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六十回 镇元子袖里乾坤

第六十回 镇元子袖里乾坤

    二童将师徒四众锁在殿上,又将那前山门,二山门,通都上了锁。却又来正殿门首,只骂到天色将晚,才去吃饭。饭毕,归房去了。轮到行者表演了,使一个解锁法,唿喇的开了门扇。逃走前,还从腰里摸出两个瞌睡虫儿,原是在东天门与增长天王猜枚耍子赢的,瞒窗眼儿弹将进去,径奔到那童子脸上,鼾鼾沉睡,再莫想得醒。

    大圣在瑶池也用过瞌睡虫,但那是他嚼碎了毫毛变的,怎么回事?可能他看样学样的本事太大,有了广目天王的种,自己就会变化了。二十一世纪初有部美国科幻电视剧,名字叫做英雄,里面有个角色叫彼得,他就有这个特异功能。行者也许是怕八戒讨瞌睡虫,所以才没有完全说实话。

    元始宫散会了,镇元大仙领众小仙回到五庄观。清风,明月鼾鼾沉睡,那里叫得起来。大仙知道有人做弄了他,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却怎么这般困倦。难怪天宫和雷音宝刹可以只有白昼没有黑夜,原来那里的人是不需要睡觉的。成年人也就罢了,像哪吒这样,七岁的时候就神通广大了,老是不睡觉,褪黑素不能正常分泌,所以就只能长不大了。

    大仙解了明月,清风的睡魔,纵起祥光来赶三藏。有两句诗形容他,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脸上皮肤光洁,可能是服用的丹药有美颜的副作用,但是身体长得像童子呢,看来镇元子也是很小的时候就成仙了,嘿嘿。也有可能老子的那句“复归于婴儿”,要从字面上理解,越长越抽抽了。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里,镇元子的形象被拔高了。

    道袍的袖子宽大有好处,大仙使一个袖褪乾坤的手段,也叫袖里乾坤,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抓了回去。到了夜深人静,又是行者使神通,四众二次逃出五庄观。大仙二次赶来,袍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上次是鞭打,这次是下油锅。大圣见那台下东边是一座日规台,西边是一个石狮子,又弄手段了,把石狮子变作他本身模样,眼见着众小仙砸破了锅底。

    日规就是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来测定时刻的仪器。前面形容三星仙洞的仙童不是有一句诗么,甲子任翻腾。一甲子就是六十年,随随便便就让它过去了,那还要关心时刻干什么。其实道教还真的很看重时间,什么返老还童啦,复归于婴儿啦,清风和明月一千多岁啦,都是道教弄出来的。

    有一条成语叫鹤发童颜,可能最早也是被道家拿来形容自己的,鹤发是仙鹤羽毛一样雪白的头发,童颜的意思与美人颜一样。其实人的年纪大了以后,只要不是童发鹤颜就好了,头发稀少了,脸上的皮肤像鹤皮一样耷拉下来了。

    镇元大仙与行者讲和了,行者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管教医得他树活。猴王先到了蓬莱仙境,福禄寿三星对他说,我们的道,不及镇元子的人参果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以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功夫。

    王母娘娘办蟠桃会,三老也有份。哪怕是三千年一熟的蟠桃,人吃了也可以成仙了道。那只要保证每次都受到邀请就可以了,还要练什么功。很可能蟠桃的功效没有那么大。也可能是边际效应的问题,人吃了可以成仙,神仙吃了效果不明显,吃得越多,效果越弱。还有一种可能,尽管佛与仙与神圣三者,可以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但也不是可以躺平的,需要下苦功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