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痴人传 » 契子:李康复国

契子:李康复国

    此篇写‘仙人’傅己干涉尘世,帮助李康逃出华洲。

    昭宗身死,临终托孤秦氏兄弟,第九子李康继承大统。李康逃出华洲,得遇奇才,在赵氏兄弟与秦氏兄弟的帮助下,奋起三十载。

    其间擒杀李茂贞,夺取汉中城,美人诱杀朱温,打通河西走廊,剿灭蜀中王建。又有安国候赵瑾横扫北地,上至燕云,下至魏博,皆入大唐之手,长江淮河以南诸侯,无不奉旨称臣,九州渐有一统之势。

    一:昭宗传位九子,李康奔逃华洲

    李康,初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

    自黄巢作乱,狼虎谷败死之后。唐室日衰,各地诸侯割据,九州分裂,这其中以独霸中原的梁王朱温与虎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最为耀眼。公元八百九十年,唐宰相张濬联合梁王朱温、华洲韩建与凤翔李茂贞,极力主战,讨伐晋王李克用。结果被李克用义子,骁将李存孝杀的大败而还。同时也葬送唐皇室最后一点力量。

    公元八百九十五年,正月,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因权利真空,引发继承纠纷。李克用主张任用,前任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子,他的女婿的王珂继任。但韩建、李茂贞和王行瑜则主张王重盈之子王珙继任。三月,昭宗同意李克用所请,令韩、李、王三节度使不满。五月,华洲韩建联合凤翔李茂贞与邠宁王行瑜、进军长安,要挟天子,昭宗妥协。后三人因惧怕晋王李克用起兵勤王,皆各留兵二千人宿卫京师、监视昭宗,王行瑜、李茂贞与韩建都返回本镇。

    公元八百九十六年,李茂贞不满昭宗选补殿后四军,再次进军长安。昭宗告急召李克用,但李克用并未奉诏。李茂贞打败覃王李嗣周后,逼近长安。昭宗决定率百官和诸王逃离京都,韩建闻讯,奉表请昭宗幸华州。昭宗本不许,可随行官员与诸王不愿走远,于是在七月十五日驻跸华州,以府署为行宫。

    当时朝中宰相软弱,畏惧韩建,不敢专断政事。而且昭宗一心要回长安,与韩建屡次发生矛盾。再加上诸王军队与华洲士卒不断发生摩擦,致使韩建有谋逆之心。果然不久之后,韩建借机弄权,逼昭宗下令遣散诸王军队,将皇室族人软禁十六宅。

    自殿后四军二万余人全部被解散之后,韩建愈加嚣张,又强迫昭宗立德王李裕为太子。同年,晋王李克用因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叛变,讨伐失利,无暇西顾。八月韩建诬告十一位亲王谋反,请杀之,昭宗不允,韩建私自派兵抓住诸王,将其亲族无论老少,全部赶到石堤谷通通杀死。

    公元八百九十八年,韩建和李茂贞为防止梁王朱温西征,决定修复长安宫殿,迎昭宗回京,并同李克用讲和。

    公元九百年,朱温西来,争夺昭宗。韩建本欲投降,却踌躇不定,就在此时一道人来访,道号坤乾。这坤乾道人大施幻术,竟于白日间,使苍龙降于华洲。韩建因此相信坐拥真龙之命,面对朱温拒不投降。

    公元九百零一年,韩建称许王,李茂贞宣布归附朱温,背叛联盟。韩建独步难支,悔不当初,愿献出昭宗与朱温讲和。怎奈朱温拒绝,梁军包围华洲。

    韩建虽为‘叛逆’,可治理华洲有方,常亲督农耕,数年之间,军民充实。他自知不敌朱温,怕梁军破城殃及百姓,便准备开城献降。可谁想夜间,一名叫秦轲的猛士刺杀韩建,事成之后竟全身而退。华洲刹时间群龙无首,梁军内细则趁夜开城献降。

