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八回 释道儒三教一体

第八回 释道儒三教一体

    上一回说到菩提祖师登坛讲道。有一句诗形容他讲课的内容,三家配合本如然,这个三家指的是释道儒。没有明着说儒教,原因同鲁迅没有说炎帝一样,是受到了诗词写作的局限。为了形式上的美观,放弃了内容上的准确。

    既然没有菩提祖师这个人,那么孙悟空这个名字自然是猴王自己起的。这个名字起得好。孙这个姓的繁体字是孫,拆开来是子系二字。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插个花絮。苏北人叫小孩子是小把戏,有可能是小把细之讹,细就是小的意思,把么,太小的孩子需要把屎把尿。如此说来,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小把戏,是不是得改个题目。不过小说里的小把戏表演的是木偶把戏,小说的题目是语带双关,恐怕凡尔纳不舍得改。

    回来说孫这个姓,正合婴儿之本论,这是道教的说法,比山中永寿童还要厉害。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复归于婴儿”一句,相当于返老还童的意思,应该是道家能够修炼到的最高境界了。悟空这个名字,打破顽空须悟空,这是佛教的说法,意思是对世间一切都了然于心了,这也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西游记里经常出现婴儿和顽空这两个词,要把它们同道教佛教里面的象征意义联系起来看。

    有人说孙悟空亦道亦佛。也有人说他原来属于道家一派,在五行山下见了观音以后才改入佛门。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只是遗漏了儒教文化对孙悟空的影响。猴王在花果山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他务必访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释家可以成佛,道家可以成仙,儒家可以成神圣。释道儒都是可以修成正果的,猴王没有偏科。

    给美猴王指路的樵夫说,菩提祖师出去的徒弟不计其数。其实只要是自己开悟得道的,都可以算是菩提祖师的徒弟,包括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放弃家族的荣华富贵出家修行,然后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取名如来,然后涅槃重生。美猴王放弃花果山的享乐天真参访仙道,然后在灵台方寸山证悟菩提,取名孙悟空,然后在森罗殿强销死籍。两个超级英雄的经历何其相似。

    古人注音有反切法,用两个字拼起来给一个字注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如果用反切法给树注音,就是师父。原来孙悟空的菩提师父,就是释迦牟尼的菩提树啊。再插个花絮。注音还有直音法和读若法。树的直音法注音就是竖,读若法注音就是书。读若法的若是如的意思,要更准确的话,可以注上声调,书去声。说明这个树不是读平声的,而是读去声的。

    西游记里出现过几个樵夫,都是隐隐然有仙气。可以这样理解,山里面远离尘世,所以学道之人愿意在山里面修行,可以避免干扰。樵夫长时间在山里面砍柴,不修道也有了三分道气。当然也可以用上面反切法的解释,山里面有那么多树,就是那么多师父啊。这是歪解,正解在那个指路的樵夫歌唱的满庭芳里,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原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

    满庭芳是个词牌名,怎么被樵夫用来歌唱了?其实词就是用来唱的,歌词,词曲的词,出处就在这里。所以才有人这样说,柳永的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李清照是怎么唱的?看看上一回的那首词就知道了,姐妹们一边喝酒一边歌唱,唱的是阳关曲。比现在的喝酒猜拳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