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太易之火 » 第1章 斥候

第1章 斥候

    无极世界,东来洲,东域平原。

    六月,盛夏,正午,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东域平原,是黑土地平原,广袤无垠,不知其千万里,又有蜿蜒的河流从中缓缓趟过,让这里具备得天独厚条件。

    正值盛夏,本应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平原,却是未见繁荣。

    放眼望去,是一片庞大到无法测量的枯树林,深褐色的枯树桩,密密麻麻地延续到天边。

    兴许时日已长,枯树细小的枝条与叶子已经早腐朽,余下的都是粗大的树干,耸立于平原大地之上,似首向人们诉说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里原本天赐之地,是大自然赋与生命繁衍的宝藏平原,巨树遮天蔽日,奇花异果数不胜数,生命在这里野蛮生长,令这里美丽富饶,物华天宝。

    如今沧海桑田,宝藏之地只有无垠的灰暗,萧瑟,死寂。

    狂风掠过无数的枯树桩,呼啸声响不断,仿佛大地在怒吼,指责苍天不仁。

    又像这方生命无尽的悲呛与叹息。

    ……

    盛夏正午的骄阳,本应熠熠生辉,金芒万丈,不能直视。

    可此刻的天空中,悬空高挂的太阳,俨然一轮“残阳”!

    肉眼可见,一块巨大的“黑斑”,覆盖掉太阳表面的三分一,让烈日失去往日的煌煌天威,即便是直视,依然不会觉得两眼有灼烧之感。

    这是一轮“下弦阳”,黑斑占据掉一块,让太阳的形状看起来,如同被啃食过一大口的金苹果,诡异无比。

    这种异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日食”,在异象过后,太阳又能恢复如初。

    而是超出天体衰变的常理,黑斑的部分被莫名力量真实地“熄灭”了,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大日失角”,亘古未有!

