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三回 地分五形乃五行

第三回 地分五形乃五行

    丑会的时候,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拿地的水火山石土五形来比较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多了山和石,少了木和金。不过山上有树木,石里有金属矿。这样理解的话,山就是木,石就是金,地的五形和阴阳五行的五行就对应起来了。

    拿地的水火山石土五形来比较水火木金土五行星,也就是太阳系的五大行星,山与木,石与金,连顺序都对上了。这样又回到分形理论了。天上有五大行星,地上有五形,人间有五行。天地人通过五行学说联系起来了。还有呢,天是阳,地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天地人通过阴阳学说也联系起来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不分家的,统称为阴阳五行学说。

    山与木是一样东西,可以称为山木。日本人就有姓山木的,不知道有没有这层意思。日本历史上有三兄弟,山木直,志努直,尔波伎直,直才是他们的姓。也许山木直的后人为了同其他两房区别开来,以山木为姓了,因为他们是长房那一支的,地位比较高。这只是猜测,没有经过考证。这个猜测来自于中国的一句俗话,龙生九子鳌占头,等四海龙王出场的时候再来解释。

    庄周写过一篇文章叫山木,这里的山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不能说山与木是一样东西。弟子问庄周,“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周回答,“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周属于道家一派。但是他的这个说法,同儒家的中庸之道如出一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儒家甚至用了一个道具来说明中庸之道的符合天理,也就是欹器。水太少或者水太满,欹器都是不稳的。放一半水,欹器才稳当。有条成语叫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

    后面唐僧师徒走到小雷音寺,开场诗里有两句,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意思是太笨也好,太聪明也好,都是不利于修行的。这不还是中庸之道嘛。可见释道儒的哲学思想是相通的。西游记整部书里,贯穿了释道儒是一家这个观点。

    后人尊称庄周为庄子。庄子与老子合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则被合称为老庄学说。西游记里有老子,他是以太上老君的形象出现的。没有庄子这个人物,但是引用了他的一些文章的内容。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

    回来继续说五形与五行。石与金也是一样东西,可以称为金石。有种矿石叫青金石,还有种矿石叫金红石,可不就是青色和红色的金石。青金石和金红石里面都没有黄金的成分,这里的金只能理解为金属的金。但是它们同黄金一样,都可以用在珠宝业。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按照三字经和封神演义的说法,三皇是先皇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五帝的说法不太统一,但是各种说法里面都有颛顼,也就是玄帝,唐僧会在金兜山的时候对猪八戒提到他。

    历史上黄帝曾经打败了炎帝,但是黄帝并没有将炎帝满门抄斩,而且他们两个居然一起位列三皇,可见黄帝的气度不凡。历史上还有个斩蛇起义,里面的主人公是后来做了汉高祖的刘邦,据说他是炎帝的后代。下一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