    秦轲兄长秦钺曾在禁军任事,深慕皇恩,自遣散令发出后一直藏匿在华洲。趁此大乱,欲救昭宗返回长安,可梁军此时已将行宫重重包围。正踌躇之际,一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猛烈冲击行宫。借此乱局,秦氏兄弟来至昭宗塌前,昭宗心喜得遇奇才,又耳听宫外兵马纷乱,自知无法脱身。便将身旁的第九子李祚,托付给秦氏兄弟,并写下传位诏书,将玉玺等物悉数交予。秦氏兄弟走后,昭宗身着龙袍,稳坐御榻,静待大水浸入,身死华洲。

    二:赵瑾生擒李茂贞,奇袭凤翔夺汉中

    再说秦氏兄弟护送李祚出逃,因大水弥漫,寸步难行。踌躇之际,忽见一瞎道人乘舟而来。三人慌忙上船,船靠岸边,秦钺担心瞎道人泄露消息,便将其推入河中淹死。小皇帝李祚见了大惊失色,因此害病,不能赶路,三人只得投身渔家。

    这渔家姓赵,有二男一女,年岁相差很大,长者赵瑾二十九岁,小者赵筝才一十六岁。秦钺从交谈中的之此三子皆是那瞎道人养大,暗中惊疑,杀心再起。幸此时李祚病好,秦钺只得作罢。休养十余日,秦氏兄弟突然发现发现,小皇帝李祚自从病好性情大变,行动之间极具老成,并为自己改名——李康!

    李康言:“孤病时,梦一高山,山顶有玉,高于云霄。玉中有灵,言:河中遗三子,奇才可复唐!”秦钺闻言,便将赵家长子——赵瑾推荐给李康。李康听其诉说胸中沟壑,心知天降奇才。因此对待赵氏兄妹,礼遇备至。

    赵瑾得遇明主,便将瞎道人遗留之物挖出,谁想其中竟是万两黄金。得此财富,李康便派秦钺暗中建立百骑司,渗入长安,挑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与留在长安义子李继筠的关系。同时又安排赵瑾暗中招募失地农民与山上猎户。

    公元九百零二年,秦轲于凤翔刺杀李继筠全家,以及数名长安禁卫军官留凤翔的家人。致使李继筠与李茂贞翻脸。李康趁机化名柴祝,伪装成当地盗匪,带一千人投降李继筠,顺利进入长安。

    李茂贞得知李继筠造反,盛怒之下亲自带军向长安而来。李继筠本欲投降朱温,谁料他的筹码还不足以使朱温动心。及至凤翔大军兵临长安,李继筠突然挂印而逃。

    留下来三千皇宫禁卫闻听消息不知所措,此时李康站出来,表明身份言:“李茂贞造反!汝等家人被杀,若开城出降,必难逃一死!我李康于昭宗塌前即位,诏书在此,天命在我,诸位可敢随我一战!”

    响应者寥寥,可禁军已不再暴动。李康任命赵瑾为统帅,带所部千人迎战李茂贞。

    三千士卒攀城看,只见一骑虏将还!

    李茂贞本就是自信满满,以为只要他抵达长安城下,城内士卒定望风而投。他打死都没想到对方竟然会主动出击!更没想到来将会如此勇猛。

    当时天至日中,烈阳高悬,赵瑾在凤翔军军阵涣散,战马饮水之时,鼓噪声势,率三百轻骑杀入敌阵。李茂贞大惊,想令骑兵出营阻止,谁想士卒纷乱,军令不通。李茂贞令军阵稍退,可谁想金锣一响,颓势如崩。凤翔五万军卒只顾逃亡,赵瑾直接杀入大营,宰杀凤翔百官,俘虏李茂贞。