    天道失衡,地气易位,阴阳大乱,万物衰退。

    如此恐怖的天象异变,必然会导致气候大变,原本正常发展的世界,亦会遭受重创。

    这片无垠的枯林,仅仅展现了其中的冰山一角。

    一条丈宽笔直的土泥路,如同一把利剑,由东往西,贯穿整个东域平原,那是东域通往东莱洲的主要通道。

    曾经,这里人来人往,两地的商队络绎不绝。

    荒域平原内,各类奇珍异果,荒兽皮,骨,毛等各式的特产,通过这条大路远销内域。

    而内域的各类物资,也是从这条主干道,运至东域平原,完成两地商业上的互通有无。

    数条蔓延向远方的深深车辙,依然清晰可见,那是无数车辆经过漫长岁月的行驶,留下来的痕迹,代表着过往岁月曾经的繁荣。

    如今这条主干道却是荒废了,因为莫名的原因,车辆与旅人的减少,造成年久失修的迹象。

    偌大的道路,爬满了对光照要求甚低的苔藓,还长出一些不知名的低矮杂草。

    路基上清晰可见,呈爪状,呈蹄状,呈梅花状等各式荒兽的脚印。

    其中有几个巨大的兽蹄印格外醒目,数尺宽,尺许深,周边的泥土被挤压得隆起围成圈。

    能踩出如此巨大的蹄印,那会是体形多么凶猛巨大的荒兽,想至深处,让人不寒而栗。

    巨大的蹄印前方十余丈处,散落着一架残破马车,通体是由铁木而打造。

    铁木,是荒域中罕见的奇树,轻若干柴,坚若金铁,且天然防腐,价值不菲。

    这架残缺的马车,铁木材质虽然未腐,但是车轮上的金属轴承,上满是锈迹,由此可见,马车遗弃于此已有段时日。

    马车车厢是由铁木造成,本应十分的坚硬,但其破烂的形态,却是很容易推测到,这是被恐怖的力量,从车厢顶部重击而下,让厢体震碎了半边。

    仅剩半边的车厢,依稀可见里面奢华的内鉓装潢,不难推断,马车曾经的主人必定富贵非凡。

    在这仅剩半边的车厢内壁上,有一块巴掌状的褐色斑点。

    那是一团血液溅射到内壁上,缓缓流下,然后过了许久,血液干枯,再经长时间与空中的气体发生反应后,最后留下的深沉的颜色。

    难以想像,车内之人,当时遭受怎样的大恐怖,恐怕已遭遇不测。

    马车的旁边还有几个腐烂掉的箱子,里面叠放着颜色鲜艳的绸缎服装,还有散落在地的金银细软。

    明眼人都可以分析得出,这非匪贼为财,拦路劫杀,而是不知名的原因。

    马车旁,几丈外的枯林里,有颗高达数十丈的枯树。

    离地面约数丈高的一个巨大树叉中间,有一处凹陷的“树窝”,此时正趴着一个灰色的身影。

    年约十五六岁,朝气蓬勃的少年,一双如利剑的双眉,英气逼人,炯炯有神的双眸,如星星般闪耀。

    轮廓分明的好看面部,却涂上灰色的泥土,让人无法看其真容,披肩的长发,半扎半散的搭在背后。

    右边腰间系着一只半鼓的兽皮袋,左边系着一把缝有兽皮鞘的短刀。

    身上披着一件,由枯草叶编织而成的“迷彩服”,暗淡的颜色,让他的身形与周边的环境,完美融为一体。

    只见他卷曲的身体,轻微挪动,小心翼翼调整身体的姿势,以极轻的动静,让身体能够把视线投射四周。

    修长手指,下意识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提防着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少年环顾四周,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没有发现具有威胁性的大型荒兽,只有前方百丈处,三两只以苔藓和野草为生的野兔。

    确定没有看到任何威胁,少年把身体缓缓缩回了树窝,再次屏息,耳朵竖起来,仔细聆听风中传来的动静。

    耳伴只有细小的虫鸣,以及风掠过枯枝发出的呼呼声。

    良久,经过多重的确认,附近这一片区域,没有发现危险。

    少年轻手轻脚地站了起来,利索地从腰间的刀鞘,拨出一把约莫两尺长,形似雁翎刀,通体晶莹如白玉的骨刀。

    随手耍了一个刀花,活动一下手腕,然后在这颗枯树的树干上,朝西的方向,找上个显眼的地方。

    骨质弯刀锋利无比,坚硬的树干在它面前如同豆腐般松软,小刀飞舞中,少年熟练地镌刻出一朵火焰的图案,约莫方圆见尺大小。

    又在火焰的下方,刻出“丁丑”二字。

    少年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只花了数息的时间,便已完成任务。

    再次环视四周,没有发现任何危险,少年蹑手蹑脚顺着树干往地面滑下去。

    就在他脚底将要触地的瞬间。

    “咻”!

    宛若劲箭的破空之声,突兀的从背后传来。

    少年反应敏捷,下意识就地一滚,迅速回身,挥刀。

    电光火石间,少年的挥刀的右手快到出现了幻影。

    犹如狂风骤雨般,顷刻之间不知挥了多少刀,身前多了一道黑白色刀幕。

    “噗嗤!”

    尽管未得及看清扑面而来的黑影,但是少年的攻击奏效,身体的前方下起血雨,还有漫天飘舞的黑灰色羽毛。

    “朴!”“朴!”“朴!”……

    物体触碰地面的声音连续响起。

    定睛细看,那是十余块带着灰黑色羽毛的血肉,还在不断的往外喷血。

    其中最显眼,是一只从颈部斩断的鹰头,锋利霸气的眼神犹在,长达两寸的喙,如同弯刀,闪烁着危险光芒。

    人体要是被啄上,必然凭空多出个血窟窿。

    还有两只鹰爪,比成年人五指张开还要大,通体泛着乌黑的幽光,如同两扎锋利的铁钩。

    人的身体,会被轻易的贯穿与撕裂。

    “铁线神鹰这扁毛畜牲,真是老阴逼,专挑背后下黑手!要不是老子反应快,今天就得交待在这了。”

