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文帝本纪 » 第三百零九章 自立

第三百零九章 自立

    造船的消息加上曲亦瑶牵头大商贾们为朝廷造船的事情,元晗龙心大悦,皇宫里压抑的气氛一扫而尽。

    高丽传来消息,不日,王太女金受延将随使团前往大周,学习中原文化,杨茵也会随使团回京。当年派遣去高丽的讲学使团,这些年已经陆续回国,只剩下杨茵留在高丽辅佐元序。

    阔别十年,杨茵再次站在京城巍峨的城墙下,不免唏嘘。

    八岁的金受延上前一步:“太傅是因为近乡情怯吗?”

    杨茵微笑:“臣十年不曾回乡,让殿下见笑了。”

    一行人的车驾缓缓驶入京城,向着皇宫而去。杨茵带着金受延进了宫,元琮代元晗收了高丽的国书,又领着金受延去见元晗。

    金受延牵着元琮的手,有些紧张:“大表姐,你给我说说姑姑有什么忌讳吧。”

    元琮笑着安慰她:“母皇很随和的,也没什么忌讳,你不用紧张。”

    正说着话,元清风一样地刮过来:“太女妹妹。”

    走到近前看见还有别人在,顿时换上了端庄的模样:“这便是荣安舅舅提过的受延妹妹吧。”

    金受延向他行礼:“受延见过大表哥。”

    元清奇道:“你如何得知我是大皇子?”

    金受延笑答:“听父君说,大表哥与大表姐最是要好。”

    元清笑着还了一礼,然后又向杨茵道:“见过婶婶。父君说,婶婶与叔叔连日奔波辛苦了,改日再请十九叔来宫中相聚。”

    杨茵微笑着应下。

    到了御书房见到元晗,金受延行了礼,元晗问了她元序的近况,金受延一一答了,便让元琮领着她去休息。

    御书房里还剩下杨茵。

    元晗亲自倒了杯茶给她:“甫之这一路辛苦了。”

    杨茵躬身接了:“当不得陛下挂念。公主有要事交托,臣义不容辞。”说着从袖中摸出了元序的亲笔信。

    “姜和信被流放后,朝中上下也被肃之一清。但高丽王的咳疾愈发严重,甚至不能理事,政务都是殿下在处理。此次臣回京,一来是护送王太女,二来也是受殿下所托,向陛下讨个主意。”

    元晗心中有了猜测:“是何事?”

    “这几年新罗百济在大周和高丽的两面夹击下,已经逐渐式微,却让她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再加上扶桑,一时间竟似铁板一块,再讨不到好处。”

    元晗明白了元序的意思。这几年高丽在新罗百济身上得了太多好处,让三分的局面变成了新罗百济不得不尽弃前嫌,联手对抗高丽。元序凭着这开疆拓土的功勋,在高丽积下了不亚于金永英的威望。现在还想进一步吞掉南部二国,野心属实太大了些。

    “他想借金哲熙用一用?”

    已经灭国的伽倻王女金哲熙,留在京城也已经十年了。虽然当年留下她的时候,元晗就是准备以后用来打破僵局的。可是元序这几年的野心,和金哲熙安于现状的性子,让元晗改变了主意。

    “正是。殿下虽然以王后的身份替高丽王处理国事,但并不能完全掌控朝局,尤其是高丽的军队,只忠于高丽王。如果由金哲熙向高丽提出复国的请求,殿下才能调动更多的高丽军队南下。”

    元晗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笑容:“只忠于高丽王?那十八弟何不自立为王?”

    饶是杨茵大胆敢想,也被元晗的话惊骇到哑口无言。

    “可是……”杨茵的脑子一片混乱,根本可是不出个结果来。

    元晗放下茶杯:“你且回去好好想一想朕的提议。”

    杨茵浑浑噩噩告退离开,元晗心里也在琢磨这件事。

    让元序自立不是心血来潮。

    这几年高丽百济新罗与大周都有来往,但来往最频繁的,除了高丽,却是扶桑。元晗已经埋下了数道暗棋,一面通过高丽对百济施压,一面通过扶桑游说百济归降大周。

    伽倻灭国前,元晗本意是让伽倻归降,在这几国之间树起一个例子。不料伽倻连一片水花都没溅起就被灭国了,元晗只能把目光又投向百济。

    百济曾经也是强国,在高丽与大周结盟后,才被鲸吞蚕食道如今的地步,游说百济王归化,十分困难。

    若是元序接任高丽王,以男子之身即位,还是大周的公主,高丽国内势必会乱上一阵子。这几年大周对高丽的渗透,元晗有几分把握能让高丽归降。但局势多变,百济这条线还是不能放弃。

    杨茵连夜写了信加急送去高丽,金受延和年长些的皇女们一起在崇文馆读书。

    不过读了月余,元清突然跑来,丢下一句惊人的话:“母皇,儿臣有想嫁的人了。”

    元晗手一抖,朱笔在纸面上划下一道长长的印子:“你要嫁给谁?”

    元清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赏花宴不知道办了多少,这么多世家女他一个都看不上,张疏桐愁的头发都白了。虽说要多留他两年,可亲事要早早定下来才好。

    元晗只能安慰他:“皇后当年在京城里,不也是个大龄不嫁人的名声,现在还不是贵为一国之父?”

    张疏桐半点都没有被安慰到:“清儿能和皇后比吗?他才学理事样样都是半吊子,性子也不稳重。”

    元晗调侃:“可是他有个当皇帝的娘啊。”

    现在元清突然说要嫁人,怎么能不吓了元晗一跳。

    元晗将划花的折子交给青岚去处理,放下笔问道:“是哪家的小姐?”

    元清半点都不扭捏:“是十九婶婶家的书忱妹妹。”

    杨书忱是杨茵的长女,这次跟着杨茵一起从高丽回来,是金受延的伴读,和元清认识也是自然的。

    元晗有些头痛,杨书忱跟杨茵离开大周的时候才两三岁,现在回来和元清认识才一个月,怎么就到了要许嫁的程度了?

    元晗一肚子问题,只能耐着性子慢慢问:“这事儿你还告诉别人了没有?为什么想嫁给她?杨书忱是什么态度?她比你年纪还小吧。”

    元清摇头:“书忱妹妹虽然比我小三岁,可是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和事情了,我听都没听说过。她还说等大船造出来,要乘船出海,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