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雀啄蛇 » 第十九章 雪纷纷红花映日,风习习温泉照美

第十九章 雪纷纷红花映日,风习习温泉照美

    大雪纷纷扬扬,未久便积数尺。沈和玉单手持剑,对着浑身血污的李浩,此时竟不住地发抖。他怕自己的脑袋也如田正平愤愤滚落,欲先下手为强,却又看不透彻。

    “师弟可受惊了?师妹还不带他过来,咱们一道回去再说。”

    沈和玉故作平善,出言试探李浩,只看他走是不走。如他大胆走出,那便以礼相待,高称师兄也无妨;如他踯躅不肯,则是依仗雪峰寒气,俟其散去可立毙之。

    李浩抱臂而立,英雄剑搭在腰间,殷红热血沿着剑身流下,既有自己的,也有那颅上沾的。他知师兄师姐各怀鬼胎,只怪方才劈杀田正平一剑太过骇人,俱等着对方出手。

    “沈师兄,你既知道师弟受惊,还不过去带他出来。田师兄死了,往后你就是大师兄,还不快担起责任来。”赵无柔的眼神却多玩味,她抢先跳到田正平之侧,仿佛要为他收敛尸身好生归葬。沈和玉无他办法,山下观试弟子众多,不久攀缘而来,那时再不好收拾。

    “师弟我这就过去,你尽力止血,可莫要发道歌打我。”二人之间,五丈不足。沈和玉却走得极细,其步踏雪不沉,微有波澜,过后全无脚印。李浩口中称是,而浅埋雪中的双脚不断后拨,与他相隔如始,正如《空洞记》中“两鱼之竞逐,水退哉无迹。”

    修行书曰:欲承其道,必锻其体。道之以伐,先于己身。人之修炼,虽能顿悟而参大道,然筋骨不健,气血不沛,莫能御自然之气,而行道卒崩其身。李浩一朝顿悟,能吟五级道歌,一步飞登十丈、一剑飞斫雪峰,落时七窍流血,权以雪泥覆面擦去。他非不想英雄行事连斩师兄,实在到了性命垂危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迨焉。沈和玉步伐愈紧,似是发现他的窘迫,执剑的手抬得高了起来。兴而不喜,阴而不邪,正一副阴剑门弟子招牌好笑容:

    “隆冬腊月,雪崩山塌。此景寻常难见,于修行者裨益良多——师弟当真好福缘。”

    “诚如沈师兄言,只可惜克死旁人,扫你雅兴。”

    “师弟好生心寒,田师兄劳心费力为你落阵,至于身死,怎能如此说他。”

    梨花宝剑弹射而来,日光雪影,几照瞎李浩双眼。剑尖刺入胸膛,种下嗜血毒种;剑身穿胸而过,绽出一树红花。少年心血犹未侵于寒气,如热泉般汩汩流淌,于雪日下滚滚生烟。

    “如雪快来看,这冰天雪地之中竟有一簇温泉。”郭迁雀跃上前,一把扯下棉衣两重,胡乱丢在岸边,赤身跌了进去。如雪掩面走来,正被温热水花打湿脸颊,不由娇笑道:“你这厮玩心却重,这才修行没有几天,又开始胡闹上了。”

    郭迁辗转腾挪,如御虚空,将脖颈以下尽潜入水中,只露出脑袋道:“我本就是一土夫村人,哪曾受用过这等好处。涤筋洗骨,更于修行有益。”言语之间,如雪瞧见他发长数尺,遇水不沉,静浮其上,时而沉潜挂水皆成珠状,抖擞即去,恰似鸟羽。郭迁纵情拨水,大震其臂,意足而歌,作成两阙《渔家傲》曰:

    “黄金难换书生气,酹酒谁煨儿郎意。笑来人不识郭子。同俊赏,恨与谪仙非一世。

    尝幸束发得知己,雾里探花消迷离,破人间浮名虚利。身易逝,文章代我千秋里。”

    如雪佯装委屈,问道:“先生高才,原来我竟是不识之人。也罢也罢,懂你只有那李郎。”

    郭迁击水大笑,答曰:“知己乃束发相得,又何止李浩一人?姑娘切莫妄自菲薄,还须为我记下此词,来日说与众人去。”

    茫茫乎水雾缭绕,郭迁穿起衣服,仰躺于温泉一侧,望天高日远,送大雁南飞,一时安闲乐。如雪亦愿解衣,缓步走入水中,任凭泉水涌没。她不用真气作蒙皮,而以原始之姿受自然洗礼,纯粹如婴儿。郭迁口衔草叶,阖眼似睡,轻声示道:“好郡主,我为君子便罢,他人亦不防么?”

    如雪无言,自踩真气腾出水面,纵光如绸缎,亦不为之掩。她款款转了数圈,美得令山石动容,令树木倾颓。水珠徐徐淌落,好似凝脂微化,如玉色之潺流。

    “郭迁,视之不斜,睹之不邪。君子见美,喜而无妄。”如雪巧笑如铃,兼以拨水之声,实在活泼可爱。郭迁道那便看罢,鲤鱼打挺跳将起来,双目圆睁疾如雷电,却看到如雪捏出龙形真气缠绕周身。那一对儿玉足轻啄水面,踏有波痕,步有莲花开。那一双臂膊白如皓月,柔若柳枝,掐成兰花指。金龙绵绵而盘,遮住重要部位,抬眼注视郭迁。其姿威而不厉,贵而不奢,只衬她如神仙妃子,为一国之绝颜。

    “怎么,看得痴了?”如雪走下泉台,半悬空中,伸手抚郭迁的脸。方才洗濯,沾染泉水,这手好凉。郭迁不自觉地搭上她手,莫名感觉双颊发烫。他忘记许多事情,包括玉京的险阻,大道的艰辛,此世的荒凉。

    “如雪,我只以实话说。”郭迁垂下头去,满腔热血微凉,侠骨搅成柔肠,“世间岂有人比你美。”

    “我才不信。”如雪稍掩其面,覆下浅浅红晕,“男有十方大帝天界主,女有玉水神君人皇妃,我又如何能及?”

    北风凌冽,撩得如雪冷了。二人穿戴齐备,策马继续北上,不日便到玉京。丝丝寒风却继南吹,到了半山凉亭,化作信风穿入一华服男子耳中。侧有一矮小男子为他烧炉侍水,腊日寒冬,竟是布衣短褐。

    “好一对儿青春佳人,才貌兼备,情浓意厚,我却好羡慕。”李晴天捧起茶杯,细细吹烫,心中萦绕着信风传来的话语,无端升起一丝妒意。他生即大富贵,曾无半分世俗欲念,只好道法、文字、图画。南国十二州府的王侯显贵,车盖云集争先而来,只为与结欢心;大辰万里平疆的千金美人,簪钗相接脂稠腻河,只为惹得一垂。如此念念俱得,妒心何由起焉?

    李六缄口不言,伸手蘸却茶水,于石桌上轻轻描画起来。指头粗糙,水渍微绿,圈出一个简朴而又生动的图案。石桌正如其本色,赫然便是一只灰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