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六十一回 偷桃还有东方朔

第六十一回 偷桃还有东方朔

    行者对三星引用了一句话,方从海上来,意思是海上的神仙有良方。这可能是他的歪解。很有可能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有人刚刚从海上回来,但是现在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歪解是行者一贯的说话风格,他到了金兜山和狮驼岭还有另外的歪解。

    蓬莱无方医树。在行者去方丈前,先补充一个关于蓬莱的细节。有一句诗形容这里,大地仙乡列圣曹。原来除了天曹,人曹,阴曹,还有一个圣曹。再来说方丈仙山,这里住着东华帝君。有一句诗形容他,貌似小童身体健。还是小童,嘿嘿。还有一句诗形容帝君的徒弟,天上蟠桃三度摸。这个徒弟就是得道成仙的东方朔。

    东方朔的生卒年大约是从公元前161年到公元前93年,也就是说他成仙是在公元前93年左右。现在是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如果每次蟠桃会,他都跟着帝君一起去,有没有可能蟠桃会是三百六十年办一次的?第一次和第三次参加的蟠桃会要间隔七百二十年,所以第一次的时间只能在公元前93年和公元前78年之间,第三次的时间只能在公元627年和公元642年之间。那么他第二次参加蟠桃会的时间是在公元267年和公元282年之间。

    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38年时,孙行者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这里的五百年是一个大概的数字。那么他搅乱蟠桃会的时间是在公元138年左右。说明什么问题?为了西天取经这出大戏,王母娘娘把生日派对提前了一百多年。

    王母娘娘每三百六十年办一次蟠桃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蟠桃不够分的问题,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下界的人一年过一次生日,天上的王母娘娘三百六十年过一次生日,也就是说,天上过一次生日,下界过三百六十次生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最早的出处可能就在这里。

    大圣自己是个偷桃的主儿,为什么他对东方朔开玩笑说,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原来在民间传说中,东方朔曾经三次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这应该是天上蟠桃三度摸这句诗的出处吧。唐伯虎有一首诗,是给一个富婆庆寿的,“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诗里面用的就是东方朔偷桃的典故。还是歪解成他三次赴蟠桃会更好,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方丈也无方,行者去瀛洲海岛见了九老也还是白搭,只能去南海拜告观音。菩萨说,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净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老君与观音的赌胜背后有故事,到了平顶山再解释。

    观音来到了五庄观。他对镇元子说,唐僧乃我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其实悟空三兄弟才是菩萨收入沙门的,可以说是他的徒弟,但是看不出来他与唐僧有师徒关系呀。也许观音的亿万化身中,有一个跑到金山寺或者洪福寺去了,是在那里做了陈玄奘的师父。

    菩萨医活了人参果树,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孙悟空在花果山有结义七兄弟,在天宫做齐天大圣时与二十八宿等等俱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西天取经时成了唐僧手下的三兄弟,现在又多出来一个镇元子。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合群是应该的,但是拉帮结派就不好了,把小群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问题和做事情就无法客观了。而且对小群体以外的人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