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玄武凌云志 » 第十三章 天地之大,任凭你闯

第十三章 天地之大,任凭你闯

    冥冥中,楚寅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置身在一片辽阔的雾海之中,试了试,竟能踏着雾气行走。

    楚寅漫无目地在这片雾海中穿行了很久,一颗金树身影映入眼来,像是受到了某种召唤,楚寅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径直朝金树走去。

    望山跑死马,楚寅走了很久很久终于来到了金树下面,抬头望去,巨大的金色树冠遮天蔽日,粗壮的金色树干高耸入云。

    “徒儿,爬上去,摘了那果子!”

    就在楚寅仰天惊叹时,师傅元虚老人的声音自雾海虚空之中传来。

    “可是,如何才能爬上去呢…”

    楚寅细细打量了一番,粗壮的树干上光秃秃的,泛起道道金色漩漪,根本没有支撑点,懊恼地嘀咕一声。

    “且试试看…”

    元虚老人的声音再次传来。

    “哦,那我试试…”

    说完,楚寅撸起袖衫,伸手摸了摸金色树干,树干上极其粘稠,稍稍用力便能将粘稠的漩漪之物抓在手中,楚寅觉得完全可以凭借此徒手攀爬,旋即抬头望了望,然后开始了攀爬。

    即便楚寅身体灵活,动作娴熟,但爬了半天再抬头仰望,依然还有很高很高的一段距离。直到身体气力几乎耗尽时终于爬上了树冠之中,楚寅休息了片刻,待手脚恢复些力气后继续朝树冠之上爬去,不过在树冠之上攀爬明显要轻松许多。

    没过多久,楚寅从树冠之中探出了头,在那树冠之巅的地方,一眼便看到了那颗金色果子,呈椭圆形,拳头般大小。比起金色树冠,那颗果子颜色更深,散发着阵阵金色光芒,非常耀眼。

    楚寅小心翼翼地接近了金色果子,在晃动一阵树冠后终于瞅准机会一把将其抓在了手中,然后顺势摘了下来。

    将金色果子捏在手中,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实质般的重量,但看上去又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金色表皮之下泛着一股淡淡殷红,能清晰地看到丝丝经络,好似孕育着一个即将破壳而出的婴儿。并且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能量波动从中传出。

    “马上吞了它…”

    元虚老人的声音再次传来,那语气不带一丝商量的余地。

    “啊…”

    楚寅惊疑一声,愣了愣,再看了看手中金色果子,感觉有些下不去口,心里对这果子的口感并没有多少期待。不过,师命不可违,楚寅当即张开了嘴巴。

    金色果子入口即化为一股金色流体没入身体,楚寅甚至都没有一丝食感。

    “散…”

    茅屋之中,元虚老人缓缓抬手,轻呼一声,瞬间收去了金光,茅屋内顿时恢复了平静。

    楚寅缓缓从元虚老人布置的本命金光阵中回复过来,看见元虚老人脸色变得苍白了许多,气息也有些不稳,急道:“师傅,你怎么了?”

    元虚老人双目紧闭,轻轻摆了摆手,示意楚寅不要打扰。

    过了许久,元虚老人才缓缓睁开双眼,脸色和气息都恢复了许多。

    望着楚寅关切的目光,元虚老人不紧不慢地说道:“方才为师以本命金光为你护阵,让你顺利吞食了为师毕生之修炼结晶造化果,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了!”

    “师傅,这会不会对有什么伤害?”

    听到本命金光,造化果这些词,再看到老人有些气血不稳的样子,楚寅眉头一紧,担忧道。

    闻言,元虚老人心中微动,略感慰籍,随即淡淡笑道:“无碍,只需些时日便可恢复无恙!”

    闻言,楚寅才放下心来,稍微沉思片刻,楚寅又不解地问道:“师傅,你老人家的丹田气海内怎么不是凝结的玄丹,而是一颗金色大树?我吞食了那造化果,又有何妙用?还请师傅指点。”

    “呵呵,这玄丹和金色大树之别,等你日后到了那个境界自会知晓,现在不知也罢。至于你吞食那造化果,便是为师要你凝结玄丹之前务必到此的缘由,你不妨查探一下丹田气海异象。”

    元虚老人不紧不慢地说道。

    “哦!”

    闻言,楚寅即刻集中精神浸入丹田气海,只见气海的中心不知何时竟多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椭圆形金色球体,散发着淡淡金芒,赫然便是之前吞食的造化果。

    “这造化果和玄丹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楚寅呢喃一声,眉头紧皱,想不通其中奥妙。

    元虚老人继续说道:“一般来说,凝结玄丹的方式只有一种,便是吸纳天地玄黄之气,通过丹田气海蕴养,到了合适时机再以炼气之法聚气结晶,便称玄丹。但天地万法,自有殊途,有神通异人另辟蹊径,以造化果为种,隐于丹田,勾引同化玄黄之气,凝结成丹,但又不称玄丹,而称造化丹。”

    “原来如此!”楚寅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当即想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感兴趣的问题,问道:“师傅,那玄丹和造化丹可有强弱之分?”

    “哈哈!”

