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九回 佛教道教靠香火

第九回 佛教道教靠香火

    菩提祖师登坛高坐,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这里的坛是指土筑的高台,在上面讲经论道的就是讲坛,举行受戒仪式的就是戒坛。百家讲坛和天涯论坛的坛,出处就在这里。六祖坛经就是指禅宗的六祖慧能坐在土筑的高台上谈经,坛经谐音谈经应该是有意为之。

    禅宗到了六祖就不传衣钵了,可能是因为慧能太出世。看看五祖弘忍挑选接班人时,慧能与师兄神秀的竞聘演讲。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改动了一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既然这样想得开,还要传什么衣钵,甚至连六祖这个位子也不必去争。禅宗本无宗,衣钵由何传,本来无达摩,六祖更别谈。

    神秀挺郁闷。你慧能改了一下我的偈子就上位了,也太投机取巧了吧。有这么个师弟,居然还被师父选上了,算了,不跟你们玩了,我神秀自创北宗去也。哪怕你慧能接了师父的衣钵,也只能被称为南宗。从此禅宗有了南北之分。

    据说慧能不识字,要让他凭空做个偈子恐怕是有难度的,能够改动一下神秀的偈子已经很了不起了,还只能是他口述,别人替他写在墙壁上。禅宗的南顿北渐背后有原因。北宗的神秀有文化,所以提倡不断学习,逐渐领悟。南宗的慧能不识字,所以提倡见性成佛,也就是顿悟。

    道教与佛教相比也是太出世,所以道教的香火不旺。苏州的玄妙道观算是个有名的地方,观前街的名字就是由它而来,指玄妙观前的那条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这样说的,“我也久闻玄妙观是个名胜……谁知到得观前,大失所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种地方好叫名胜,那六街三市,没有一处不是名胜了。”其实玄妙观到了现在也没有改进。

    说菩提祖师开讲大道的时候天花乱坠,是借用了如来佛祖讲经说法的故事,还是拿来主义。出处是唐朝般若和尚的心地观经,“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佛祖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香花纷纷落下。现在天花乱坠这条成语的意思已经变了,可以用另外两条成语来解释,巧言令色,巧舌如簧。还可以用一句俗话来解释,把死人说活了。天花是没有的,口水溅出来的水花可能会有。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的这个听课表现同迦叶的拈花一笑有得一比。这又是一个故事,来自于宋朝普济和尚的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原来拈花的是如来,一笑的是迦叶。为什么笑,彼时不在彼处,无从得知。

    因为迦叶的一笑,如来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所以让他不离左右。做个手势,说个笑话,没有人懂,那就太没有意思了,会严重伤害自信心。有迦叶在身边捧场,可以证明自己做得巧妙,说得有趣。另一个不离左右的是阿难,西游记里写成阿傩,他的作用等唐僧在浮屠山受多心经时再说。

    现在悟空手舞足蹈,菩提祖师也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要给他上小课了。还不能让众人知道,所以上完大课以后设了个暗谜,看悟空能不能解谜。悟空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打破了祖师盘中之暗谜,三更时分跪守在祖师榻前。祖师教了什么,下一回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