    城内三千士卒见状,乘胜而出,因敌人多是同乡,所以唐军并未多行杀戮。凤翔军卒见此,也都弃兵投降,被唐军俘获大半,其中车马辎重等物更是可观。

    经此一战,赵瑾扬名。李康又听从赵瑾的建议,未作停留,卷胁败军奇袭凤翔。及到城下,诈称乃梁王朱温麾下一员使将,并把俘虏的李茂贞捆于城前,令城内军卒共同观看。凤翔军本有士卒逃回家园,可还未交战,便败的稀里糊涂。因此一问三不知,只得夸大敌势,闹得朝堂官员,满城人民惶惶不安。

    凤翔城内的李氏族人,自知无法抵挡‘朱温’,又见百官诸将毫无临战之心,只得开城出降。赵瑾入城,安抚军民。秦钺抵达宣旨,将李茂贞因护僖宗之功,赐予的‘李’姓收回,复还本名宋文通。并将其家族老少,百余人口,枭首闹市。

    旧主身死,故将怨恨。因此凤翔城中有军官欲引蜀中王建攻打凤翔。此时西川节度使王建已击败陈敬瑄吞并东川,获封蜀王。闻凤翔内乱,大喜过望,因怕朱温先下手,便率急行军沿祁山道北上。却不想秦钺已诛杀城内叛贼,固守坚城,蜀军奇袭失利。适逢大雨滔天,蜀军粮草难继。

    赵瑾派小股骑兵骚扰蜀军后方,弄得王建不胜烦恼!时间一久,蜀军疲惫不堪,已不再对敌人小股游击骑兵做出回应。赵瑾趁此带兵高举蜀中旗帜,攻取阳平关,截断蜀军粮草。王建闻听大惊失色,仓促而还,却不想赵瑾再借朱温之名,言梁军已大败蜀军,正乘十万大军入川。

    汉中百官闻听吓的肝胆欲裂,再加上秦轲潜入蜀地,将主战军官刺死家中。至此秦巴锁钥,汉中城沦陷,城内无数辎重尽落唐军之手。王建回师后,再次意图夺取,被赵瑾账下大将程虎杀的丢盔弃甲。经历此败,王建与唐朝合盟,称臣纳贡,退居巴蜀。恰逢荆南节度使成汭兵败身死,王建趁机夺取夔州、施州、忠州和万州,一扫颓势,暗有称帝之心。

    三:晋王身死北地乱,赵瑾计灭刘守光

    再说中原诸侯,闻听李康奋起,个个惊疑。朱温更是不敢相信,意欲西来。可这时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诸侯,借护保护唐室的名义组成联盟。

    公元九百零四年,朱温扶持被废的皇太子李裕称帝,给自身加封魏王。李康闻听,不怒反喜,他令秦钺带上奇珍异宝前往汴梁朝贡,对朱温大加吹捧。朱温自得意满,以为李康不过只是个幸运的小儿,不足为惧。

    公元九零七年,也就是李康设立年号的天复七年。李康给朱温送来玉玺,不日朱温废傀儡帝李裕,诛杀前唐旧臣,登基称帝,建立梁国。七月,通往太原的要地潞州被李克用占据。晋梁大战爆发,梁军围困潞州,苦战多日,仍久攻不下。李克用援兵到来,梁军只得撤退。公元九零八年,一月,李克用病逝,嫡长子李存勖即位。其叔父李克宁虽久握军权,可并未有‘兄终弟及’之心。怎奈世事难料,一日李克宁洗漱,竟见铜盆净水映额生角。妻孟渡见此,言夫有真龙之相。

    这时有道人来访,施展幻术,召唤‘神灵’。用太宗之口,言李克宁确有帝王之命。李存勖闻听惊惧,于灵堂上将官爵让与叔父李克宁。李克宁当即接受,剥夺李存勖所有兵权,独揽军政大事。李克宁虽资历够深,军中也素有威望,可性情软弱,其妻孟渡则刚愎强悍。孟渡数次要求李克宁斩杀李存勖以绝后患。李克宁不好违背,但又于心不忍,这时恰逢唐使秦钺赐予旌节而来,李克宁便将李存勖作为人质送入长安。

