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晋大都督 » 前言

前言

    刘永很受朝廷的推崇,用兵诡道,多次战争都是以少胜多。

    主角刘玄

    其祖父是蜀汉鲁王刘永,后降司马昭,司马昭为了安抚蜀地,对于后主刘禅很是忌惮,但是对于其弟刘永,却十分看重。

    司马炎任用他为尚书郎,刘永多次推辞,给司马炎看表示他自己没有做官的意思,也没有想复国的意思。

    司马炎觉得他确实没有威胁,蜀汉已灭,觉得任用刘永,可以彰显他的宽容大度,于是多次提拔与他。

    后来外放合肥太守,多次击退东吴进攻。

    司马炎觉得他可以承担住大任,对他很是信任。

    司马炎决定灭吴,命令羊枯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

    他又派刘永为卫将军坐镇合肥,都督淮南诸军事。

    后来和坐镇襄阳的杜预共同讨伐东吴,东吴不可阻挡生擒孙皓。

    司马炎大为高兴封杜预当阳县侯,刘永为下邳县侯。

    拜杜预为司隶校尉,刘永为光禄大夫。

    刘永先后担任过尚书令,散骑常侍,卫将军,车骑将军,吏部尚书。

    后来被封为范阳侯,后来坐镇淮南,屡受恩宠。

    司马炎死后,他依旧坐镇淮南,后来前往吴中,坐镇建康。

    其子刘晨为伏波将军,和王导关系很好。

    刘永曾多次击退鲜卑和匈奴入侵,他将三韩的人俘虏辽东,补充辽东人口。

    当时又发生八王之乱,刘永不做过问明哲保身。

    他镇守幽州与辽东,素有威望,他又和姜维之子书信密切。

    之前刘永命令他们镇守南中,并且之后有意命令他们渗透益州。

    当时刘永说:“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曹魏兵马正盛,不如投降曹魏,以待时机。”

    “这不是一代之功也”。

    姜维听到之后,内心经过一番心理挣扎,于是对刘永说:“殿下还有复国之志,我姜维那也不急于求成了。”

    刘永大喜,大将军明事理。

    将来若是有朝一日可以复兴大汉,姜公必定名列名臣前列。

    姜维哑然一笑,:“殿下言重了,姜维不过是曹魏一降将,有幸得到诸葛武侯的教导,为了不负先帝和丞相的嘱托,定不忘以大汉以重任为.”

    不过,对于曹魏的中下层将领,我们可以弹劾一下,用来保全大汉功臣的子孙。

    刘永进入洛阳之后,面对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的试探,屡次都说自己无意做官,也不愿意回益州。

    司马炎父子见差不多了,就给予了刘永官职奉车都尉,后来被外放到合肥当太守,屡次击败东吴进攻。

    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被调回京师也就是洛阳城,司马炎对其十分赏识和他结交为友,刘永多次参加士族聚会,每次交谈都谈吐不凡,不似常人,荀氏,陈氏,都觉得他非池中之物,于是纷纷结交。

    刘永于是名声大涨,多次以司马炎之友的身份出席各个聚会。

    后来司马炎接受曹魏君主的禅让,大封诸臣刘永为虎贲中郎将,后来加封为散骑常侍,屡受恩宠,司马炎很赏识他。

    刘永麾下云集了,昔日魏国和蜀国的功臣的子孙,刘永此时还是,还是卖力的给司马氏镇守淮南,毕竟现在复国无望,只能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