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餐饮江湖小厨子 » 第十二章 儒厨

第十二章 儒厨

    高军和宋明川是一起长大的发小。

    宋明川一听高军说起他大姐高素芬,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梳着长辫子的姑娘,那个姑娘像照顾她弟弟高军一样温柔的照顾过他,那个姑娘曾经是他年少时心中的白月光。

    “这么多年了,你大姐现在怎么样?”宋明川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

    “还可以,她现在在深圳打工。”

    “敢跑深圳了?还不错,早就该出来了,,,”

    俩人一边聊,一边走进了一个大包房。

    大包房里招待的都是老板级别和大师级别的客人,都是差不多和高军他们一起来东北的一茬人。至于高军他们师傅那一茬人早已金盘洗手,回老家安度晚年去了。

    而高军他们这波七零后出生的人,长大后正好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那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于是,掀起了打工热潮,跑XZ,跑XJ,跑山东,跑东北,跑深圳,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四川人的身影。

    不过,这些跑远方的四川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发财命,有的人发了财,腰包鼓,有的人运气不好丢了命,而有的人,不好不坏混个温饱。

    而大包房这群人是幸运的,基本上是人人都发了财,腰包鼓鼓的。

    不过,宋明川是个例外,就他混了个温饱;就他读了满肚子的书。

    众人看见宋明川来了,都放下筷子,纷纷打招呼。

    宋明川挨着他的两个小舅子段氏兄弟坐下,大家聊起了他在漠河开的饭店。

    宋明川说饭店的位置有点偏,客人少,赚不了钱。想把店兑出去,再回哈尔滨打工,等攒够了钱再开。

    段老大问,“你们这次赔了多少进去?”

    宋明川说,“十几万吧。”

    段老二嫌弃地说,“三姐夫,你开一次赔一次,图个啥?”

    宋明川说,“图啥?不就图当个店老板嘛。干厨师这一行,不想当老板的橱子不是好厨子,我算了一卦,我最近几年只是缺些运气而已,说不定运气来了,就发财了呢?”

    读书人都有些近乎固执的呆气,近乎固执的坚持。想想从古自今的那些读书人,为了求取功名,高居庙堂,一次次落第,一次次再考,从满头青丝的梦想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落第老儒。一辈子,就在失望与期盼中玩完了。

    宋明川高考落第,没有跟着千军万马继续去挤高考那座独木桥,因为老人们常说说,要想高中状元,那得有祖坟上冒青烟的运气。宋明川每年去祖坟上烧纸钱,点香蜡的时候,都特意看了看祖坟上有没有冒青烟。

    祖坟上没冒青烟,落第的宋明川只好跟着12岁就闯荡江湖的高军来到了哈尔滨混餐饮,然后,就遇到了段氏姐弟,段三姐段英对他一见钟情,于是,勉为其难的娶了其貌不扬的段三姐,接下来几年,又生了两个千金。

    宋明川当厨师的进程有点快,高军他们用了三五年的时间当上主厨,而他只用了一年。这弄得高军他们都有些愤愤不平。

    宋明川笑笑说,我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儒厨,岂是你们这些大老粗能相提并论的?

    可是,儒厨宋明川打工很得老板赏识,唯独自己开饭店,开一个赔一个,,赔得他债墙高筑,亲朋好友都借了个遍。

    尤其是借他小舅子段老大段兵的钱最多。

    搞得段老大每次见他都毫不客气的不拿他当姐夫,这不,听到宋明川说话,也就不客气的奚落道,“等你发财,黄花菜都凉了。”

    宋明川好脾气的笑笑,说,“黄花菜凉拌着好吃。”

    说罢,夹了一筷子黄花菜,吃进嘴里。

    论怼人的技能,宋明川略胜这群大老粗一筹。

    再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谁又能预测未来呢?

    见大伙儿沉默下去。高军又开始和稀泥,连忙端起酒杯,说,“来来,咱们喝酒。”

    酒足饭饱后,大家开启饭后余兴节目,能喝酒的继续喝,喜欢打麻将的打麻将,喜欢斗地主的斗地主,喜欢聊八卦的聊八卦。

    大包房里通常带着麻将桌,川人好赌,出来闯荡江湖,拉家带口也不忘了他们的嗜好,一场豪赌下来,大几千上万的输赢对这群发了小财,买车买洋房的餐饮暴发户来说也不痛不痒。

    关丽娟安排了自家老娘带着两个小孩先回家睡觉,自己却坐在麻将桌上,撸起袖子,准备和这群有钱的老板娘大战三百回合。

    高军和宋明川喝着残酒,聊着八卦。

    任亦宁和二杆兄也在外面大堂吃喝完毕,进来请示他小舅舅一下,准备回川香阁,他还惦记着《冰火魔厨》的更新呢。

    高军有些微醺,对任亦宁说,“来,宁宁,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你宋叔,是我和你妈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在我们圈子里有个外号叫儒厨,我跟你说,他肚子里的墨水很多,他家里的书也很多,成堆成堆的给他两个女儿当玩具玩。”

    一听说书,任亦宁来劲了,忙兴奋地问宋明川,“有武侠小说吗?”

    宋明川家里除了菜谱方面的书之外,就是成功学,玄学之类的书比较多,武侠小说,也许是青少年时期感兴趣买过一两本,但也不知道丢在哪个犄角旮旯去了。

    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宋明川不忍心眼前这个少年失望。

    于是说道,“武侠小说应该有几本,你哪天有空去我屋里拿几本去看。我年轻的时候,也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只不过一年一年岁数大了,却突然对这世间之事开始好奇了,就很想知道那些自己好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好奇什么,想学什么,就买什么书,然后就不知不觉囤了很多书。”

    任亦宁心想,这人不亏叫儒厨,迂得甚是有趣,无缘无故跟他说这么多干嘛?但还是礼貌的问道,“宋叔,你家在哪儿?我好去拿书。”

    宋明川看了一眼高军,说,“你舅舅没告诉你吗?我们家和你舅舅家住一起。我们今年在漠河开了一家小饭店,就把女儿委托给你舅舅他们照顾,你去你舅舅家就等于到了我家。”

    高军说,“宁宁来了半年,还没去过咱们那个狗窝。”

    把自己的住处叫着狗窝?

    那得有多乱?

    不过,任亦宁想想他自个儿老母亲也不善整理家务,他老爹也时常吐槽家里就是狗窝,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三个人正说着闲话。

    却听关丽娟叫高军,“军儿,快来给我抱膀子,都输了好几百了。”

    刚好,高军的麻将瘾也犯了,酒喝得有点过量,他踏着打醉拳的步子走到麻将桌跟前,正好瞧见陆老三媳妇叫听六九条,而自家媳妇儿要打六条,眼瞅着就要点炮,他忙在关丽娟的肩上按了一下。关丽娟心有灵犀的收回了点炮的小手。

    对于两口子这些小动作,其他三个人都见惯不惊了,彼此心照不宣,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反正谁家也不缺老公这种生物。

    但风凉话却还是免不了的。

    段二媳妇说,“老高,女人家打麻将,你凑什么热闹,走远点。”

    关丽娟在这圈子里一贯的强势霸道,说,“我家军儿在我跟前,有你啥事?”

    陆老三媳妇心有不甘,喊正在斗地主的陆老三,“陆老三,你给我过来。”

    四川男人大多是疼老婆的耙耳朵,放下手中斗地主的牌,都乖乖的过来给自家媳妇抱膀子。

    于是,奇迹出现了,四人麻将变成了八人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