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十年反面人生 » 第一章 学前期待

第一章 学前期待

    一九九六年,夏秋之交,西北偏远小县,县城中心小学的土操场上,一位银发素衣的老者路过乒乓球桌,发现水泥球桌上砖头垒成的球网缺了几块。

    老者还没来得及琢磨什么,只见球桌下一个小孩爬了出来,也不怕碰到水泥桌子,虎头虎脑的站起来,一双大眼睛仰视着这位比自己爷爷还老的校长。

    小孩名叫东子,他面前的这位老者是这所小学的校长,人们都喊他老校长。

    老校长住的土坯宿舍就在乒乓球桌旁边,可能是放了几天假没有见到东子,老校长一把抱起东子,问到:“东子,吃了么?几天不见,有没有长个啊?”

    东子扭过身子,坐在老校长臂弯里,顺势拿出老校长上衣口袋里的钢笔,央求到:“能不能给我画一个手表呀”。

    老校长一边笑呵呵地回应,一边把东子放在了乒乓球桌上,用平时舍不得书写的钢笔,轻轻地攥起东子那还不如体育老师拇指粗的胳膊,开始认真地画起手表。

    东子高兴地看着手表,从乒乓球桌上跳了下来,兴奋地爬到球桌下面,把砖块一块一块从球桌下面递出来。

    老校长接过砖头,默契地一边往球桌上摆放,一边给小孩说:“马上就是课外活动时间了,乒乓球可是全校唯一的运动项目,必须得给哥哥姐姐们弄好球桌”。

    东子问到:“为什么学校不让大家弹玻璃珠?为什么不让打纸包?为什么不让玩游戏牌?”

    老校长笑着回应:“等你上学了,不止乒乓球,我们学校还会有好多好多正规的运动项目”。

    正说着,下课铃响了,一瞬间五六年级的学生们人手揣着一只用各种木板做成的乒乓球拍,从土坯教室那边飞奔而来,他们身后总能带起一阵阵飞尘。

    入秋的黄土高原,不止大风起才有黄尘飞,就连小孩子摔一跤,也能灰尘四溅。

    若不是那时候地质松软,黄土就像一张毯子保护着每个小朋友的脸跟屁股,西北的小朋友哪能那么经摔,哪能那么经得起后来这人世间的打磨。

    随着又一声铃响,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在操场上显得太过匆匆,学生们回到了教室,开始上自习。

    老校长要开始做明天的教案和工作安排,就问东子:“校门一直关着的,你是怎么进来的?你中午就到操场玩了吗?离放学还早着呢,还不准备回家吗?”

    “你房子后面那个墙,几个月前塌了,周末的时候有很多人,从那里进来打乒乓球,我带你去看。”东子一边说,一边拉起老校长往后面走去。

    老校长看了墙后面,才知道原来之前那些社会闲散人员是趁着周末大家农忙,从这里进来的。

    老校长让东子以后别从这里进出,说着把东子带到了保卫处,吩咐门卫打开小门,让东子回家。

    东子的家就在学校隔壁,哥哥已经开始上一年级,姐姐刚读学前班。

    整个巷子里的小娃娃,要么是已经上学的,要么是还在大人怀里抱着的,东子在这个巷子里显得格外特殊。

    东子早已到了上学的年纪,同龄人上幼儿园、上学前班、上一年级,东子能玩耍的地方只有自家的院子、麦场和操场。

    父母们每天各忙各的,一忙就是一整天,东子六岁了,没有去上学,平时热闹的巷子,一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锁着大门。

    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巷子,到上学时,格外安静。东子做了几年留守儿童,只有在自己闯祸了,才会被人关注,才会有人关心。

    东子每天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面,上学也不例外。上课期间学校大门紧锁,只允许老师和戴红领巾的学生出入。

    东子没有红领巾,只能在校门口接送全校师生,没过多久,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大多数都见过东子了。

    冬天是西北最难熬的季节,地表上是冻土,树上面是枯枝,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乌鸦和麻雀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偶尔出个太阳,巷子里就像过节一样,家家户户出门,聚在麦场晒太阳、唠闲聊了。

    东子在老校长这里听到了许多只有在幼儿园和小人书上才有的童话故事,还经常听老校长说到退休、下岗。

    老校长经常望着天空,语重心长的给东子说:“现在是个好时代,一定要到学校读书,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一定得走出大山”。

    东子歪着脑袋,说到:“我还想早点上学,早点学会写字,你们学校里说我太小,不够年龄,不能读书,我一顿能吃一大碗呢,还没长大吗?”

    老校长说:“你好好吃饭,个子长高,身体长壮,明年就能直接去上一年级了,到时候,我就是你老师的老师了”

    “好啊,好啊,那我今天回去就告诉他们去”,东子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老校长看着东子这么开心,默默叹息一声,拿起报纸,一头扎进报纸又研究了起来,边看报纸,边挥手让东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