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悲剧的诸侯王:齐王刘肥

悲剧的诸侯王:齐王刘肥

    刘邦去世,刘盈继位。这一年,刘盈十六岁。他是大汉王朝第二任皇帝,也是年轻的皇帝。正当刘盈准备大展身手,现实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刘如意被杀,戚夫人下场凄惨,让刘盈精神上遭到折磨。史料记载,刘盈病了,还病了很久。仁善的刘盈,对吕太后说了这样的话:不能治天下。

    刘盈是大汉皇帝,却掌控不了天下。他不敢对吕太后做出什么过激反应,但,他还是做出了无声的反抗。

    太史公留下了这样的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随着时间推移,刘盈从愧对弟弟刘如意、愧对戚夫人之中恢复过来。

    汉惠帝二年,齐王刘肥、楚王刘交来长安朝见。

    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刘姓诸侯王。他不仅是刘邦兄弟之中最优秀的一位,还是刘氏兄弟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

    来看一下刘交的那些事。

    刘交年轻时,拜在荀子门徒浮丘伯下学习诗经。

    秦始皇焚书,他被迫自谋生路。

    诸侯反秦,刘交跟随刘邦征战天下,是得力的助手和亲信。

    刘邦入关,封他为文信君。

    刘交辅佐刘邦定天下,也是大汉王朝建立的缔造者。

    大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擒拿韩信,将楚国一分为二。刘交被封为楚王,定都彭城。

    刘交受封,息武兴文,大力宣传文化事业。

    他有个爱好:诗经。

    他昔日的同窗好友穆生、白生和申公在楚国担任中大夫,一起研究诗经。

    英布叛乱,刘交分三路迎战,战败逃亡。

    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刘交光复楚国。刘交也是同姓九王中,年龄最大,最有威望的人。

    再来说,齐王刘肥那些事。

    齐王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

    吕太后未嫁给刘邦之前,刘邦与曹氏未婚,生下的儿子。刘邦未发达之前,声名狼藉,一塌糊涂。所以,刘肥的人生,也不是很好。

    及至刘邦称帝,改封韩信为楚王,又逼杀齐王田横。原齐国的领土,被设为郡。大夫田肯以齐地富饶险要,非亲子弟莫可王齐,劝谏刘邦。

    公元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

    刘邦还下了一个命令:会说齐语的人都要回到齐地。

    为了让刘肥更好的管理齐国,刘邦将大汉排名第二的平阳侯曹参派去辅佐。

    齐国,也是西汉初年最大、最富裕的诸侯国,屹立东方。

    陈豨叛乱,刘肥积极响应号召,出兵平叛。

    英布公开反汉,刘肥以曹参为将,出兵十二万。

    刘肥在齐国自由逍遥的当了七年的诸侯王,且是以刘邦庶长子的身份,坐镇东方。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刘盈继位。赵王刘如意被杀,令齐王刘肥寝食难安。汉惠帝二年,刘肥为了改善与大汉的关系,约叔父楚王刘交,西去长安。