    李康与李存勖二人一见如故,封其为河中节度使,深受重用。(虚职,此时河中府还在晋国手中)

    再说回晋国,自李克宁上位后,先王李克用十三位义子整日惶恐不安。而梁帝朱温得知李克用死讯后,亲自带兵再次围困潞州。李克宁命李嗣源与周德威分兵两路,攻打梁军所筑夹城。李嗣源率先攻入夹城,解潞州之围。

    公元九百一十年,正月,李康派秦钺再次出使梁国,赵家次女赵筝陪行。赵筝天生美丽,个性要强,自认不输与兄长。因此李康拗不过她,只得让赵筝男儿装扮,混在出使梁国的队伍之中。

    秦钺入朝,朱温一反常态,对待唐使严词厉喝,誓要李康让出华洲。秦钺不能答,此时却见赵筝出列,言:“我王自削帝号,愿奉梁为主。今皇上无故索要华洲,天下人不知,难免认为皇上不容小国。各地诸侯闻听,恐怕心生猜疑。如今正是皇上与晋贼争夺天下的时机,若等梁国扫荡塞北,平定幽燕之后,我王再将领土奉上不迟!”

    朱温闻言大喜,不过他喜的是赵筝的美貌。此女着男儿装,更显俏丽可人。朱温点头称是,开口欲索要赵筝,却听服侍在旁的儿媳王氏说:“陛下您呀~该吃药喽。”朱温磨不过儿媳,只得让使团退下。太监端来虎骨汤,朱温见儿媳背这身,忙扶肩以温言软语在她耳边说个不停。王氏扭捏片刻,才亲自喂朱温喝汤,饮罢二人共入帷帐。

    公元九百一十一年,河北世代割据镇州的赵王王镕,宣布归附李克宁。朱温发兵征讨,柏乡会战,梁军败还,晋军惨胜。同年,七月,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夺权,于幽州称帝,国号大燕。

    李克宁征讨,刘守光向朱温求援。朱温发兵攻击王镕以此声援刘守光。这里要插一句,晋国士卒向来骁勇,自李克用起便信任胡人,对他们欺压平民、掳掠街市,都尽量包容。李克宁掌权后,害怕生变,因此对胡人将官更加放纵,不敢遏制,导致近些年晋国军中的底层汉人士卒,普遍士气低迷,战斗力大不如前。因此久攻幽州不下,无奈李克宁向李康求援。

    李康深知机不可失,当即令赵瑾从汉中城快马返回,又令秦轲先行潜入河中府。秦轲果然不负众望,虽身负重伤,但仍成功刺死河中节度使。可当他目睹因河中惊变,将官争权,士卒无束,掠夺百姓,致使河中一城,白骨累累!城外千里,不闻鸡鸣的惨景后,心灰大半。自此隐居河中、绛州之间的摩云峰上,不问世事,只教导两子秦离、秦安学艺。

    夺下河中城后,李康令赵瑾与李存勖带领五千轻骑,穿过太行井径,抵达恒州。自李克宁上位,与定州、易州的割据势力,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交恶。李存勖亲自前往劝说,双方这才冰释前嫌,组成四方联军再次围攻幽州。

    公元九百一十三年,李存勖先登幽州城墙,率领士卒砍开城门,活捉燕王刘守光!李克宁曾于酒席上许诺李存勖,若他能破城,便将幽州城封给他。事到如今,面对夸下的海口,李克宁心中暗恨,想借家宴之故击杀李存勖,李存勖事先闻讯逃出幽州投奔赵瑾。

    消息泄露,晋国李克用的诸位养子闻听震怒,皆言:“四十六郎(李存勖)若惨遭身死,我等有何面目去拜先王!”于是诸将前往大营明讨要说法,逼迫李克宁按照约定交出幽州。李克宁惶恐不已,只得同意将幽州交出。其妻孟渡在后堂闻听,夜里枕前献计。次日李克宁传出话,要将幽州节度使封给二郎李孝成。其他养子闻听,满心不服,挨个前往府邸理论。可刚进门便被门后埋伏的刀斧手斩杀。只有李克用养子李嗣源、李存审等人察觉不对,夜里翻出城墙,逃到赵瑾军营,这才捡的一命。

