊!

    不过,最终撑到了今日,可真正是取得了巨大“收获”啊!

    权力!美色!尽在囊中。

    ………

    汉军这方

    只剩张必先率领的五行军还在奋勇作战,并持续找寻太子。其余汉军虽仍作战,但士气低落,战力已不如前些日子。

    而就如张必先所言,姚天祥不懂军事、不识时势,还以为汉军已胜券在握;得知张必先守在湖口处,故意躲着张必先,而落在战线的后方。

    由于太子所乘巨舰偏离了主力,且护卫的汉军将士们,心里各有疑虑,加上备战不力、防御不足,故而率先被朱元璋军所擒获,此消息也传至汉军各大阵营中。

    张必先苦苦地找寻太子,最后得到的消息,竟是自己最不愿听到的,“太子已被擒”。

    虽然不愿相信,但不论是否事实,继续在鄱阳湖内鏖战,都不利于巨舰作战。

    便通令全军,鄱阳湖内不利我方巨舰水战,全军突围进入大江,在大江中决战。

    张必先心想,若消息是假?而全军进入大江,看你姚天祥还如何待在湖中。

    汉军众将领们,也收到“太子已被擒”消息,更收到丞相张必先的传令。

    被擒消息不确定真假,但“传令”是真,部分将领跟随丞相部队,突围而去。

    部分将领则迷糊了,此为“丞相”的传令,不是“太尉”的传令?

    况且,若太子被擒,而汉帝已驾崩,继位者都被抓了,这汉朝还在吗?

    突围进大江!问题是这场战争,还要打下去吗?要为谁打下去?

    突围进大江?是要逃命吗?要逃去哪里?

    投降?投降有机会保住官位?保住军衔吗?

    这夜,汉军众将领们,在迷糊、迷惑、犹豫中度过,以致不少舟师仍留在鄱阳湖中。

    ………

    而这夜,却是朱元璋最高兴的一夜。

    下午,先是收到擒获陈善的消息,接着又收到常遇春送来的阇氏,一件是让心头承担的大石,轻多了,另一件是让心中埋藏的欲望,重多了。

    朱元璋听到大军擒获了陈善,是明显的喜形于色,更对着刘基道:“先生真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果然,陈友谅已死多日。”

    这开怀的笑容,也让沉闷多时的刘基,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察罕早亡,如今陈友谅也死,天下大势底定了。

    而收到常遇春亲自送来的阇氏,则反而是暗藏喜色,对着常遇春道:“嗯!大将军此战虽让部分汉军突围,但击沉巨舰一艘,捕获一艘,大功一件,必当『厚赏』。”

    常遇春看着朱元璋,虽然脸上未露出喜色,但眼中暗藏的欣喜、兴奋、欲望,可却藏也藏不住啊!

    ………

    隔日清晨

    汉军阵营已分为两方,一边是率舟师突围,出湖入江,属丞相张必先这方;一边是仍留在鄱阳湖,集结于另一个平章,陈荣的这方。

    集结在大江的这方,张必先整备舟师后,仅剩不及十万人,想当初是“六十万人”的舟师大军,如今却剩不及十万人!

    张必先听了报告后,心里更是有气,难道众将领们,还赖在鄱阳湖里不入江吗?于是遣人再度传令。

    未依丞相命令,而集结于陈荣的这方,众将领们聚于陈荣所在的船楼上,议论纷纷。

    众将领们经过了一夜的思考,仍有要奉丞相之命前往的,也有不想再作战的,更有直接要投降的…,各种意见纷呈,莫衷一是。

    此时丞相再来传令,要汉军突围入江。

    几位欲前往会合的将领,收到丞相的再度传令,见多数将领们犹豫不决、已无战力,更有想投降,难忍气愤,也不顾其他人意见,自行带部下离去。

    而剩下来的将领,基本上都不想再战,众人意见渐趋一致,推举陈荣出面,带大家一同向朱元璋军投降。

    于是,平章陈荣、参政鲁某、枢密使李才、小舍命、王副枢、贾佥院及指挥以下,悉以其楼船军马来降,共有将士、兵卒五万余人。(参考国初群雄事略/卷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