    刘肥来长安,刘盈很高兴。

    刘肥是刘邦第一个儿子,刘盈是第二个儿子。刘邦征战诸侯,将儿子留在关中,这两兄弟有交集,感情还不错。

    刘肥为齐王,远离关中很多年。如今,不远千里,从临淄来到长安。

    刘盈见到大哥刘肥,很高兴。为了欢迎刘肥的到来,刘盈主持了一场家宴。宴会上,刘盈没有按照君臣的礼节,而是以家人的方式。

    刘肥是兄,刘盈是弟。所以,刘盈让刘肥上座。

    刘肥没想那么多,就座在了刘盈的位置上。两兄弟喝酒,叙旧,说着童年。这情景,用一个词来形容:兄友弟恭。

    但,这一幕被吕太后看见。

    吕太后是讲规则、有底线的人,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挑战刘盈的权力和地位。

    刘肥坐在刘盈的位置上,被吕太后认为是大不敬。刘肥此举,也被吕太后认为,他要夺走刘盈的皇位。

    历经易储风波,诛杀韩信、彭越,毒杀刘如意,残杀戚夫人那些事后,吕太后眼中只有一件事:权力。

    只有掌握权力,才能主宰一切。

    谁敢僭越,吕太后就会动杀机。

    此时的吕太后,秉承了一个信念:宁可错杀。

    据史料记载,吕太后大怒,做了一个举动:命人倒了两杯酒,摆在刘肥面前。

    此时,刘肥早已经成年,还有三个儿子。他被封为齐王,将嫡长子刘襄立为王太子。也就是说,刘肥不是小孩子,又在宫廷生活,君王礼节,他懂。

    吕太后命人倒两杯酒的意思,是要刘肥敬酒。

    刘肥远离大汉权力中心,没有历经易储风波。独自治理齐国七年,思想单纯,也没往多处想。再加上,刘肥小时候和吕太后一起生活过。

    然,刘肥不知道,吕太后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人。

    刘肥起身敬酒,刘盈也做出同样的举动。

    对于,刘盈出现这个举动,有两个观点:

    1.刘盈用自己命,去保护兄长,逼吕太后不要轻举妄动。

    2.刘盈完全不知情。他做出这种举动,是下意识的行为。长兄敬酒,他也举樽陪同。

    但,刘盈这个举动,吓坏了吕太后。

    吕太后下意识做出了一个反应:急忙起身打翻刘盈手中的酒樽。

    其乐融融的家宴,被吕太后这个举动,气氛被破坏殆尽。刘肥见此状况,察觉杯中酒有问题,不敢喝。

    刘肥不敢忤逆吕太后,不能直接说不喝。而是以醉酒不能饮,找了一个借口,离开是非之地。

    刘肥回到府邸,又从别人那里得知,吕太后赐的酒是毒酒。刘肥立马意识到一个不好的信号:吕太后要除掉他。

    刘肥害怕,认为出不了长安。整天过得提心吊胆,郁郁寡欢。吕太后敢杀赵王刘如意,就敢杀他。

    这时,有个人看出来齐王刘肥的不安。

    这个人有个官职:齐国内史。

    不知道,他姓什么,单名一个勋

    来介绍一下内史在西汉诸侯国是个什么职位。

    刘邦称帝后,根据秦始皇的郡县制、楚霸王项羽的分封制,开创了新的模式:郡县封国制并存。

    封国分为王国、侯国。王国设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

    内史的职责:治国民。

    他的地位仅次于丞相。但,丞相必须经过中央任命,诸侯能够自己任命内史。内史的地位仅次于丞相,但,内史是诸侯王任命的自己人。

    内史勋给齐王刘肥献了一个计策:示弱、讨好吕太后。

    齐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有七十三城。

    齐王刘肥是大汉皇帝最大的威胁。再加上,刘肥只记得是刘盈大哥,忘了君臣礼数。要想活着离开长安,就要示弱,讨好吕太后。

    内史勋告诉齐王刘肥一个现实情况:吕太后生有一子一女。鲁元公主封邑小,只有几座城。齐国有七十三城。如果割城送给鲁元公主,吕太后就会高兴。吕太后一高兴,刘肥就不会有杀身之祸。

    刘肥采纳了内史勋的计策,他还举一反三。刘肥不仅主动将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做为封邑,还提高鲁元公主的地位,尊她为王太后。

    鲁元公主本是刘肥的妹妹,现在却成为王太后,辈分高了一截。刘肥这种举动很丢脸,也被天下人耻笑。但,吕太后很高兴,笑纳了刘肥的善举。

    刘肥继续示弱,在长安府邸,请吕太后等人吃饭。这场家宴,其乐融融。吕太后没有为难刘肥,原谅了他僭越的举动,并放他回到齐国。

    就这样,刘肥安全的离开了长安。

    刘肥很悲剧,相当悲剧。

    他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长子,坐拥齐国七十三城。还有名将、名相曹参辅佐,坐镇齐国。

    贯高谋逆案、陈豨叛汉、英布公开造反、卢绾反叛等这些事件都没有波及他,大汉王朝权力争夺,易储风波,也没有影响他。

    他在齐地,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当了七年齐王。

    怎知,他不远千里前往长安,朝见弟弟汉惠帝。

    兄友弟恭,其乐融融,参加了一场家宴。

    可,吕太后想要毒杀他。

    为了活命,他割城阳郡在前。尊鲁元公主为母后。

    憋屈啊!相当憋屈。

    刘肥离开长安,憋屈了几年,就去世了。然,值得一提,齐王刘肥也是刘邦八个儿子中能够得以善终的人。

    他用一己屈辱,保住了子孙,也保住了齐国。然,他的后代子孙,却不断向帝位发起冲刺。齐国和长安,在未来四十年,注定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