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五十五回 渡河须得骨头轻

第五十五回 渡河须得骨头轻

    行者见拿不住那怪,便使出筋斗云的手段,去化了些斋饭来,让师父吃了睡去,待明日再处。八戒对他说,师兄的筋斗云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跳过流沙河去罢了。行者说,师父要穷尽异邦,不能够超脱苦海。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

    倘若如来听到了行者这番话,是不是会引以为知己,也让他不离自己左右。仔细想想,在唐僧取经之前,东土已经有千经万典了。也许那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的藏经楼不是属于如来的管控范围内的,来个人就给几卷经,不像如来要求苛刻。

    妖怪难捉,行者还是去南海请观音。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龙女捧的应该就是玉龙三太子的项下明珠。看的什么花?宝莲池里一枝未开的菡萏不见了。扶栏看花这句话是现在就有的,但是菡萏不见了这句话其实是在后面出现的。灵感大王在黑水河摄去了唐僧,行者去南海观音求助,观音说了菡萏不见了这句话。现在先提一笔,因为后面的事情与现在的事情有关联。

    惠岸行者遵菩萨之命,带了红葫芦去流沙河,从水底叫出了沙悟净。三藏收他为徒,叫他做沙和尚。看看唐僧这个有德行的高僧给自己的三个徒弟起的名字,行者,八戒,和尚。其实就是和尚,和尚,和尚,连谁大谁小都看不出来。还不如阿大,阿二,阿三。

    其实这正体现了唐僧高明的一面。猪悟能,沙悟净这两个名字是观音起的,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观音认可的。唐僧这个师父自然要给徒弟们起个别名或者说混名,但是要尽量低调,不要盖过菩萨。不过后来还是猪八戒,沙和尚被大家叫得多,猪悟能,沙悟净叫得少,这恐怕是唐僧没有料想到的。

    悟净项下有被他吃剩的九个取经人的骷髅,与红葫芦一起结做一只法船,三藏浪静风平过弱河。为什么这些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因为修道之人骨头轻啊。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飞回花果山的时候,就有得道身轻体亦轻一句。猪悟能与孙悟空在福陵山打斗时,也有功圆行满却飞升一句。

    说这九个取经人骨头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没有点人脉就想求取真经,骨头是不是太轻了?佛肯把经善与你?所以只能被当作唐僧取经的工具。古时候就有骨头轻这个说法,同现在的意思一样。所以在灭法国的时候,大圣跳在空中往下观看,有一首诗形容他,上面无绳扯,下头没棍撑,一般同父母,他便骨头轻。用了双关语。

    惠岸带来的红葫芦也是轻骨头,是观音用净瓶同太上老君换来的,就是为了帮助唐僧渡过流沙河。老君一开始还不情愿呢,怕吃亏了。到了平顶山再解释这件事。三藏渡过流沙河后,木叉收了红葫芦,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见,应该是去阴间投胎转世了。有条成语叫渡人渡己,意思是渡人就是渡己。这九个取经人渡完了唐僧,自己也能够得到超度了。在电影电视剧里,悟净做了沙和尚以后,项下还有九个骷髅,那是错误的。

    后面三藏被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拿住,强逼成亲,老鼠精请一杯交欢酒儿。三藏心中暗祝,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其实比轮回更苦的,是一直被悟净拘着的这九个取经人的魂灵,得不到超生。至于轮回嘛,古时候经济条件不好,转世做人很辛苦,现在应该是甜多于苦吧。永远轮回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