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晋大都督 » 张悌御敌之策

张悌御敌之策

    张悌进言道:“晋军无非是想让我军围魏救赵,让大将军会援,在一举歼灭我国。”

    “庐江太守来信,晋军在庐江郡书城外驻扎,却没有进攻的迹象。”

    孙皓追问道:“那丞相以为现在我们有什么要做的?”

    “陛下,臣以为现在我国军队士气低迷,每年都有前去归降羊枯的士卒,如此晋军才敢大举进犯庐江还和牛渚还请陛下抚恤人民,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

    “减轻刑法,不建造费用极大的宫殿,多用于军费开支,对有功劳的士卒加以奖赏。如此我国才能转危为安,请陛下采纳。”

    孙皓却说:“朕觉得不妥,只有严刑峻法他们才会畏惧朕。”

    “况且晋军没有,对庐江和牛渚发动进攻,明天朝堂再议。”

    张悌,诸葛靓,沈莹,三人本想再劝,孙皓却不满道:“明日朝堂再议,朕乏了。”

    “来人送三位爱卿出宫。”

    小黄门轻轻推开宫门,他身穿鲜艳的黄色官袍,腰间佩戴着一把精致的玉带。他步入宫中,目光扫过张悌、诸葛靓和沈莹三人,微微一笑,展现出他温和而恭敬的态度。

    “奉陛下令,请三位大人出宫。”

    孙皓已经命小黄门送沈莹,诸葛靓,张悌,三人无奈,只好出宫。

    孙皓性情残暴,三人再劝孙皓,项上人头就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了。

    孙皓双目犀利,孙皓他不喜欢大臣直视他。

    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丞相陆凯劝谏道:“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发生不测,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于是孙皓允许陆凯可以抬头看自己。

    陆凯在公元269年去世,他屡次直言劝谏孙皓甚至违逆旨意,奸臣何定数次中伤于他,孙皓对他很不满和愤恨。

    孙皓每一次想要处罚陆凯,但是碍于他是吴国重臣,族弟陆抗又是边关大将,孙皓也只好屡次容忍于陆铠。

    陆凯在临终之际向孙皓进言,“何定不可以重用,应让他担任京城以外的职务,不应把朝廷大事委托他。奚熙是个小官,却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想恢复严密的旧规模,也不可信任。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以及臣的族弟陆喜、陆抗,他们或者清白忠诚勤奋,或者资质才智丰茂超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贤良辅臣,希望陛下对他们着重留神和考虑,向他们询问时务,使他们各尽忠诚,补正陛下出现的一些过失。”

    岑昏直到灭吴前夕还受到重用,杜预大举攻吴,孙皓迫于群臣压和晋军南下力岑昏才被处死。

    三人走出了宫外,张悌面露忧色,心情沉重,长叹一口气:“要是陆丞相在何定岂敢放肆,如今晋军来势汹汹,不日便可下建业,陛下对此却不闻不问。”

    沈莹不由感叹道:“吴国之后该何去何从啊?”

    “陆丞相早已经去世了,大司马远在江陵,救援庐江和牛渚远水解不了近火,晋军来犯甚是棘手。”

    诸葛靓忽然大笑,张悌和沈莹却是一脸懵。

    张悌不由说道:“如今晋军来势汹汹威逼牛渚,仲思兄是怎么可以笑出来的,在这吴国生死存亡之际。”

    诸葛靓微微笑道:“二位久有所不知了,晋国最忌惮的人是谁?”

    张悌没好气的说:“那还不是大司马陆抗,晋军征南大将军羊枯最为忌惮的。”

    “昔日西陵督步阐投降晋国,大司马陆抗攻克西陵,俘杀步阐,晋军元君也大败而归。”

    “这就对了,晋军真正的意图是在荆州,而不是在江南。刚才的奏书你们也看了,晋军只围不攻,只要命令守城将士加固城墙,囤积粮草即可。”

    “大司马陆抗坐镇江陵,晋国并不敢贸然进攻我国,刚才陛下的案板上也没有大司马的奏疏。所以可见晋军真正的意图是在荆州西陵,荆州都失去了,江南就成为晋军的囊中之物了。到那时候,吴国就是真的没有什么指望了,所以现在还有一线生机。”

    张悌和沈莹大喜,他们被诸葛靓的话说服了。

    “看来我还是太过焦虑了,竟忘了晋军对江南是佯攻,得多亏了仲思兄为我解惑啊。”

    张悌和沈莹松了一口气,刘永在北方素有威名,又坐镇淮南数年击败丁奉,吴人多有畏惧。

    张悌张望四周,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听见他们直接的谈话。

    这些话要是被孙皓听见,按照孙浩那个猜忌心中的心思,他们技能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张悌不肯归降晋国被杀,沈莹被王浑斩首,这两位都是忠义之士。

    吴国建业城内百姓人心惶惶,晋军南下庐江郡和牛渚,纵使孙皓禁止将此消息传到民间。

    人们开始感受到战争的阴影逐渐逼近,他们不禁开始担心自己的家园和生活的安全。

    百姓们纷纷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他们面对着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有的人担心战火蔓延到建业城,有的人担心家人和亲友的安危,有的人则为自己的生计担忧。

    纸包不住火,结果不到两三天的功夫建业,至少有一半百姓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孙皓得知建业城百姓人心惶惶,他认为是手下泄露的,于是处死了他。孙皓本来就残暴,而现在不光是民间,甚至朝堂上都是人心惶惶,不要等到晋军攻破建业城,建业城按照这样子,不日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