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临安一梦入千年 » 游学消暑

游学消暑

    日子就这么平静的流淌着,一切安安静静的按部就班,暑气倒是越发重了。

    安相带领诸位臣工遏制私钱风波有功,官家论功行赏,连带着爹爹也沾了好些光彩,爹爹有了远名,加之文笔斐然,润笔的营生做得是风生水起,里里外外对卫小娘房里是一笔不小的补贴。

    梁定安老爷更不消说,两头得利。但这一连着旱灾与私钱之灾祸,国库已然告急,外面歌舞升平一片祥和,这国家底子里到底是空了。

    安相倒是有了闲暇,便寻了个机会找齐学究一块商议,决定带着我们去近郊游学,消消暑气。一时间,甲字班与乙字班的同学都沸腾起来,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全都十分雀跃,只有我高兴不起来。

    原想着这一去,浩浩荡荡不少人,虽在祖母大院里住着,但是府里院里还是少不得人盯着,着实令人放心不下。

    又因为父亲的升迁,祖母也是老怀安慰。在高兴之余,拗不过父亲的哀求,也是紧着长姐的婚事在即,特解除卫小娘的禁足。

    母亲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任何反应了,祖母和父亲一气做的决定母亲也只能兴叹,紧着传来了“噩耗”更是差点没把母亲打趴下,那便是卫小娘怀孕了。

    母亲盯着铜镜日叹夜叹,脾气也越发焦躁起来,屋里的丫鬟妈子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这日,我按惯例给母亲请安,没到到院子,就听闻“啪”的一声,似有花瓶碎掉的声音。

    这不消想,定是母亲又在责难家仆。发脾气是小,发母亲这连带发落着无辜受累者,时间长了只怕自乱阵脚,最后祸起萧墙得不偿失。

    花漫掀开帘子,我径直走进,给母亲屈膝福了福:“女儿给母亲请安”

    “是齐姐儿来了呀”母亲扶着腰往后退了两步,被妈妈们安顿在太师椅上,怒气未消。

    我将另外一个尚未被摔碎的青花底花瓶扶正。又见另外一个碎的七零八落,吩咐花漫唤了丫头们进门来扫。

    房内已然没有个落脚地,我挽着母亲抚着她的背给她顺着气:“母亲这又是未何事生气,脑着自己最不值当”。

    “还不就是那狐媚子,仗着自己有身子了,显摆那老爷赏给她的珊瑚手钏。还学着你那混账父亲的调子,说什么衬得越发肌肤胜雪,狗屁都是狗屁”

    “母亲切莫生气,母亲身子金贵,气坏了可怎么了得,那不是更加的如了她的意。早些年孩儿读过一些个闲诗,我这样理解,看母亲觉得会不会好一些”

    “你且说来听听”母亲叹了口气,转身端起茶碗,只是刮了刮碗盖,品茗了一番,但并没有喝,我眼神示意花漫上些爽口的饮品来。

    “孩儿小时读过一首古意,吴公作,有云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这诗主要寓意就是有些东西虽然好,但却不是随便所能拥有的。

    “母亲且缓些时日,无需着急,卫小娘到底当不当得起这福分,老天爷自会有安排。”

    “唉,这道理母亲哪有不懂的,只是她太恼人,欺人太甚”!

    “父亲现在偏向着她,她又有着身孕,我们多避着她为好,怕无端惹是非”我将案几上新摆的冰镇花胶银耳顿冰糖端起来舀了舀地到母亲面前。

    “嗯,是得找个大夫仔细的瞧着了,知己知彼总不为过”母亲品了一口花胶银耳羹,慢慢放下,到底是心中有事食不下咽。

    “前段时间听长姐说,母亲本家有新姨娘要抬进门,既是本家,那必是可心的人,孩儿可真是要恭喜母亲了”与长姐好久前说起,确不见进展,特向母亲一问。

    “你这一问起,母亲我又是急火攻心,我那叔伯连襟外室女儿倒是听闻你父亲样貌堂堂、官运顺遂,还颇具才华,本来还十分仰慕,可那冥顽不灵的叔父竟反复踌躇,到现在都还竟希望将女儿嫁于高门,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姑娘家的心思,外人是不可猜度,年纪怕也是不小,若她真的是倾心于父亲,那索性安排见上一见,莫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难怪贤姐儿总是说你机灵,这还真是没说错,你且让我好生想想”

    我见母亲颇为赞同,也是大安,深怕母亲又为着抬姨娘进门之事拈酸吃醋,见她索性还能顾全大局,我也就和盘托出:“这不这暑期渐重,适逢端午时节将至,学堂安排一帮学子们去近郊游学采风,我想着几房的姐妹们怕是要一齐出动的,家里到时候就冷清了。母亲何不央求了父亲,带着祖母和卫小娘一同前去消暑”

    “做梦,这狐媚子妄想从我这里享到半点清福”!

    “母亲可是糊涂了,我们此去是为了姨娘进门之事,切不可意气”我十分焦急的劝慰着母亲。

    “对对对”母亲又即刻转还。

    “这以卫小娘之名去消暑,父亲想必也会从心底里赞叹母亲的贤德宽厚。过些时日您回到本家,邀约几房的亲戚,沈家与本家相互走动着,后面的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对不”?

    “呀呀呀,你的丫头,真是转来转去好筹谋,一举数得到,妙哉。我明日就禀了老夫人回本家张罗去”。说着到亲子到内房里翻出两个红漆油封首饰盒。

    “近些时日给贤姐张罗嫁妆,看着首饰颇为精美,给你也备下了一份,总盼着你长大了也能嫁于好人家,不枉我们母女一场,也不辜负了你小娘给你们的筹谋呀”

    我起身盈盈一拜,郑重到:“多谢母亲挂怀,女儿定不负母亲所望”。