    少年略带气愤,低声咒骂着。

    刚才疯狂的出刀,用力过猛,让他胸膛大幅起伏。

    明亮的双眼,此刻布满杀意,警惕地盯着四周。

    数息之后,少年呼吸趋于平缓,开始打扫现场。

    迅速捡起几大块好肉,大约有二十来斤,连带鹰头,爪子,翎羽一起打包,装进一只材质特殊的灰布袋。

    再从腰间的皮袋,取出一只小瓷瓶,往血肉洒落的地方,撒上些黄色的粉末。

    数息间,血肉消融,连带地面也被腐蚀出一片空地,黑色的泥土清晰可见。

    除了空气中淡不可闻的血腥味,铁线神鹰陨落的痕迹,被彻底抹去,连一根羽毛都没有剩下。

    “发明这个融尸粉的老铁,你真是个极品天才,我给你颁发个诺奖!”

    少年由衷的感叹,这玩意毁尸灭迹是真好使。

    环视四周,少年面带谨慎。

    荒兽的嗅觉,无比强大,任何一丝气味,都有可能引来危险,此地不宜久留。

    漫动着轻盈的步子,看似轻灵,却又迅猛无比,让他的身形如同一道影子在枯林飞掠。

    每个落脚点,又避开地面的腐枝烂叶,以免造成大的声响,横生变数。

    少年人一边往西奔走,一边盘点收获。

    铁线神鹰虽然只是低级的荒兽,肉也很柴很膻。但是其血肉能量不小,对武者来说,是大补之物。

    况且食用过鹰肉,会在身上留下鹰的气息,蛇虫鼠蚁视若天敌,闻之逃窜。

    总的来说,是不错的收获。

    往西百里,通往东莱洲的主干道旁边,开阔的草地上,搭建着一座简易的军营,占地约有百丈见方。

    丈宽,三丈深的壕沟将整个营地围在中间,只有东西两个方向留有进出口。

    高达丈余的栏栅,沿着壕沟的边缘布置,再次将营地保护起来。

    每一根组成栏栅的木桩,在其顶端都装上了锋利的金属尖刺,在“残阳”的照耀下,尖刺折射出凛冽之光。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搭建了四座高大的瞭望塔,二十丈的高度,可以这块平原数里内的动静,尽收眼底。

    每座塔上又配备了两具巨大的弩车。所有的驽车,箭枝均已上膛。箭支均由寒铁锻造而成,拳头粗,长达一丈,通体幽暗,还镌刻着清晰的神秘铭纹。

    箭头的部分,呈三棱刺设计,幽光粼粼,杀气凛然。

    只等瞭望塔上的哨兵按下机关,驽车便可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击。

    营中搭了数十个营帐,暗合“六丁六甲阵”排列。

    中间的大帐,十丈宽,数丈高。围绕着大帐,六个对称方向,由内而外,有序地搭着两丈宽,丈宽的小帐。

    离开击杀铁羽神鹰之地,少年人少不停蹄,狂奔半个时辰,回到在军营百米开外。

    长时间的奔跑,并没有让他有任何的不适,身体只是微微出汗,仿佛刚刚热身完成。

    脱下那一身枯叶“迷彩服”,露出一件乌黑甲胄。

    甲胄由金属细片与兽皮缝合而成,胸部还有半尺大小的护心镜。

    精妙的剪裁,让甲胄看起来像一件略短的长衫,不但展现了少年硕长的身材,又有龙鳞般的即视感。

    护心镜的左上方,接近肩窝的位置,缝着一块约莫两寸宽的金属片,上面缕空雕着“斥”字。

    少年低头,检查周身,发现没有什么纰漏,提起灰布袋,缓缓向营门口走去。

    ……

    ……

    ……

    古时长度计量单位不统一,为了避免产生岐义,本文借用现代标准:1丈=10尺=100寸=3.3333333米。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