    元虚老人闻言大笑,随即回道:“如为师这般,也仅修得一颗造化果。勿需多言,日后自己领会便是。”

    “哦”

    楚寅十分郁闷,这便宜师傅凡事皆不说透,实在是有些故弄玄虚了。

    似乎看出了楚寅的心思,元虚老人又接着说道:“玄武世界,鬼魅魍魉,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也没有绝对的强弱区别,唯有历经磨难沧桑,方可有所领悟,才能看破一切虚妄!现在就明白许多,只会害了你。”

    “哦…”

    听完一堆的大道理,楚寅摸了摸脑袋,迷茫地应了一声,若有所思一阵,依旧不知所言…

    “行了,为师已尽本份,接下来的修行全靠你自身,就此离开去吧!天地之大,任凭你闯。”

    元虚老人淡淡地说完,双目紧闭,神游去了,那神色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涟漪,好似身前少年与他无关一般。

    忽听此言,楚寅心中觉得十分突然。好在已不是第一次被撵,上次同样如此冷不丁的就开始撵人,让人猝不及防。

    “师傅可真是个奇怪的老头…”楚寅在心中腹诽了一句,也不敢表现出来,想了想,遂问道:“以后如何寻找师傅呢?”

    “若是师徒缘份未尽,自有相见之时!勿要寻找!”元虚老人依旧平静地说道。

    闻言,楚寅心中一阵强烈的失落,本是萍水相逢,却倾相授予,刚刚收为徒弟,很快又横生冷漠,楚寅完全不清身前这个师傅老人究竟是何用意,不过,“师傅这样做,必然是有他的道理吧!”楚寅心里这般想着,舒服了许多,稍微顿了顿后,正色说道:“既如此,那徒儿便去了!师傅请多保重!”

    说完,楚寅郑重地双膝跪地,向元虚老人行了跪拜告别之礼,然后起身径直走出了茅屋,解开马绳后牵着褐山向山下走去。

    楚寅决定按照之前的想法,去寻找那个叫做“四方”的城,而想要去到那个地方,就必须要穿越万重山。对于万重山的深处,楚寅有所耳闻,那是属于妖兽的领地。不过,此时楚寅对妖兽十分感兴趣,因为妖兽体内有他此时急需的东西,妖元。

    就像玄武者身上的玄丹一样,妖元是妖兽长期吸收天地玄黄之气而形成的一种实质化的,十分稳定的精元体,同玄武者丹田气海内的玄丹有相似功能。妖元里面含有妖兽长期以来储存的磅礴能量,玄武者可以直接吞食炼化,将其中能量占为己有。对于玄武者的修炼有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妖兽却是十分恐怖的,其在力量,速度,身躯防御强度甚至智力等等方面远非寻常野兽可比,那些强大的妖兽甚至能掌握某种本命神通,其恐怖威力丝毫不亚于人族玄武者的玄技。据元虚老人讲,妖族同人族均有九个等级之分,由弱到强可分为一阶至九阶,这是受到了天地法则平衡之力的制约,不过总体而言,人族远远强于妖族,始终对妖族呈压制之势。长期以来,妖族一直生存在广袤深山和极偏之地,并未太多进入人族地域。

    这万重山,属于极其偏远的地方,并非妖族乐土或大本营。

    看着远处的壮丽群山,楚寅随手摸了摸鼻梁,嘴角处勾起一抹弧度,心中顿时产生一种吾之所往,又何惧之的豪情。

    不久,一人一马,便已向山中行去。道路平坦时,楚寅骑马而行,道路崎岖时便牵着马走。行至那些陡峭之地时,也会在前面拉着马走,有时候为了确保马的安全,必须使出全身气力拉扯,甚至会跑到它屁股后面使劲推搡。就这样,一人一马,互相依靠,虽然有些吃力,但也让楚寅觉得一路上没有那么孤独和无聊。

    凭着记忆,楚寅再次来到了他曾见到那只黑瞎子的那片丛林。牵着褐山渡过那条湍急河流时已是傍晚,在林中寻了处地势较高便于观察四周的土丘,打算在此过夜。之所以选择在此地过夜,其实心中是有些守株待兔的盘算。

    直到夜幕如期而至,也未发现那头黑熊的蛛丝马迹。

    深山野岭,在这黑熊曾经出没的地方,危险随时可能会降临,楚寅并未敢去参悟太极玄阳心经。寻些干柴,生起了火堆,然后在火堆旁盘腿席地而坐,闭目凝神,启动全身感官,细细感受着天地自然的气息,如风吹草动,鸟叫虫鸣,闻各种草木的淡淡飘香,渐渐地,甚至身下泥土散发的味道也没逃过,被味觉捕捉。

    这种状态维持了很久,楚寅发觉体内四肢百骸之中气血顺畅了许多,有一种极致的神清气爽之感,酣畅淋漓。

    渐渐地,感受到天地间那丝丝难以察觉的玄黄之气正以自身为中心汇聚而来,通过四肢百骸聚入体内丹田气海之中。让得丹田气海在很短时间内便有了明显的充盈。而随着玄黄之气的增多,和那金色造化果的相互纠缠也更加活跃了起来,金黄相间,甚为壮观。

    冥冥中,楚寅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似乎和造化果建立了某种微弱的联系,但那种奇妙的感觉一闪而逝。

    直到天明,楚寅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舔了舔舌头,有些意犹未尽地自言自语道:“这便是气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