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晋大都督 » 坐镇合肥

坐镇合肥

    公元278年,西晋咸宁四年

    吴主孙皓不修政事,在吴国上下不得人心,吴国人民怨声载道。

    晋武帝司马炎,派遣羊枯为车骑将军坐镇襄阳,刘永为卫将军镇合肥,并且派遣他的同窗中护军羊琇辅佐刘永。

    羊枯大力屯田,安抚百姓,使荆州州百姓安康,人民生活富足来些。

    在吴晋边境不设防,对投降过来的吴军将士好生招待,一时间传到吴国军中,吴国将士有很多人慕名而来,羊枯都没有食言,使羊枯在吴国的声望得到了肯定,吴国人于是都尊称他为“羊公”。

    卫将军刘永采取了车骑将军羊枯的策略也是不设防,与吴国将领陆抗是好友,多次书信来往,陆抗生病时,还派人带去伤药带给陆抗。

    陆抗深为感动,刘永在北方寻找到很多名医,给陆抗治病,陆抗到现在还是精神焕发,依旧在镇守荆州之外的吴地。

    朝中有大臣纷纷弹劾他。

    司马炎却说:“朕认为卫将军是为了赢得吴地民心,这样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司马炎不怪则刘永,刘永收到这些消息之后之后都十分感动。

    合肥城内,刘永和诸将商议。

    有刘永之子刘晨,姜维,姜悟,廖化,廖皋,诸葛京,羊琇,吴乔,费率,董宏,蒋珩,蒋䝺,夏侯真,夏侯吏,荀彪,张凯武,张遵,赵篡,赵广,李赐,关彝,陈列,马桓,刘赞,刘康,夏侯霸,荀寓

    面容苍白,头发已经几乎都白了,但是看上去便是久经沙场之辈。

    刘永开口道,姜老将军,廖老将军,如今我军在合肥驻扎已久,前些年屡次攻打东吴,东吴虽然衰落,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实力,我军还不能一战而胜之。

    姜维此时已经七十几岁,他沉吟片刻道:“吴主孙皓不修政事,不得吴地民心,主公和车骑将军,大力屯田,招降吴军军士,吴军已经放松警惕,除了吴国大将陆抗,吴国已经没有大将可用了,如今我们出兵并可以出其不意,一战而胜之。”

    诸将议论纷纷,唯有诸葛京,羊琇,等人一言不发。

    刘永见到这样,于是饶有兴致的说:“稚舒为何一言不发。”

    羊琇见到刘永来问自己,不紧不慢的说:“如今车骑将军和卫将军镇守边陲,吴国大将陆抗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于将军曾经寻名医,治好了陆抗的病,但是陆抗经常劳累,又怎么能长寿呢,我以为陆抗死便可伐吴,要是等到孙皓死,吴国推举一名贤良君主,依靠长江天险,我君断不可胜之,并且还会损兵折将。”

    “稚舒虽一言不发,但却语出惊人,看来不输车骑将军啊。”

    刘永鼓掌道

    羊琇笑了笑,“稚舒不过才是一参军,怎么能比车骑将军呢,卫将军见笑了。”

    刘永哈哈大笑有诸位,何愁天下不定,区区东吴,也敢与我朝抗衡,下次出兵东吴,定生擒吴主孙皓,天下自然可以得到一统了。

    刘永自从进入洛阳,深受司马召父子的赏识,先为奉车都尉,后来被提升为散骑常侍,刘备诸子中,刘永成就最高,坐镇合肥,羊枯,杜预,张华都十分敬重他。

    刘永命令诸位将领回去,操练士兵,为将来灭吴之战做好充足准备。

    刘永坐在由西域传过来的胡床上,悠闲的躺着,好不快活。

    刘永起身,淡然看着刘晨,

    阿钦(刘玄字钦德),也到了总角之年,你定要好生教导,从小时候就要抓起。

    刘晨憨憨笑道,“阿翁,我定不会马虎的。”

    刘永见此,很是满意。

    然后又说:“如今先主三子,大哥禅被陛下封为安乐公,三弟理早已经去世了,如今大哥备受陛下猜忌,很难得到重用,想你阿翁我,如今被陛下信任,封为散骑常侍,镇守淮南,筹划灭吴之战,这可是个好机会,不过立功也是要立的,但是不要表现的太过热忱,毕竟我们是蜀国皇室,还是要谨慎行事。”

    “阿翁,我自然是清楚的。”

    刘玄已经27岁了,他随祖父刘永也到了合肥。

    他身边有诸多护卫,共有几个少年郎?

    一个是赵统之孙赵城之,姜维之孙姜禹,麋竺之曾孙麋高。

    刘玄拜张华为师,少有才学。

    刘玄也明白,现在自己身处的时代和自己看史书的年代却有一些不一样,历史上自己随祖父到了徐州,后来因为永嘉之乱,他避祸于成都,被成汉封为安乐公,说白了就想让他和后主一样,不要动歪心思,作为一个富贵的安乐公。

    这个时代刘永受到了司马炎的重用,镇守淮南。

    司马炎对他十分重视,却不因为他是蜀汉皇室,对他恩宠有加,不过朝中大臣对其弹劾还是很多的,刘永依靠自己的刚正无私,光明正大行为处事,还有司马炎的重视,屡屡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