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餐饮江湖小厨子 » 第十七章 莜面鱼鱼

第十七章 莜面鱼鱼

    本着和老妈对着干的原则,任亦宁义无反顾的进了西北大饭店后厨这个大家庭。

    高素芬气得牙痒痒,却拿叛逆的儿子无可奈何。

    于是,只好去和后厨大主管磨叨,说自家儿子在外面干了一年后厨,算熟手,不能按学徒工算给三百元钱的工资,怎么着也得五百元钱。

    后厨大主管靳飞宇笑着说,“高姨,咱们饭店的徒工都是六百元钱的工资,而宁宁是熟手,大概是八百元工资,如果他要做厨工的话,也可以给他一千二。”

    高素芬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又犯了蠢,但又有些好奇的问道,“厨工和徒工有啥区别呢?”

    靳飞宇继续笑着解释道,“区别可大了。徒工学好了,接下来可以当组长,小主管,大主管,厨师,主厨,厨师长,行政总厨,等。而厨工就永远只是一个厨工了。徒工干好了,一月一涨工资,厨工得干满三年才有工龄工资。徒工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小年轻,厨工都是些三四十岁的大叔。高姨,你考虑一下,你家宁宁是做徒工还是厨工呢?”

    靳飞宇一通话说得高素芬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早就瞧见自家老母亲和靳飞宇磨叨的任亦宁走过来说,“飞哥,不用考虑,我做徒工。”

    靳飞宇拍了拍任亦宁的肩头,笑道,“那好,你先去楼上人事部办入职手续,办完了下来我给你安排岗位。”

    任亦宁点点头,和他家老娘相跟着走出厨房,高素芬对儿子说,“先干着看吧,不行,咱们再找别的工作。”

    任亦宁却说,“妈,你今后能不能不管我的事?别总是给我添乱行不行?”

    被儿子嫌弃的高素芬默然暗叹,儿大不由娘啊!

    母子俩在楼梯口分道扬镳。

    任亦宁办好入职下楼来到后厨。后厨很大,大概比一个正规的篮球场还大一些,自然比哈尔滨川福楼的后厨还要大得多,后厨的人也很多,任亦宁找了半天才在烤间找到大主管靳飞宇。

    靳飞宇正在指导烤全羊的师傅。

    任亦宁等了一会儿,靳飞宇指导完后,才带着任亦宁来到炒灶一跟前,对一个瘦瘦高高,大概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说道,“冯亮,这是任亦宁,你的新徒弟。”

    冯亮正在熬羊汤,炒灶的火突突的燃着,油烟机嗡嗡的响着,他用大勺在汤桶里哗啦哗啦搅拌着。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见靳飞宇的话,只是淡漠的点了一下头。

    靳飞宇对任亦宁交待道,“好好跟着冯师傅学。”然后转身走了。

    任亦宁站在哪儿,等着冯亮的吩咐。

    冯亮看了他一眼,一声不吭的丢下手中的大勺走了。

    居然走了?

    哎,师傅,你好歹丢句话再走啊!

    我又不是孙猴子,那机灵猴儿知道菩提老祖何时何地给他开小灶。

    可我不知道你老人家甩手一走是几个意思啊!

    任亦宁满头懵的站了片刻,看了一眼“嘟嘟”冒泡的大汤桶,然后拿起大勺开始搅拌。

    紧挨着炒灶一的是大型蒸车。

    看蒸车的厨工大叔许是对冯亮有意见,于是蛮同情的对任亦宁说道,“冯亮就这鸟样,看谁都不进眼。”

    闻听此言,任亦宁只能在心里泪流满面。

    到了中午饭口的时候,任亦宁才知道他们炒灶一就出莜面鱼鱼这一道菜。

    偌大一个炒灶居然只出一道菜?得多浪费人手和资源啊?

    可到了晚上饭口的时候,看着出单机接连不断的吐出的点菜单,任亦宁懵了,这莜面鱼鱼是每桌必点的节奏啊。

    这哪是浪费资源,分明是资源不够用。甚至有时候催单太多如雪片纷飞,还不得不借助隔壁炒灶二的师傅江湖救急。

    在西北土生土长的任亦宁自然知道,莜面又叫燕麦面,是北方山西,NMG高原地区出产的一种粗粮,不仅耐寒,耐旱,奈土地贫瘠,而且产量极低。当地人说,“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箩,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

    虽说产量低,但也不当这种东西是稀罕物。可偏偏这西北菜老板独具慧眼,把这西北乡下不起眼的莜面弄到了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突然间这燕麦面就身价猛涨,成了都市人舌尖上的宠儿,而且,还发掘出燕麦面无数多优良功能,什么健康,长寿,美容,减肥,有机,天然,等等,这每一样功能都实实在在的打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担心自己处于亚健康的都市人。

    吃了健康又长寿,美容又减肥的美食,哪怕是再贵也得去吃啊。

    可偏偏它又不太贵,三十多块钱一砂锅,还足够三四个人吃个饱。

    于是,都市人都抢着吃莜面,西北菜饭店门口排起了长龙似的候餐的人们。

    所以,才有了为了一个菜而忙得不可开交的炒灶一。

    但相对于其它炒灶,炒灶一就一个菜的技术含量简直是太低了。莜面鱼鱼有专业的莜面阿姨搓好,不需要任亦宁他们操心,他们最大的技术就是熬两种汤,一种羊肉汤,一种菌汤,也就是蘑菇汤。

    汤熬好了,熬到位,莜面鱼鱼才好吃。

    任亦宁这孩子虽然平日里叛逆了一些,偶尔离家出走散散心,或者偶尔打个架逗逗乐什么的。

    但这小家伙是真聪明,学东西是真快。

    只不过是用了一周时间,炒灶一的那点不值得一提的技术已经叫他学到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