    李克宁的残忍举动很快便传的满城风雨,诸位先王养子的亲卫纷纷哗变,李克宁不能扼制,只能仓皇逃回太原。

    此时虽说幽州已定,但燕云未平。燕国大将元行钦奉命,率骑兵七千人,在燕山以北放牧战马,并招募燕北青年入伍当兵,接应契丹部落南下的援军。元行钦闻听幽州内乱,未等契丹到来便先杀将回来!

    晋军士卒闻讯,皆停止内斗,四散奔逃。赵瑾令人堵住城门,推举李存勖、李嗣源上台,平定内乱。后元行钦攻城,久攻不下,燕北子弟死伤惨重,抱怨不停,因此只得退军燕山,等待契丹支援。赵瑾见敌军撤退,便任用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为幽州州长,负责守城。

    李嗣源、李存勖与赵瑾率骑兵分别扫荡燕山以北八个军城,全部攻克。赵瑾又任命李存勖的老弟李存矩当新州州长,总管新占领区域;并任用燕国纳降军使卢文进担任裨将。

    李存勖进攻武州,高行珪献出城池投降。元行钦得到消息,率军攻击高行珪,高行珪派他的老弟高行周到晋军当人质,请求救兵,李嗣源与赵瑾率军增援,元行钦解除包围,撤退。赵瑾、李嗣源会同李存勖追击,元行钦身中八箭,仍都拔箭力战,最后脱力落马被俘。赵瑾三人皆感叹此人,真为壮士也。

    待元行钦伤好,赵瑾将其收为牙将。李嗣源、李存勖不满,赵瑾带好酒,只身入账与二人交心。事后,三人结为兄弟,此后一生,赵瑾始终都尊李嗣源、李存勖为长兄,对待他们的情谊更是让皇帝李康深感忌惮与妒忌。

    同年四月,唐帝李康请秦轲下山,并再次派遣赵筝出使梁国,面见朱温。

    朱温因长子早亡,此时并未立下太子。在宫内荒淫数日后,因服药过度,突然病倒,弥留之际将玉玺交给儿媳王氏,让她去召回养子朱友文。谁想此事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担任控鹤都指挥使,负责皇宫的警卫,闻此消息心生不满,密谋篡位。

    朱温早就察觉到朱友珪的野心,派人召其入宫,意图诛杀。朱友珪闻听旨意惊慌万分,此时秦钺出现,与其密谈后,达成协议。朱友珪派统军韩勍,带领亲兵五百人,换上控鹤军的服装,跟随朱友珪混入皇宫中隐蔽起来。

    朱温此时已设下埋伏,只待朱友珪入殿,便将其擒拿。谁想夜半秦轲伏于龙床之下,一剑刺死朱温,后为保赵筝与旧太子李裕离开,命丧梁国。朱友珪即位后,荒淫无度,人心沸腾,民怨四起。

    本年五月,秦轲之妻,生女秦兰,难产而死。秦钺前往摩云峰,奉皇命暗中招揽天下英才,扩大百骑司。

    六月,李存勖的老弟新州州长李存矩,骄傲懒惰,政治混乱,奴仆婢女都掌握大权干涉军政。赵瑾命他招募山北各少数民族部落勇敢少年,以及刘守光旧部,用以补军力;又向民间征收战马。而当时战马奇缺,市价要卖十牛才换得一马。可李存矩压低市价,说征就征,期限急迫,边疆人民悲苦怨恨。

