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一百四十六回 文殊普贤皆女性

第一百四十六回 文殊普贤皆女性

    古时候女性的地位相当低。三藏师徒逃离西梁女国,叫做心猿定计脱烟花。三藏被救出无底洞,叫做出离了烟花苦套。烟花是什么,在说西梁女国的时候解释过。无论是正解还是歪解,都是出自男性的视角。换句话说,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大圣在积雷山骂玉面公主,你这泼贱。泼是泼妇,贱是贱人,都是特指女性的,还是低人一等。

    在这样的环境里,女性但凡能够有所作为,都是相当不容易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帮忙。借用蓬莱三老对人参果的评价,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为了能够收到蟠桃会的邀请函,大家也要巴结西王母。哪怕蟠桃没有像人参果那样的效果,但是王母娘娘把自己的生日派对搞得这么有声势,真是不简单。

    观音靠的是自身的修为。有两句诗形容他,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这是在行者去南海求菩萨医治人参果树的时候。既然说几生欲海,那么他应该像唐僧一样,也转世了好多次吧。但是澄清浪,绝点尘,又说明他从来没有起过凡念。

    毗蓝婆肯定是起过凡念的,不然就不会有昴日星君这个儿子。有情有欲自如然,断欲忘情即是禅,这是狮驼岭的开场诗里的两句。到底是顺应自然做个有情人,还是断欲修行做个菩萨,实在是两难的选择。不知道毗蓝婆的那段情事发生在他成为菩萨之前还是之后。

    好像还是做神圣好,既可以修行又不用断欲,看看殷夫人,一千多岁了还在生女儿呢。也许他的本事也挺大,不然怎么上得了天。有一条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是因为这个得道之人是吃了仙药才上天的,有些剩下来的药被鸡犬吃了。假如殷夫人没有肉身成圣,他的丈夫和三个儿子是没有办法把他带上天的。有行者的一句话为证,携凡夫难脱红尘,这是行者在流沙河时对八戒说的。但是殷夫人始终躲在幕后,不抢丈夫和儿子的光芒。

    梨山老母出场了两次,一次是四个菩萨一起扮作母女,一次是指点行者去找毗蓝婆降伏多目怪蜈蚣精。他的本事应该也不小,只是西游记里没有多介绍。文殊和普贤既然可以同观音一起假妆成梨山老母的女儿,那么他们应该也是女性吧,如果四个菩萨是两男两女凑在一起的话,味道就怪了。观音肯定是女性角色,大圣不是在平顶山咒他一世无夫嘛。文殊和普贤的女性角色没有明写。既然佛教称文殊为诸佛之母,那他自然是女性。

    文殊曾发洪誓大愿,“诸佛之中,若有一位从初发心以至圆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劝发,文殊则不成佛”。三藏和行者到了灵山是要成佛的,但他们却不能说是文殊劝发的,可见文殊无法成佛。地藏王也曾发洪誓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要成佛的难度也不小。

    也许文殊和地藏是找托辞,他们就是不想成佛。因为他们就喜欢度化众生,成了佛就不能度化了。在平顶山的时候已经说过了,佛不度人。文殊的劝发就是度,地藏更是直接用了度这个字,不能为了成佛而放弃个人爱好。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是佛教的四大菩萨,只有地藏是男性。

    二〇二二年有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叫做宿敌,里面有一句台词,一个国家的尊严,就等同于它给女性的尊严。中国女性现在的地位高多了,在尊重女性这点上走在前面的是上海男人,不能简单地用妻管严来解释,而是骨子里的平等观念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