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临安一梦入千年 » 卫氏“复宠”

卫氏“复宠”

    晚膳过后,祖母正在念佛,菊兰慌慌忙忙走进院,方妈妈赶忙拦下:“老夫人院子里慌慌张张,跑来跑去成个什么体统。”菊兰凑到方妈妈跟前小声低估了几句后,方妈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冤孽啊,这个怎么好啊”。

    随即往房里祖母房里瞧了瞧,只见祖母虔诚端坐于神龛前,紧闭双眼,执小叶紫檀香珠一串,幽声念完《金刚经》一遍,即用手指拨过佛珠一颗。长长一串佛珠,全都拨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蘸一蘸朱砂,在黄纸关牒上点上一点。黄纸关牒上印着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砂点遍这些小圈,若要完成怕是要不少时日。

    “进来吧”祖母放下桃木小梗,关上朱砂盒。方妈妈闻声走进,祖母示意赶紧收起面前的画像放好。

    “老夫人,菊兰有事报”方妈妈一边将朱砂盒放进斗柜。

    “就听见你们在外面嘀嘀咕咕,让她进来说话”。

    方妈妈将门帘掀起,招呼菊兰。

    “请老夫人安”菊兰福了福。

    “说吧,这大晚上的特意跑过来”老夫人拂了拂头发

    菊兰环顾四周,小声道:“府里都在传,昨晚老爷宿在卫姨娘院子里了”。

    “可属实”老夫人沉声到?

    “丫鬟妈子们,都看到老爷早上从兰苑出来”菊兰肯定到。

    “把老爷请来”老夫人忿忿拂袖。

    不一会功夫菊兰掌着灯,引领者沈老爷就往这边走,走到院口拉住菊兰,问:“你可知道老夫人找我所谓何事”?

    “奴婢不知”菊兰低头。

    沈老爷摇头再三,叹了口气:“唉”

    ********

    老夫人屋内,烛光幽幽,忽明忽暗,祖母撇着头盯着烛火一言不发。

    不一会父亲走进屋内鞠躬到:“儿子给母亲请安”

    “你这官途也顺了,翅膀也硬了,母亲的话可以不听了”祖母轻声到。

    “儿子不敢,遵母亲教诲”

    “还有你不敢的?你读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这府内还容不得瓜田李下的事”祖母气得咳嗽起来,一旁的方妈妈赶紧扶着祖母的肩膀,抚着祖母的背顺气。

    “在这府里是谁传得这样的话”

    “怎么?只许你做得不许人说得,坛子的口封得住,这人的口怕是封不住的,即是大大方方又何惧人言可畏”

    “儿子知错”

    “你陡然间去了一个姨娘,又禁足了一个,想纳一房新的也不是不可以,你可真是糊涂。这事要是传到外面,传你个私德有亏,看你怎么办,阖这一屋子的姑娘公子怎得好婚配”?

    “儿子知道错了,但是这卫姨娘也确实可怜,关了这么久瘦得不成人型”父亲十分心疼。

    “你倒是心疼她,我沈家苛待她了吗?你去管家那打听打听这卫小娘房里分例一文不少,吃喝用度一如往常。私自闯入大夫人内院喧哗也无另外责罚,央求仪姐儿和源姐儿入学堂也如了她的意。这瘦得不成人型可赖不到我沈家头上”。祖母一拂袖厌恶到。

    “是儿子说错了,儿子斗胆为卫姨娘求情,请母亲解除了她禁足吧”父亲惶恐,连拜三拜。

    “不是母亲说你,放眼这临安城,做官到你这个位置家里妻妾都不少,唯独你妻妾原是也不多,你在这一块母亲是放心的,怎么这个卫小娘让你如此神魂颠倒不分是非。”祖母不解。

    “儿子以后会注意的,请母亲责罚”父亲见祖母似要松口,连忙认错。

    “不要动不动就责罚,打在你身疼在我心呐,不是我不松口,而是堵不住这悠悠之口啊”祖母无奈道。

    “那还是请母亲想个法子”

    “这不贤姐到了出阁的年纪了,前几日官媒拿了个庚帖来求亲”。祖母喝了口茶,买了个关子。

    “哪家求亲,母亲可中意”。父亲眼睛一亮。

    “就在犹豫,要说这庆国公钟府这几年没落了,但也算是个高门,孙子辈大公子钟子瑜人品样貌才学样样好,可惜了是个庶出。”祖母缓缓道出心中疑虑。

    “饶是这样这官媒左右掂量着,才给我们贤姐儿递了庚贴”。父亲赶忙坐到祖母一边,给祖母捶着背。

    “可不是么。这帮子人也是人精,最最会盘算”祖母十分认同着。

    “那关于卫小娘之事”父亲转眼又在为卫氏求情。

    “等贤姐儿这事定了,就放她出来吧”祖母松口。

    “多谢母亲了,儿子给您磕个头”说罢父亲就一把跪下,连拜三拜。

    “真是,啧啧啧,瞧你这点子出息”祖母无可奈何。

    “那贤姐儿之事母亲可要慎重,我这唯一的嫡女,可要把握住了。”父亲有些担忧道。

    “母亲我自是晓得的,这大娘子娘家那边也遣着人去问过了,那边说是凭着沈府做主”祖母一脸副胜券在握。

    “这怕是再好不过了,儿子也有一好消息正要告诉母亲,日前儿子已收到调令,从翰林院调转回吏部。但被借调到安相那边监督通宝制造。”

    “确是大好,但安相是何人?”祖母不解问道。

    “此人乃官家钦点首辅大臣,年纪尚轻,后生可畏”父亲十分钦佩。

    “我记得齐姐儿甲字班学究安道蕴,是否是此人”?

    “正是”父亲点头。

    “原来如此”祖母盘了盘手上的佛珠,一副了然于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