    秋收后,梁帝朱友珪进攻洛阳,被唐军击败。

    四:赵瑾扫平河北,李嗣源驱逐契丹

    公元九一六年,朱温嫡子朱友贞政变,梁帝朱友珪被秦离刺杀。

    三月,梁国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逝,魏博战区因兵多将广,勇悍善战,地理位置又靠近汴梁,深受梁帝猜忌。梁帝朱友贞准备将魏博分为天雄、昭德两镇,遂派大将刘鄩率大军六万渡过黄河,进驻昌乐。刘鄩先派澶州州长王彦章率龙骧军骑兵五百人进入魏州,驻扎金波亭。

    魏博官兵更加惊恐,于是当夜兵变,纵火焚烧官府民舍,大肆劫掠,包围金波亭,王彦章砍开城门逃走。天亮之后,变兵进入内城,屠杀新任节度使贺德伦,及亲军士卒五百人,把贺德伦挟持到楼上软禁。朱友贞闻听魏博兵变,忙派遣贴身阉人,供奉官扈异进城沟通慰问。允许用张彦当州长。张彦请求天雄仍恢复一个战区,不再分割,并撤销昭德战区,把相、澶、卫三州仍归还天雄。

    供奉官扈异回京说,张彦这个人容易对付,只要命刘鄩发动攻击,立刻就会送来他的头颅。朱友贞因此不接受建议,对于张彦屡次要求担任魏博节度使的事,只用褒美嘉奖的诏书作为回答。

    钦差大臣再去魏州,张彦把诏书撕个粉碎,摔到地上,双手叉腰,面向南方,诟骂朝廷,说:“天子愚昧,不明事理,像老牛一样,由别人牵着鼻子,牵到哪里是哪里。我们虽然兵强将广,如果没有外援,仍不能独立支持,唯一的一条生路是向晋国投诚归顺。”遂给太原李克宁写信。

    可李克宁自从与李存勖、李嗣源等人翻脸,与赵瑾交手数次,连战连败。甚至还被李嗣源的女婿,骁将石崇光攻入大帐,将妻子孟渡擒获。并且李存勖还说服盘踞在镇州数代的王氏家族,赵王王镕背叛李克宁。李克宁孤家寡人,战则立败,只能龟缩太原不出,任凭潞州落入他人之手。

    魏博变民首领张彦探明形势,给驻扎在潞州的赵瑾写信。赵瑾当即率兵南下,入魏博城接收魏博银枪效节军。

    梁将刘鄩,其人多谋善断,用兵诡诈,号称‘一步百计’。他知晓晋国内讧,便派使者通知李克宁夹攻赵瑾,又遣军卒准备奇袭潞州。可赵瑾洞察其谋,派石崇光半途设伏,全歼梁军八千人。刘鄩大惊,感叹敌军骁勇的同时也更加谨慎,轻易不再出战。

    四月,春暖花开,国舅赵瀚奉命率五百亲军与珠宝,前往西域归义军,面见金山国白衣天子张承奉。

    九月,李克宁书信送到,声称大军已从太原出发。梁帝朱友贞闻讯,催促刘鄩出兵,实不知那封书信乃赵瑾伪造,就是要诱敌出阵。赵瑾又放出自己病重的消息。

    刘鄩虽事先察觉不对,可朱友贞不断催促:“社稷存亡,全系此战,望将军勉之!”又派专人督战,刘鄩只好再次进兵,在故元城西与赵瑾军遭遇,梁军大败,仅步兵被歼的就达七万之众。此一战后,赵瑾获封安国候,石崇光升任潞州州长。

    朱友贞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哀叹说:“吾大事去矣!”可天意弄人,赵瑾意欲灭梁,后方突然传来幽州李嗣源的急报。

    公元九一七年,契丹人南下,李从珂战败,幽州丢失!

