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餐饮江湖小厨子 » 第十三章 见识

第十三章 见识

    第二天。

    任亦宁去了舅舅家“狗窝”,从里面搜寻了一本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又拿了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又是一年春来早。

    2008年的阳春三月,哈尔滨依旧是寒风萧萧的天气。

    关丽娟和高军决定把川香阁饭店兑出去后再另外开家店,这家饭店开了五年了,生意一般,现在兑出去能赚个十几万。

    任亦宁很是不解,问高军,“小舅舅,这饭店开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兑出去呢?”

    关丽娟替高军解释,“咱们这家饭店赚钱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现在虽然也赚钱,但赚得不多,把它兑出去还能赚个十几万,而且,我们还能另外开一家新店。”

    开新店就那么容易么?

    这事儿对于高军他们这帮人来说,还真挺容易。

    任亦宁在川香阁干了半年,听得最多的就是谁家新开了饭店生意好不好,谁家的饭店兑出去挣了多少钱。

    尤其是段氏兄弟,专门开店经营一两个月,然后兑出去赚钱,这样子用乾坤大挪移的方法折腾,几年下来,段氏兄弟折腾成了他们圈子里最有钱的人。

    川香阁饭店很快就以二十八万的价格兑了出去,当年,高军两口子兑这家门面只用了十一万,开了五年的店,赚来的钱,不仅在老家买了两套房,又买了车,回老家时,穿貂皮大衣,戴大金链子,整个一个衣锦还乡的派头。

    饭店兑出去后,要开新店起码得用半年时间去选址,而后装修什么的也得花一两个月。

    于是,饭店仅有的几个员工就得解散,钱中华早就在大饭店找好了工作。二杆兄也要回老家娶媳妇去了。

    临行前,二杆兄依依不舍的和任亦宁道别,“宁宁,等你今后开店了,我回来给你打工行不行?”

    任亦宁心想,等我开店,你估计得等到胡子白花花。

    但二杆兄这种单细胞生物估计不会想得那么长远,于是,任亦宁笑眯眯的回答道,“行,等我开店我就雇你给我洗碗。”

    二杆兄也笑眯眯的说,“行,给宁宁干啥我都愿意。”

    瞧这话说得多么有情有义,感动得任亦宁少年当即把二杆兄打出租车的钱给付了。

    接下来就是任亦宁的去留问题。

    回到小舅舅家,任亦宁感觉比上次来拿书的时候干净整洁多了,想来是他小舅妈终于闲下来了,知道收拾家务了。

    关丽娟炒了几个小炒菜,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任亦宁的去留问题。

    高军建议任亦宁去深圳找他妈去。

    任亦宁立马摇头说,“不去。”

    他才不想去他老妈身边,听她成天在他耳边叨叨,烦死了。

    高军说,“你不去找你妈也行,你老实点,不乱跑,不给我惹麻烦要不要得?”

    任亦宁少年不高兴了,说,“小舅舅,你这是明摆摆的嫌弃我。”

    半年相处下来,任亦宁和高军说话自在熟稔了很多了。

    可这小子说四川话有些怪腔怪调,听得人有些别扭。

    关丽娟听不惯,直接说,“宁宁,好好说普通话。”

    任亦宁“哦”了一下,又说道,“我现在什么都没学会,你叫我去深圳干嘛?”

    高军说,“你妈说,她现在在一个西北餐厅做厨娘,叫你过去学厨。”

    任亦宁说,“我跟你学的是川菜,去西北餐厅干嘛。不去,不去,我明天准备去大饭店找工作。”

    关丽娟说,“不用你去找,我早就给你宋叔说了,他现在在川福楼当主厨,你去跟他学学大饭店的流程,大饭店和小饭店有很大的差异,你去了就知道了。”

    高军又说,“你小孩子家家,现在主要是涨见识,见得多了,眼界宽了,你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

    关丽娟点头赞同,接着这个话说下去,“宋明川这个人开饭店是缺一些运气,但大厨手艺杠杠的,总是深得大老板赏识,在咱们这帮人里,算是个有远见的人物。说老实话,我们这帮人开的小饭店只是图个眼前利益,很少往深远发展方面去想,不过,你要是叫我们去想,就凭我们这帮大老粗的文化水平,也想不远,只能凭本能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天走不动了,也就关门歇业,再出去给别人打工。但是,宁宁,你不一样,你还年轻,未来有无数可能,如果你真的喜欢餐饮这个行业,我希望你走得更远一些。”

    任亦宁觉得关丽娟说的话甚是在理。

    但是,要说他多喜欢餐饮这个行业,任亦宁还没有多强烈的感觉,要说走得更远,少年人也很迷茫。

    他才17岁,对未来有很多梦想但未必有规划。

    任亦宁跟着宋明川进了川福楼大酒店。

    这是一座独立建筑的三层楼的大酒店。有着最辉煌华丽的宴会厅,最豪华暖心的包厢,还有最干净,最明亮,最宽敞的厨房。

    任亦宁有些震撼,瞬间觉得自己是真正开了眼界,涨了见识,他觉得这样的环境里干啥都舒服。

    任亦宁直接在宋明川手下打荷,因为宋明川是主厨,负责的是几个主打菜,菜不多,相对比较轻松,工资也挣到2500一个月,能挣到这么多钱还不累,再加之宋明川是尽心尽力的在教他做每一道菜,任亦宁觉得很是满足,头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正好他的高中同学问他借钱,这小子大方的给转了1000元钱。至于人家还不还钱,这小子还真没在意过。

    大饭店上菜特别讲究,每一道热菜炒好装盘的时候,都要搭配一朵用红萝卜,白萝卜,心里美萝卜什么的雕刻出来的玫瑰花或者小动物什么的,那玫瑰花雕得鲜活的像真的一般,小动物也萌萌的超可爱,任亦宁每次装盘做造型的时候,总是要惊叹一番凉菜师傅精湛的雕刻手艺,有空的时候就去跟凉菜师傅套套近乎,想着学一两手也不错,毕竟,他老妈常说,技多不压身。

    可他师傅宋明川却警告他说,贪多嚼不烂。

    任亦宁却辩解说,他只是学着玩。

    可当他看到凉菜师傅出的一道叫龙凤呈祥的凉菜时,他就歇了学凉菜的心思,那活灵活现,飞舞缠绕的龙凤是一道菜吗?明明就是一件艺术品,也不知道客人是怎么舍得吃这道菜的?他想,学凉菜没个三年五年学不会,心不灵,手不巧也学不会。

    所以,他还是好好的,专心的把热菜学到位得了。

    在川福楼上了两个月的班,任亦宁发觉,他小舅舅和宋大师两个人在厨艺上有很本质上的差别。他小舅舅炒菜时注重感觉,他对任亦宁说,炒菜时手感很重要,一道菜,盐放多少,油放多少,调料放多少,都是凭他自己多年炒菜时形成的肌肉记忆来感觉。而宋大师炒菜时更注重标准化。整个厨房的配置都是标准的计时器,大大小小的刻度勺和各种温度计,一道菜,火候,油温,调料,水都有标准的刻度。但后厨的厨师年岁大一点的,一般情况下,都把宋大师的那些标准配置弃之不用。

    不得不说,任亦宁少年是个善于观察和善于总结的好徒儿。

    但到底是感觉重要还是标准重要?任亦宁也有些迷惑,但迷惑过后也没多想,也许,等岁数稍大了,他自然就不迷惑了。

    他现在迷惑的是前厅一个漂亮小妞为什么老对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