    李嗣源闻讯率三千骑前去探路,不想在距幽州六十里处,跟契丹军遭遇。契丹军大惊,向后撤退。晋军乘机包抄尾追,契丹军在山上,晋军在涧下,每到一个谷口,契丹军都要发动截击,李嗣源父子竭力奋战,才勉强前进。待抵达山口,契丹万余名骑兵已横列布阵,我国官兵此时已筋疲力尽,面无人色。

    李嗣源见状率百余名骑兵先行挺进,脱下铠甲,扬起马鞭,用契丹语向契丹士卒喊话:“你们无缘无故侵犯我国疆界,天子命我率百万大军,直捣西楼,屠灭尔等全族。”言罢,一提缰绳,坐骑飞跃而起,手挥流星锤,杀入契丹阵地,三进三出,斩契丹酋长一人!

    等赵瑾军部队赶到,投入战场,契丹军慌忙退却,李嗣源这才冲出山口。李克用养子李存审命步兵砍下树枝,当作“鹿寨”,每人一枝,停留之时,即砌营寨。契丹骑兵紧傍着营寨通过,寨内晋军万弓齐射,箭满天际,杀的契丹人马尸体,满塞于路。

    我军与契丹主力相持之时。赵瑾命步兵绕道到契丹阵地之后,下令不要行动,而先派老弱残兵收集木柴野草,用火点燃,拖着它们四散逃走,霎时烟尘蔽天,契丹不知道有多少敌军,惊慌失措。此刻我军擂起战鼓,大声嘶喊,两军对决。赵瑾命埋伏在契丹阵后的步兵发动攻击,契丹兵团遂大败,收拾所有残余的部众,向北山退却,抛弃车辆、篷帐、铠甲、武器,以及满山遍野的羊马。我军追击,俘虏近万。

    大胜过后,后方魏博再次发生兵变。李克宁趁机兵围潞州,守将石崇光弃城而逃。赵瑾因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没有多加怪罪。赵瑾率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逢大战二十三,小战数百,无一败绩!

    及至收复潞州,封元行钦为潞州刺史。唐军打到魏博城,魏博士卒再次出降。唐帝李康大怒,因赵瑾说情,才没有追究魏博变军。这时,李嗣源与王镕等人已主动派人,承诺臣服李康。李康派宗室女分别嫁与王镕和李嗣源之子李从珂。

    如今北地只余李克宁未降,太原城城坚池深,很是难啃。随即决定先行灭梁,可灭梁之前,唐帝担心魏博再反。便下令赵瑾将魏博一分为二,赵瑾劝谏,可李康执意如此,只得从命。

    五:魏博叛变唐军败,赵瑾屠城十万人

    赵瑾分割魏博战区不久,便接到皇命攻打汴梁,欲快速收复中原。于是与赵王王镕亲卫张文礼、新任幽州刺史李嗣源之子李从审,组成十万联军。大军行至滑州,前线魏博官军突然反叛,搅乱军阵。

    梁将刘鄩见机派猛将王彦章出阵。这王彦章军中号“王铁枪”,手中两把铁枪凶悍无比,只看他冲入敌阵,反复进出十余合。联军大败,李嗣源之子李从珂身死,赵国张文礼逃回镇州。

    眼见大势如崩,赵瑾只得带领亲军投入战场,奋力抵抗,这才杀退梁兵,掩护大军顺利撤退。此役过后,联军元气大伤。唐帝李康闻听魏博士卒再度造反,致使大败,暴怒无比。

    年关过后,秦钺奉皇命,暗中携尚方斩马剑与秦轲次子秦离来到魏博,命赵瑾屠杀魏博官兵。十五岁的秦离,其剑法胜父数倍,只一夜便杀尽秦钺指定的,凡有嫌疑煽动叛乱的魏博军官。次日天命,大军包围魏博士卒,连带其家人十余万人,皆被坑杀。

    唐嫡长子李盈未满一岁时,便被送往赵国为质。两年后联军出兵,李盈与长姐李承月从赵国回长安,路过魏博歇脚,怎料被叛军所挟,差点身死。

    本年二月,燕山以北,新州州长李存矩亲自押送五百匹战马南下,命裨将卢文进准备。燕北士卒闻听要远离家园都很恐惧,而李存矩对他们却不知道体恤,遂激起反抗。二月十六日,夜,李存矩被叛军于睡梦中砍杀。卢文进抱尸大哭:“这些奴才害死长官,教我有什么脸面再见安国候!”遂在大家拥戴下,返回新州。守将杨全章关闭城门抵抗,卢文进攻击武州,兵败,投奔契丹。

    公元九百二十年,赵瀚带西域使节回到长安,李康这才知道,敦煌王张承奉已死。而沙州长史,张议潮外孙婿曹议金人心所向,被推举为帅,暂时掌握归义军。次年,五月,朝廷正式册封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赵瀚携旌节符印,再次前往西域。曹议金因爱赵瀚之才,许其张氏嫡孙女,将其强留沙洲。

    六:曹议金打通河西,赵瀚获封安西候

    公元九百二十一年,赵瑾平定陇右民变。党项定难军节度使派使者入唐进贡。

    公元九百二十四年,河西回鹘英义可汗仁美去世,其弟狄银继位。狄银向来敌视归义军,继位后即再次切断归义军通往中原的道路。此时甘州回鹘境内不满狄银统治的也大有人在,回鹘政权出现动荡,部分争权失败的回鹘贵族逃亡沙州,依附曹议金。曹议金抓住战机,扶植回鹘贵族成立新政权,组织兵马杀向甘州。回鹘因分裂而势弱,因而一败涂地。

    可归义军在肃州城一战,甚为惨烈,节度押衙兼右二将头浑子盈战死,曹议金也身中流箭,中毒而亡。其牙将赵瀚,因军中备受士卒爱戴,被推举为帅,暂时接受军权,继续讨伐回鹘。两年后,归义军攻破甘州城,杀死狄银。

    不久,新任甘州回鹘可汗阿咄欲纠合达怛人再次反扑,赵瀚再次诛杀阿咄欲,迫使甘州回鹘臣服。两次力压回鹘人,赵瀚军中威望如日中天,很快遣使朝廷向唐帝李康进贡玉鞍马、玉团、散玉等方物。李康加封赵瀚为安西候,河西节度使等职。

    此一战,归义军打通河西走廊,西域归汉,敦煌人歌曰:甘州数年作贼,直拟欺负侵凌。去载阿郎发愤,点集兵甲军人。亲领精兵十万,围绕张掖狼烟。未及张弓拔剑,他自放火烧燃。一齐披发归伏,献纳金钱城川……河西一道清泰,天子慰曲西边。六蕃总来归伏,一似舜日尧年。”

    七:嗣源身死崇光继,太原城降良将终

    再说汉地,自从讨伐梁国失败,李康认为朱氏气数未尽。目光转向太原,利用清野战术,剽掠太原城周边粮草,李克宁无粮势衰,在九百二十八年,开春之际,开城投降。李康按照约定,封李存勖为太原节度使。

    公元九二八年,李嗣源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他在死前,已暗中将权利平稳过渡至女婿石崇光。石崇光本人,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周亚夫行事。曾救过安国候赵瑾,但赵瑾对他评价不高。可李康前期却对石崇光很是看重,为此还严词拒绝李嗣源想将幽州节度使传给儿子的想法。李嗣源死后不久,赵瑾官至天柱大将军,荣耀之极。谁想他入朝不过几月,便突然辞官,舍弃行伍,深居在长安的住所,安度余生。

    八:大唐平地蜀地

    天复二十九年,蜀地王建之子王衍即位后,奢侈荒淫,政治混乱,民变横生。李康对天下宣称,王建大逆不道,称帝造反,当伐之!便派郭崇韬带兵,讨伐蜀地王氏。

    待西川平定,郭崇韬推荐太原留守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李康应允。

    天复二十九年,大唐太子李逋,奉旨潜入蜀地,杀郭崇韬。

    秋,李逋回朝,故事也正是从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